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佛羅倫薩大教堂,即圣母百花大教堂,以下簡稱“百花大教堂”,建到最關(guān)鍵的時候卻因為技術(shù)問題被迫停工了,這一停就是幾十年。百花大教堂是1296年動工興建的。當時的佛羅倫薩工商業(yè)發(fā)達,城市經(jīng)濟實力強大。雄心勃勃的佛羅倫薩人財大氣粗,下決心要建一座最偉大的教堂,一座超過比薩等其它城市的不朽的大教堂。百花大教堂在1375年建成前半部分,后半部準備建一個直徑為42.2M的八角形大穹頂,但如何建這么大的穹頂把他們難住了。那時代的建筑技術(shù)和工藝都是口口相傳,沒有文字記載,千百年前羅馬人和拜占庭人建大穹頂?shù)募夹g(shù)早就失傳了。更不利的是,他們已經(jīng)施工好的部分對建大穹頂也增加了諸多限制。
前文介紹過“羅馬人的創(chuàng)舉——萬神廟”,為了平衡水平推力,穹頂下的支撐墻體厚達6M,墻高也只有21.5M。這種厚矮墻體的自重和剛度可以抗衡穹頂巨大的水平推力。而百花大教堂的穹頂直徑雖然比萬神廟的穹頂小了1M,但它的墻體厚度才4M多,墻的高度卻是萬神廟的1倍還多,在建筑停工前已經(jīng)砌筑到55M高了。佛羅倫薩人想把穹頂高高舉起來,在遠處也能看到它雄偉的身軀,可又高又薄的墻體如何能抵抗穹頂巨大的水平推力呢?驕傲的佛羅倫薩人本來想建一個一鳴驚人的建筑,如今卻成了半截子工程,成了其它城市的笑柄。如何解決這個難題?佛羅倫薩市政當局采取了招標的方法,他們許以重金征集穹頂建設方案。
歐洲許多建筑藝術(shù)家甚至工匠們都被吸引了,英法德、甚至西班牙,當然還有本國的意大利。大家顯然不僅僅是奔著錢來的,誰都知道,解決了這一難題,就等于摘取了建筑領(lǐng)域里的皇冠。最后,佛羅倫薩的建筑師“布魯內(nèi)萊斯基”的方案中標,他成功地解決了這個難題,也由此奠定了他在人類建筑史上的地位。他被譽為文藝復興早期最偉大的建筑大師。布魯內(nèi)萊斯基是半路改行搞建筑的。他出身于公證員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通曉拉丁文。那個時代,歐洲的書籍大都是用拉丁文寫的,只有通曉拉丁文才算知識分子。他從小愛好藝術(shù),喜歡畫風景畫,他沒有按父親的意愿去做一位律師,而是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職業(yè)。他最初的工作是珠寶設計和雕刻,做的很有成績,24歲開始涉足建筑領(lǐng)域。他為了學習研究建筑,特意去了羅馬,花了幾年時間仔細考察和繪制了古羅馬建筑與廢墟,研究了建筑的結(jié)構(gòu)和細部構(gòu)造,積累了很多第一手資料。
作為一個佛羅倫薩人,自己城市最大的工程因為穹頂技術(shù)問題擱置在那幾十年了,布魯內(nèi)萊斯基非常關(guān)注及用心,他在羅馬特別仔細的考察了萬神廟穹頂?shù)慕Y(jié)構(gòu)和構(gòu)造,多年來一直思索解決難題的出路。所以,當大穹頂招標時,他已經(jīng)有了可行的辦法。他的方案能中標是在知識與經(jīng)驗積累的基礎(chǔ)上進行長期思索的結(jié)果。1420年,大教堂穹頂開始施工,這一年,布魯內(nèi)萊斯基43歲,從事建筑工作己經(jīng)19年了。布魯內(nèi)萊斯基設計的穹頂是一個有內(nèi)外雙層殼的穹頂。內(nèi)層是主要受力結(jié)構(gòu),外層穹頂是形象和圍護結(jié)構(gòu)。盡管從外表來看,穹頂大體上是一個恢復了羅馬風格的圓頂,但實際上卻是哥特式的帶肋尖拱結(jié)構(gòu)。為了降低水平推力,他采取了兩條與普通哥特式帶肋尖拱不同的措施。一是提高了拱的高度,拱的高度越高,拱趾的水平推力越小。二是拱肋并不集中到圓心,而是在拱頂開了一個直徑15M的天洞,如此又使拱的坡度更陡了,進一步減少了水平推力。而天洞的上面安放采光亭,既遮風擋雨,又使得整個穹頂更加美觀。百花大教堂的穹頂施工借鑒了萬神廟的施工工藝,沒有在穹頂內(nèi)搭設滿腳手架,而是在穹頂外部一層層向上接建。不知道在失傳一千多年的情況下,布魯內(nèi)萊斯基是怎樣挖掘當時的施工技術(shù)的。大穹頂施工用了16年,1434年峻工,同年教堂開始啟用,這時布魯內(nèi)萊斯基已經(jīng)59歲了。穹頂?shù)牟晒馔ひ彩遣疾剪攦?nèi)萊斯基設計的,但在他1446年去世的時候還沒有動工,直到1459年采光亭開始施工 ,至1461年完工。其頂部的大銅球則是1474年安裝就位的。至此,從1296年開始到1474年,歷時179年工期的大教堂全部峻工。上圖:百花大教堂穹頂采光亭
百花大教堂的穹頂遠遠超于傳統(tǒng)高度,在建穹頂之前,布魯內(nèi)萊斯基又把已經(jīng)55M高的墻體砌高了12M,這樣一來教堂的總高度達到了118M。把穹頂舉得這么高是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舉。之前的穹頂建筑如羅馬的萬神廟、伊斯坦布爾的圣索菲亞大教堂,穹頂都沒有被舉起來。要么顯得平庸平淡,要么被周圍的附屬建筑遮擋著,顯得凌亂,沒有氣勢。它們是靠內(nèi)部巨大的空間和華麗的裝飾吸引人們,而百花大教堂高聳的紅色穹頂從外表看就雄偉壯觀,氣勢非凡。它對文藝復興及其以后的建筑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難怪布魯內(nèi)萊斯基之后的著名建筑師和建筑理論家阿爾伯蒂感慨道:“世界上有誰會那么無情,那么嫉妒,而不去贊美我們的建筑師布魯內(nèi)萊斯基呢?”百花大教堂被認為是文藝復興建筑風格的始點,經(jīng)典和楷模,而大教堂的穹頂則被認為是繼羅馬萬神廟之后的建筑史上又一個偉大的奇跡。
百花大教堂是巴西利卡建筑,屋頂運用了哥特式尖拱,可算作是羅馬式與哥特式的結(jié)合。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外立面是19世紀重新裝飾的,也大量運用了哥特式的建筑語匯。上圖:百花大教堂穹入口處的外墻設計
上圖:百花大教堂外立面墻飾
上下圖:喬托鐘樓外墻裝飾
而高89M的百花大教堂的鐘樓是著名藝術(shù)家喬托設計的。喬托在繪畫領(lǐng)域里最先實踐寫實主義,被譽為新時代的先驅(qū),他是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等藝術(shù)大師的精神之父。
喬托鐘樓于1334年開始興建,三年后喬托就去世了,鐘樓是1359年建成的。后來的建筑師把喬托設計的尖頂改大了平頂,用了城堡的建筑符號。從裝飾風格上看,喬托鐘樓是哥特式的,表面鑲嵌了彩色大理石。上圖:喬托設計的鐘樓
如果你到了百花大教堂,一定要爬到大教堂的穹頂上去。盡管在窄窄的只能通過一個人的樓梯間里攀登436級臺階是枯燥的,但對于喜歡爬教堂登高,卻是我的樂趣之一。而我的漂亮女朋友Darcy在盛夏那天,爬到一半樓梯時,有點低血糖,加上天氣炎熱,身體犯暈。我和她找到一個透光的小窗戶上,由于太窄只能斜靠著。幸虧我的包包里有一個蘋果,她調(diào)整休息了一下,接著咬著牙往上爬。直到下去時,和我說:”天哪,真是爬到想吐的節(jié)奏,把這輩子的教堂都爬完了,以后再不爬教堂了?!边@段話在那年夏天,還記憶猶新。歐洲許多教堂可以登高俯瞰整個城市的風光。在斯特拉斯堡可以登上大教堂屋頂、在塞維利亞大教堂、在倫敦圣保羅大教堂、在羅馬圣彼得大教堂、在布拉格圣維特大教堂,甚至在一些小鎮(zhèn),像代爾夫特教堂、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墻、在科爾多瓦大清真寺等等,太多爬教堂畫面的經(jīng)歷。登高俯瞰城市是我旅行中最常做的事情,是很美的享受,是了解一個城市布局的最佳位置。但整個歐洲,佛羅倫薩百花大教堂攀爬穹頂?shù)慕?jīng)歷,以及在穹頂上四周看這座城市無與倫比的美景,絕對是記憶中美好而又難忘的經(jīng)歷。站在穹頂上向四周看,佛羅倫薩被綠色的田野、樹林、河流、各種高低不一的建筑包圍著,而絕大多數(shù)建筑的屋頂鋪著紅瓦,在陽光照耀下整個城市彌漫著文藝復興那段歷史歲月的厚重,同時又泛著迷人的光彩。
世界上有誰會那么無情,那么嫉妒,而不去贊美我們的建筑師布魯內(nèi)萊斯基呢?
——“阿爾伯蒂”著名建筑師和建筑理論家
出發(fā)的路都是耀眼的!
聯(lián)系微信號:78225278
提到“佛羅倫薩”,不得不說的文藝復興時期!
羅馬人的創(chuàng)舉——萬神廟
時光眷顧的永恒之城——羅馬
血腥的圓形劇場
最昂貴的建筑——圣彼得大教堂
條條大道通羅馬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