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2220字 4圖 預(yù)計閱讀時間:5分鐘
道德經(jīng)第十四章 執(zhí)古之道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繩繩兮不可名,復(fù)歸于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
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jì)。
何謂入門:
春秋·孔子《論語·子張》:“譬之宮墻,賜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數(shù)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要想學(xué)習(xí)以有益自身的知識都是有一定的門檻的;不努力、不爭取、懶作為、不思考的人是不可能會有所成就的。
還請有意者勤勉,提升悟性,并且從現(xiàn)在開始!
前篇講了天降大任之寵辱若驚;若以職責(zé)為先,不計個人榮辱何來患得患失!
現(xiàn)在來到了老子所著的道德經(jīng)第十四章'執(zhí)古之道’——入道修煉之門檻;
入得門檻前方豁然開朗,若修為不夠還需多歷沉浮劫難。
我們先看第一句'視之不見,名曰夷’:'夷’是道路的意思;我們知道,用眼睛只能看見表象;用'心’才能看到表象之后的實質(zhì)。
這里卻是要求'不見’?難道'看不見’才叫找到了真正的路?
說明看的東西和我們沒有什么關(guān)系,我們只須選擇去'看見’和自己有關(guān)系的東西就行了——與其浪費時間精力不如不看,還是那句話'選擇勝過努力’!
第二句'聽之不聞,名曰?!?希’大音希聲,書面上的解釋是最美的音樂是沒有聲音;希也是分辨如分析的意思;
這里其實是不受干擾不受波動專心致志的意思——就好比你上、下樓梯前,就像彈鋼琴一樣已經(jīng)預(yù)先想好了每一個肌肉動作的收展開闔;然后只需去實際操作以感受,怎么才是合乎自身境界的演奏就行了;
好比鋼琴師閉著眼睛就可以不同節(jié)奏的栓釋各自風(fēng)格的樂曲一樣。
第三句'搏之不得,名曰微’:'微’其實無處不在,微又不在乎得失——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重在行動和參與的意義;
'搏’你要行動、要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其中;不在于得到什么,而是去感受無處不在的'道’的能量;思維活動產(chǎn)生能量嘛,能量潤澤自身生命嘛。
當(dāng)然要以'修道’的思維追求作為思維活動的基礎(chǔ),才能產(chǎn)生悟道的能量——該看的可以看見,不該看的選擇看不見;聽自己譜寫的'?!?,去嘗試適合自己境界的樂章吧。
第四句'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致詰’是求根問底的意思;
這三者不可以摸到邊界,不可以以功利心來測量;
測量什么呢?
測量所獲得的'道’。
但是如果不修習(xí)'三者’,你就算'道路’在眼前都'看’不到;
所以'混而為一’,殊途同歸,條條大道通羅馬——萬法總歸宗;千溪萬流歸大海之意。
第五句'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fù)歸于無物’:'不皦’沒有光亮不可辨別;'不昧’蒙塵,不通透;'繩繩’相依存有聯(lián)系的;'不可名’不可用感知來界定的;'無物’這個境界就高了。就是起初的混沌開天地之前的境界。
無才產(chǎn)生有——無處不在的包含了所有的'有’。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道’的境界,不可以用感知去觸及;高度的智慧和能量不是無緣無故沒有道理就存在的;深入其中探得本源就是混元一體的境界。
第六句'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惚恍’混沌不分、有無不辯;
和上面意思相似,大象無形,如氣之無形無狀;元神主宰、識神退讓不由個人情緒來波動、不摻雜個人感情來轉(zhuǎn)移。
第七句'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迎、隨’說明不是無根之木隨意瞎練;'首、后’我在這里作周天的意思以方便初學(xué)者(當(dāng)然還有其他的牽引);
要有方向、有牽引的'喜迎’和'樂隨’作周天循環(huán)來修煉自己;要綿綿默默的循環(huán)往復(fù)感受這種'氣’的境界。
哪種氣的境界?——'惚恍’的感覺境界。
最后'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jì)’:'今之有’是從最初的鴻蒙一體分化出來的,其實是同宗同源互相聯(lián)系的;
比如今天的疫情一個傳染兩;壞的可以傳,好的也可以如陽光般溫暖到向陽的人。
比如防疫的宣傳、文明禮儀、愛的傳播——正能量都是在同宗同源的特性下傳播到每一個潛在'道’性的個體甚至生靈的世界中的。
所以,以'御’今天的分別之'有’。
這個'有’是好的就以傳播來對待;如果'有’是壞的就抵御、斷絕以對待。
你能知道以上這些就叫入道了。
我也不做總結(jié)了,也許分別可以得到更好的,其中有更適合自己的體會。
看到這里,你說'道’簡不簡單呢?
簡單嗎!
可是能真正做到得道的有幾個呢?
能說的我都說了,修行在你個人了。
我可以告訴你入道的門檻在于——至誠方神!
——不是每個人可以有緣入道的,也不一定沒有入道的可能。
醫(yī)不自治——我是入不了道了,希望你們可以把握機會了。
你可以由'武’入道;
由'識’入道(博覽、悟性);
由'念’入道,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破除雜念專心于感受'微’之境,當(dāng)然先從自己想要的'微’入手)。
······
關(guān)于我們可以研討'道德經(jīng)’;老子做了他該做的的事——能讓后人修習(xí)最高智慧;習(xí)道者的我們應(yīng)該向老子致敬!
我也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希望能幫助大家更簡易、能行的休養(yǎng)、悟道以怯病少災(zāi)。
盡管暫時可以看到的和有理想于提升自身的朋友不多;
也要為了現(xiàn)在有緣可以看到的朋友,尤其能夠有所啟發(fā)的同道們能有所收獲;
所以會繼續(xù)堅持、努力去布我所知之道。層次不高如有紕漏還請諒解!
感謝先生!附上先生的注解或許于你有不一樣的體會呢。
道友請支持,持續(xù)輸出還請多多點贊、轉(zhuǎn)發(fā)和關(guān)注!
啟發(fā)自己、智慧他人——同氣連枝、息息相關(guān),我們呼吸在同一片天空下!更多的感召我們才有明天的精彩繼續(xù)。
盡請期待'微妙玄通’——何謂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