落紙寫舊詩(42)---【北宋】蘇軾《琴詩》
琴詩
【北宋】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析賞】
琴聲悠揚(yáng),于落日黃昏中,伴萬星垂落,蛙聲四起。
春的聲音很近,優(yōu)雅自心間轟隆隆響起。
蘆葦一片片風(fēng)姿搖曳,而他不聽、不看,醉一宿一宿煙水朦朧。
如果說琴上有琴聲,那他放在匣子里的琴為什么不出聲?
不敢,抑或不愿,或者不屑!
唱著大江東去的人孤傲地沒有邊際。
我聽他的故事,于書中,伴一輪明月悠悠東天之上。
焚香、夜坐、煎茶。
如他孤傲的影子,沾滿露水,不向汴梁而去。
誰言大江未東去,無邊風(fēng)月已滔天;
誰人十指陽春水,指指琴弦說清歡。
曲彈未成調(diào),為誰等候一年又一年?
秋風(fēng)起,秋風(fēng)落;百草枯,百草長。生命是一程一程輪回。
今夜,西風(fēng)吹臉頰生硬,于伊水之濱。
【詩人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xué)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博學(xué)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于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tǒng)樊籬,以詩為詞,開創(chuàng)豪放清曠一派,對后世產(chǎn)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2019年1月22日晚·伊川
備注:圖片、音樂、詩人簡介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