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讀唐伯虎,總會想到佛家那句“因由己造,果自己受”。
他這一生,因他灑脫秀逸的畫作被人們熟知,也因他的風流浪蕩,而困頓落魄,孤獨無依。
人們稱他為“桃花庵主”,羨慕他的風流瀟灑,可人們并不知道,如果能有重來的機會,他說什么也不要這樣的風流飄逸。
因為那風流瀟灑背后,是他血一般的痛楚,是他無窮無盡的悔恨,是他無可奈何的仰天長嘯!
世事如舟掛短篷,或移西岸或移東。
幾回缺月還圓月,數(shù)陣南風又北風。
歲久人無千日好,春深花有幾時紅。
是非入耳君須忍,半作癡呆半作聾。
明代.唐寅《警世》
這首詩應當是唐寅后期的作品,最后一句“是非入耳君須忍,半作癡呆半作聾?!睂懗隽巳松谑揽鞓放c否的關鍵。
詩云“世事如舟掛短篷,或移西岸或移東”。他說,世事無常,就像掛短蓬的船一樣,有時移到東岸,有時移到西岸,漂泊不定。
起筆第一句,就是對人生無常的感嘆。
這樣的感嘆并非毫無緣由,恰是他一生的寫照。
想想他年輕時候多么瀟灑快活,再想想他后來的落魄困窘,可不就是一會東一會西嗎?
從人人稱贊的風流才子,到夫妻相背,孤苦無依的酸窮秀才,他只用了一天。
“幾回缺月還圓月,數(shù)陣南風又北風”。多少次不圓之月過后還是圓月,幾陣南風過后又是北風。
是啊!月圓之后還是月圓,南風過后還有北風,可唐寅呢?月圓之后,南風之后,他早已不是當年的他。那些接連離他而去的人,永遠回不來,回不來了??!
“歲久人無千日好,春深花有幾時紅?!?/span>日子長了,人也沒有長長久久的健康;春天過了,嬌艷的花也沒有幾天燦爛了。
經(jīng)歷過科舉案后,他終看透了人生的是是非非,可這樣的結(jié)果并非他意。
他想要金榜題名,功成名就;想要風流瀟灑,快意人生;想要家人安康,夫妻和諧。而不是人人非議的窮酸文人。
可是,來不及了!
弘治七年,他父親撒手人寰。他母親、兒子、妻子、妹妹也在短短一年兩之間相繼死去。
人生唯一的希望——科舉,也因他的風流毀于一旦,永不錄用。
“是非入耳君須忍,半作癡呆半作聾”。他沒有想過警戒世人,他是在不斷地告誡自己,想讓那顆麻木不仁的心得到片刻的治愈。
他說,入耳的是非聽聽就算了,裝聾賣傻也不失為一種活法。
你看他如今多乖,可當初他不是這樣的。當初他所經(jīng)之地,無人不知他的才華,無人不知他的風流。
考試當天,與朋友挾妓飲酒,放浪形骸,最后被主考官除名。
文徵明好生規(guī)勸,他反過來說“我生來就是如此,你看我不順眼,那就別和我交朋友?!辈坏珣B(tài)度十分囂張,言辭尖刻,還要與文徵明斷絕關系。
自此以后便住進了他那風穿雨來的桃花庵,消極頹廢,詩酒癲狂,半作癡呆半作聾。
寫到這里,忽然想起著名收藏家馬未都的那段話。
他說,一個人的最好狀態(tài),是眼睛里寫滿了故事,但臉上卻不見風霜。
一個人在這個社會中,讓人家尊重,一定是你經(jīng)歷了很多的事兒,而不是你因為純潔天真。
你一定要經(jīng)歷很多事兒。
你能夠堂堂正正的站在這兒,別人才尊重你。
當一個人呈現(xiàn)這種狀態(tài)的時候,
有八個字很有意思,這八個字叫“不羨慕誰,不嘲笑誰。”
文末點擊在看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