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攝于定格的那個年代的老照片。(提供/施 綺)作者從小家住新華路393弄,1960年入新華路小學讀書,1966年因文革當時政策就近入學長新中學,1969年初中畢業(yè)隔年離別上海新華路住家赴江西南城縣岳口公社黎家邊大隊大游沅生產(chǎn)隊插隊落戶,8年后返滬,在徐匯區(qū)田林第四幼兒園工作。本文共21個小節(jié),將分上、中、下三期連載發(fā)布。
照片說明:當年在江西南城岳口公社黎家邊大隊插隊落戶的部分上海知青:前排女同學從左至右:施綺(本文作者),高虹仙,湯美蓉,曹慧娟,尹其凡,耿榴娣,黃鶯鶯;后排男同學從左至右:陸海平,董甘霖,唐震熙,汪明德,陳寶龍(大徐大隊上海知青),姜富海,樂美朝,袁興利,楊炳友。
2014年聽說當時我們在江西插隊落戶所在大隊的一個同學去世了(張興岳),好幾個同學去參加了他的追悼會。然后他們一起吃了一頓飯,在飯桌上,我們集體戶的班長懂甘霖提議。他做東請全大隊的同學們來聚一聚。那天再次同學相聚真是感慨萬千。于是我就想把插隊的那一段經(jīng)歷寫下來。同學們很是贊成,還幫我一起回憶了當年的一些往事。。于是有了這篇回憶文章《定格——那個年代》。
一聲長長的鳴笛,列車像脫了繮繩的駿馬,一路飛奔南下。
那是1970年4月8日傍晚。 稚嫩而懵懂的我們就這樣離開了上海,生育養(yǎng)育我們的故鄉(xiāng)。踏上了去江西農(nóng)村的路途。
第二天下午,在雨中,我們到達了公社所屬的黎家邊大隊部。鄉(xiāng)親們將我們的所有行李用板車,肩挑。。領著我們?nèi)ジ髯缘纳a(chǎn)隊落戶。只記得一路上大家默默地走在泥濘的路上。約莫半小時后,有同學發(fā)問了,怎么還沒到?走吧,快了……即刻又無聲,匆匆趕路。印象中那段路好長好長。
到了生產(chǎn)隊,全村男女老少都來了,擠滿了整個祠堂。(我們的集體戶住的是村頭一座又大又高的祠堂,我們未住之前是牛棚)這意味著我們這十一個上海知青從此將天天朝夕相處生活在這里。
時間真快,一眨眼半年過去了。不知是誰提議,搞一次聚會。于是決定地點定在我們大游沅生產(chǎn)隊。我們隊離本縣城最遠,但距鄰縣臨川最近。臨川縣有個騰橋鎮(zhèn),離我們只有12里公路。那里有個大集市,三天一集,樣樣齊全。十月上旬的最后一天,正好趕集日。我們?nèi)箨?6名知青歡聚一堂,美美的享用了一次自己動手做的大餐。(當時隊里有一個同學哥哥的同學也與我們一起落戶在這兒)他是68屆高中生,很會做菜,作為主廚,布置計劃這次聚餐的主謀。那天一開始他分配我切魚片,我二話不說拿起刀就切,一刀下去魚沒切下來,中指的一片肉切下來了,鮮血直流。只好作罷。這時自己才知道,做菜也這么不容易啊。
那一晚26人擠在我們生產(chǎn)隊11張單人竹床上,呵呵……那高興勁兒終身難忘。
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到了年邊。那時的我們,都想好好表現(xiàn)一下。給貧下中農(nóng)留個好印象。于是提出,在村里與貧下中農(nóng)一起過一個春節(jié)。
除夕那天有婦女隊長張羅了很多菜,我們圍坐在隊長家的八仙桌上,高高興興的吃了年夜飯。具體吃些什么已經(jīng)記不得了。只有年初一早上,那一餐咸肉大蒜苗煨糯米飯,至今難忘,這是我這輩子吃過的最香美的飯?,F(xiàn)在想想:用鐵鍋,柴火煨出來的飯,能不香么?生活在城市的孩子那有那口福!呵呵呵。
剛從大城市下來的十六七歲的孩子,怎么會種菜呢?我們第一學習種的是雞毛菜和米莧。當我們翻好土,把種子撒下去以后,用腳使勁的往泥土上踩了幾下,說是怕晚上被雨水沖走,然而竟忘了要天天去照看它們。
過了幾天,我們幾個女生心血來潮,去自留地看時,眼前的一幕讓我們驚呆了。一棵棵小幼苗長得又細又長,葉子差不多都被蟲子啃光了,那慘不忍睹的情景。從此,我們對種菜再也不抱任何希望了。
有一件事,讓我們生產(chǎn)隊所有同學至今都感到傷心和遺憾的,就是那只,只陪伴了我們一年的可愛的小花狗,太早的離開了我們。。
剛去江西的第一年,鄰村一位上海知青大哥送給我們集體戶董班長一條小花狗。自打那小東西來了以后,為我們枯燥乏味的生活增添了無數(shù)的樂趣。小花狗與他們男生可好啦。整天屁顛屁顛的跟在他們后面跑。只要男生從外面回來,它就會迎面撲上去,汪汪的歡叫。時間久了,我們都把它當作我們最好的小伙伴。許多話題都離不開這條小花狗。
我們要準備回上海過年了,小花狗咋辦?決定讓它留在祠堂里,與外來的造林民工們一起過年吧。
過完春節(jié),我們回生產(chǎn)隊準備春播工作。董班長一行們也回來了。好久不見他們的小花狗真是太激動了。早已聞聲的它早早的蹲在大門口迎接。見到董班長時的那股高興勁兒可想而知。。一刻不離的跟前跟后,好像生怕他再次不告而別似的。我們當時都被它的熱情與真誠感動了。
因為還要去騰橋車站取行李,一行人帶著小花狗上路了。也許是小花狗太過激動了,在公路上,它不停地來回奔跑著;也許它不知道世界上還有汽車會傷害到它的生命。。從小在農(nóng)村待著的小花狗沒見過外面的世界。。竟死在一輛急馳而來的卡車輪底下。。 就這樣,那只可愛的小花狗,我們集體戶唯一可愛的小生靈,小伙伴,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談蛇色變,不是一個單純的詞語,在我們的心里,是真正的恐懼。
那段時間天老是下雨。雨將靠墻的那一角土被沖塌了一大堆。雨水滲入了祠堂的石墻,我們女生的屋子里開始漏雨了。
以前只在書本中讀到:屋外下大雨,屋內(nèi)下小雨。那會兒真是身臨其境。
我們的蚊帳頂都被雨水浸透了。鋪在上面的塑料布也擋不住了,一個勁兒的往下傾斜。誰也不會意識到,有一條大蛇正在我們四頂蚊帳上竄來竄去。
正當我們手忙腳亂之時。一條蛇正虎視耽耽地望著我們。。。感覺靈敏的娟先看到,下子驚叫了起來。她說,凡的腳踩著蛇了。。于是又亂成一團。。。一時間慌亂,驚恐彌漫著我們的祠堂。。隔壁的隊長也聽到了,立刻叫了些村民一起趕來。用鐵鏟將蛇當場打死。避免了一場可怕的災難。
事后同學們越想越越害怕,甚至連做惡夢。聽說這是一條劇毒的蛇,叫銀環(huán)蛇 什么叫后怕?我們終于深切的體會了一把。
就在我即將離開生產(chǎn)隊去另一個縣再插隊時,在我們村一個半道嫁過來的中年婦女身上,慘劇還是發(fā)生了。
一天清晨,只聽得她大聲哭叫著從我們大門口經(jīng)過。后來得知她早上在田里干活時被蛇咬傷了手,送縣醫(yī)院去治療了。等她回家時,一條手臂已被截去三分之一。
真的太可怕了,希望這樣的悲劇不會再發(fā)生。真是一段難以忘卻的往事。
那個年代,得了瘧疾,當?shù)厝朔Q為(打擺子)
好像在下鄉(xiāng)后的第二年秋初。我連續(xù)高燒,幾天不退。同學們一起商量用隊里的大板車送我去幾十里以外的縣醫(yī)院治療。
后來不知是誰通知了大隊部的赤腳醫(yī)生,于是他上門來了。他一下子就確診我得了瘧疾,及時給予了治療。
大隊部到我們生產(chǎn)隊足足8里小路。他每天往返16里路專門為我打針,配藥,親切詢問,悉心指導同學們怎么給我服藥及飲食。大約過了十多天,我的病終于好了。
當時他的年紀好像比我們也大不了幾歲,個子小小的,黑黑瘦瘦,醫(yī)術可是不差哦。打那時起,我特別尊重和崇拜醫(yī)生(包括農(nóng)村的赤腳醫(yī)生)我覺得他們真是了不起。 我一直記著他,他是我的救命恩人。他的身影至今留在我的心里。。不會忘記。
聽陸同學說,前段日子他帶妻子來上海大醫(yī)院治病。原先計劃在他回家前讓同學們和他見上一面的,他還記得我們好多同學哦。自打我們離開后,他便改行擔任大隊支部書記。長達30年。直至退休。
沒想他巳匆匆趕回江西了,在上海與他失之交臂。感覺特別遺憾。。
他讓陸同學捎信兒:歡迎我們?nèi)ダ杓疫叴箨犕妗?雖然這次沒有見到面,我在心里真誠的祝福他妻子早日康復!祝福他家庭幸福!
在生病的那段日子里,有一個場景我如今還清楚記得。那段時間,我只能乖乖躺著,她們?nèi)唤憬爿喠魑刮页燥?,洗漱。一天姐妹們替我用毛巾擦腳,可能碰到了我的腳心,我忍不住卟哧一聲笑了出來,她們覺得很奇怪,同時說:病得這么重,話都說不動了,你還笑。。呵呵,我說你碰到我腳心了,好癢。這時她們?nèi)齻€人立即哈哈大笑起來。。
真的是年輕人,有苦有樂不知愁啊。那時的我們親如姐妹,無話不談。一次閑聊中不知誰說,我們四個人比親兄妹待在一起的時間都長。1天24小時,天天在一起。。說者無心聽者有心。我當時就想,總有一天我們會分開的,不為別的,為了將來。。
(好像是去年吧,這位赤腳醫(yī)生和他的妻子又來上海了(復查疾?。?,我們終于見上了面,還一起拍照留念。終于有機會當面謝謝他了。這是一聲遲到的感謝?。?/p>
在水稻田里干活時,總遠遠看到那些男村民們上身赤裸著,有一塊長長寬寬的布條纏在腰以下的位置耘禾(那玩藝兒當?shù)厝朔Q蘿卜巾)
后來才知道,他們這樣的輕松裝備是有其原因的。是防止自己被潭吸進去,萬一陷進去了也容易脫身。這就是勞動積累的經(jīng)驗。
一次我們在稻田耘禾,我毫無防備之下,踩入了一大塊潭。(就是一大灘似瘀泥般的那種)當時我嚇得哇哇大叫起來。不知旁邊哪個男子,用了好大的氣力把我拉住,還有邊上2個男子將我慢慢從潭里拖出來。據(jù)說那潭真的很可怕,萬一陷進去時旁邊沒有人拖你,就會很快掉下去,被瘀泥蒙住導致窒息至死。
上來之后,我瞅著那條剛剛陷進去過的褲腿,上面粘滿了厚厚黑綠色的汚泥,呆呆的不知如何是好。記得當天穿的是一條勞動布長褲,又重又厚,(怕臟怕日頭曬傷皮膚所以穿深色厚褲)上面的污泥,怎么也擦不掉。好像是幾個姐妹們幫我一起用竹片刮掉,然后再洗干凈的。
從那以后,我下水田之前總會擔心的詢問一起干活的村民們,這里有潭嗎?這樣的遭遇,直至現(xiàn)在想起來心都會發(fā)顫。有時想想人啊,來這世上走一遭真是難啊,得經(jīng)受多多少少的考驗哪!
到了如今這把年紀,能順順利利平平安安過好每一天太重要了。只要生命在,什么都不重要了。哈哈哈!
那天,輪到男生們做飯。不知聽到了什么。我們幾個女生突然間對他們男生有了意見。
于是商量后決定,今晚拒絕吃他們做的飯菜。畢竟在農(nóng)村,萬一晚上餓了咋辦?甭想那么多了,最后決定:當天晚上不吃飯。(晚飯期間他們叫了我們幾次吃飯)我們?nèi)匀魂P緊房門,不搭理。聽聽外面客堂里巳沒了聲響,煤油燈也熄了。黑黑的,我們四個女生會心的一笑。
接下來我們開始餓著肚子聊天。不知過了多久,肚子餓得咕咕直叫。一開始我們嘗試著用餅干充饑,可怎么感覺越吃越餓呢?實在撐不住了。娟說:我去灶頭上看看。看他們是否有良心,為我們留點吃的。
于是,黑燈瞎火的偷偷一個人摸到了灶頭邊,使勁兒的找,哈哈哈,在灶肚的柴火灰堆中摸到了幾個紅薯。然后躡手躡腳捧回了房間。我們?nèi)艘灰娂t薯高興得差點大聲笑出來。
第二天一大早,只聽見楊同學在客堂大聲嚷嚷:昨兒大老鼠一定來過了,把灶肚里的東西偷吃了。
哈哈哈……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