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科舉路上的失意者和得意者

隋唐科舉制以來,到明清民國,歷代考生們從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一路走來,從秀才、舉人、貢士、進士到萬生仰慕的探花榜眼狀元,考取功名的路上,有失意者,有得意者,其中多少艱辛,唯參試者深有體會。

濰縣歷史上功績口碑俱佳的父母官鄭板橋,年僅二十歲就考上秀才了,真是年輕有為,不過花了整整二十年,在四十歲才考上舉人,然后三年后考上進士,已經(jīng)四十三歲了,真是不容易。正所謂“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

鄭板橋五十來歲才當了官,而且是在山東。先是三年范縣,然后七年濰縣。來濰縣時就五十四歲了,做了七年濰縣知縣,兢兢業(yè)業(yè),關心民眾疾苦,深受民間老百姓愛戴。后來辭官離開濰縣時就已經(jīng)是六十多歲的小老頭了。

吳敬梓寫的《儒林外史》中,生動形象刻畫了一則范進中舉的故事。范進中舉之前,被家人瞧不起,中舉之后,一步登天,可他由于太激動,幾乎發(fā)了狂,天天處于瘋癲狀態(tài)。令人感嘆,還不如不中舉呢。

與四十歲考進舉人五十歲做官的鄭板橋相比,淄川人蒲松齡就顯得悲催很多。他雖然才華橫溢,十九歲就考了秀才,不過此后三十八年里,逢考必參加,不過令人可惜的是,全部落榜。那時候的蒲松齡心里,一定是失落的、糾結(jié)的、痛苦的。快六十的老人了,在考取功名的路上,處處碰壁,到哪兒也行不通。

擅長寫小說的蒲松齡,可能并不擅長寫八股文,始終不得入考官們的法眼。那時候的他,熱衷考試,卻屢屢失敗,灰心冷意卻又無可奈何,失落之余,這位柳泉居士在家鄉(xiāng)路邊設攤擺上桌凳、茶水,搜集民間故事傳說,尤愛鬼怪之類的,后來在四十歲左右完成一部驚天地泣鬼神的作品《聊齋志異》。他被稱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

在考取功名的路上,有如走獨木橋、羊腸小道,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雖然失意落魄,在文學大道上,卻恣意發(fā)揮,自由自在,大放異彩。中國歷史上少了一名舉人,在世界文學殿堂上卻多了一位巨匠,這就是蒲松齡。

當然相比科舉路上的這些失意者們,也有很多風光得意者。離濰縣不遠的青州府,在歷代科舉制以來,也出了兩位牛人。一位是北宋的王曾,一位是明代的趙秉忠。王曾連中三元(解試、省試、殿試都是第一)。這確實比較牛了。參加考試的考生很多,連中三元的就屬于鳳毛麟角的人物了。想想蒲松齡最初考秀才時也是山東第一,但后來屢次考試都是名落孫山。

王曾出生的地方,在今青州鄭母鎮(zhèn)。在他出生的約六百年后,另一個牛人趙秉忠也在這里出生了,二人還算是老鄉(xiāng)。明代萬歷二十六年,年僅二十五歲的趙秉忠,高中狀元,官至禮部尚書。他為人秉正剛直,做官公私分明,不計較個人私怨,后被削職還鄉(xiāng)。不過趙秉忠被更多人所知的是他那份全國僅存的狀元卷子。存放在宮廷中的狀元卷怎么會流落到民間呢,這個問題恐怕是歷史難解之謎。

狀元卷被趙秉忠后人精心保存,避開戰(zhàn)亂災禍,躲開文革浩劫,今天得以完整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這份僅存的寶貴狀元卷,已是國家一級保護文物。打開試卷,正文之前由萬歷皇帝親筆批閱的六個大字“第一甲第一名”。王曾和趙秉忠所在的鄭母鎮(zhèn)更是被譽為遠近有名的“狀元故里”。

明清時期的濰縣,文風鼎盛,經(jīng)濟繁榮。在清末更是在同一個胡同里一連迸發(fā)了兩名狀元,這在全國也是僅有。一名是曹鴻勛,一名是王壽彭,他們都住在西南關的新巷子,后來叫做狀元胡同。他們也是濰縣人民的驕傲和自豪。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明清科舉流程大揭秘
秀才、舉人、進士與“高考狀元”
【324】讓蒲松齡有甜有苦、有愛有恨的科舉制
冀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生字表
科舉與秀才,舉人,進士,狀元
“及第”解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