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自稱“野路子”出身,他卻拍出口碑異?;鸨纳衿?/div>
userphoto

2022.07.29 湖北

關注

每天一條獨家原創(chuàng)視頻
橫版全屏視頻請見文末
電影《椒麻堂會》有點兒神秘,
其實沒多少人看過,
但口碑和贊美早已在電影圈子里流傳。
2021年,它在瑞士世界首映,
斬獲洛迦諾國際電影節(jié)評審團大獎,
在豆瓣開分更是高達9.0。

電影講的是一個川劇小丑演員,

在時代洪流里跌宕起伏的一生,

整部片子就在一個400m2的棚里拍完,

純手繪道具生造的景兒,演員都是素人——

所謂“螺螄殼里做道場”,

主角原型是導演邱炯炯的祖父。

邱炯炯是四川樂山人

高二輟學,自稱“野路子”,

完全是靠自學電影史、美術史,

形成自己的美學,

至今拍了2部短片,5部長片,

北漂快30年,也是一個職業(yè)藝術家。

邱炯炯

今年夏天,

他的新展《椒麻神游記》在北京開幕,

一條專訪邱炯炯,

面對鏡頭,他詼諧、鬼馬,又極率真,

他講“丑角”祖父,也聊“酒狂”父親,

還有影響他最深的“小丑精神”。

 撰文:陳   沁

責編:陳子文

一條藝術APP 交易擔保 , 放心買 人氣藝術家James Jean驚艷版畫,今晚限時開售,點擊預約 小程序

《椒麻堂會》主角川劇小丑丘福,原型為邱炯炯祖父邱福新

邱炯炯極瘦,常年剃光頭,喜歡戴墨鏡和圍巾。他45歲,咧嘴笑時,臉上仍有一股天真氣。酷熱的夏天,有時就穿一雙拖鞋出門,走路的姿勢像少年游蕩,狀態(tài)很松弛。

他出生演藝世家,曾祖父是川劇團的武生頭牌,最后累死在舞臺上。祖父邱福新,樂山川劇團著名丑角,曾被譽為川劇界的“活字典”。父親邱志敏,原是火鍋店老板,一生癡迷文藝,酷愛李白,飲過的酒得以“噸”來計。

《椒麻堂會》的主角叫丘福,原型就是邱炯炯的祖父,川劇小丑演員邱福新。故事從上世紀20年代,一直講到70年代,跨越半個多世紀,一部綿長的生活史。

電影開場,牛頭馬面來接丘福去地府報到

電影開場,閻王手下兩名鬼卒,牛頭馬面拉一輛掛滿彩色燈泡的三輪車,來接丘福去地府報到。

天色黑黢黢,途中,丘福碰見了在黃泉路上開農(nóng)家樂的故人,他們一塊兒喝酒,推杯換盞,插科打諢,不停地回望對岸的世界——黃泉路上的生死互文,這是邱炯炯給《椒麻堂會》設計的結構。

“椒麻”,頂?shù)氐赖乃拇谖秲骸!疤脮?,指的是舊時富貴人家宴請賓客,請藝人來家中擺臺表演助興。在邱炯炯眼里,個體其實都在參加時代的堂會。

早年,邱炯炯一直想拍祖父的故事,但苦于沒找到通道。直到2017年,父親邱志敏為紀念邱福新逝世30周年,寫了一本傳記,請邱炯炯來畫插圖。

15章節(jié),統(tǒng)共15張插圖,他廢寢忘食畫了兩個月。在漫長的時代里神游,眼看著家國變遷,一代人命運沉浮,擱下畫筆,意猶未盡,便開始寫劇本,把筆當攝影機來用,初稿13萬字,長得更像一本拍攝指南。

邱炯炯的祖父邱福新一生顛沛。早年投靠四川戲迷軍閥麻兒,孤身在“新又新”戲班長大,經(jīng)歷戰(zhàn)爭流離。

1930年代,他在四川改編時裝戲,把國外的文明戲移植到川劇里,極盡新潮。后來經(jīng)歷政治運動,不得不離開舞臺,進牛棚豬圈,平反后重回舞臺,新中國時代,他是“人民藝術家”。

邱福新從來沒有落后過時代。他愛戴貝雷帽,穿神探式的長風衣,當年在樂山,他是第一個穿蘋果派牛仔褲的老頭兒。

在劇場,人們合謀一個生活場域

人生最初的10年,邱炯炯隨祖父在川劇團長大,過得是戲班生活。他記憶里,劇場就像觀眾家里的客廳,人們看傳統(tǒng)戲,就像在過日子。

“就跟現(xiàn)在我們刷手機一樣,是一個極度放松的狀態(tài)”。演員在臺上演,觀眾在底下一同哭,一同笑,一同生,一同死,或者倒頭呼呼大睡,醒來亦不分彼此,像在合謀一個生活場域,那是一個“極度誘人、蓬勃的日?!薄?/span>

邱炯炯幼時登臺演出(上)邱炯炯與祖父同臺(下)

“改革開放時,他有一身使不完的勁?!?980年代,是邱福新創(chuàng)作的黃金期,他鉚足了勁搶救川劇傳統(tǒng)戲,又和外來文化方式接軌,著迷卓別林,甚至給卓別林寫過信。邱炯炯至今不曉得,祖父在哪里搞來卓別林的地址。

在邱炯炯記憶中,1980年代的川劇團,還承擔著播放國外電影的功能。祖父作為樂山有名的川劇小丑,在卓別林影片放映之前,還會上臺像映前主持一樣,給觀眾普及一下卓別林的生平。

在遇到世界級小丑卓別林的影片之前,邱炯炯說,他邂逅的第一個小丑其實是祖父,第二個才是卓別林。
邱福新在舞臺上飾演丑角
祖父邱福新的死,卻很決絕。時間回到1987年,四川樂山正在舉辦國際龍舟商貿(mào)會。邱炯炯念小學,在父親的協(xié)助下做了一個米老鼠河燈。夜間,這些中小學生們做的河燈,會準時在河道上點亮。
那天祖父很高興,一定要去看孫子做的河燈?!八攘它c酒,想從7樓翻欄桿翻到6樓,卻沒站穩(wěn),不小心摔了下去,后腦著地,一下就沒了?!?/span>

對親人來說,這個意外是極悲愴的事。但在邱炯炯眼里,這也是一個小丑很特別的告別世界的方式?!耙粋€川劇小丑去邂逅另一個小丑(米老鼠),就用這種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一生。”

往后,小丑精神一直影響著邱炯炯的創(chuàng)作,他繼承了祖父邱福新的意志。所謂小丑精神,在邱炯炯看來,就是一種個體塵埃的精神。“塵埃再卑微、卑賤,到絕境的時候,還會做出一張鬼臉,鬼臉或許沒有任何殺傷力,卻是最后的抗爭與尊嚴?!?/span>

《椒麻堂會》的制片人、邱炯炯的妻子丁丁在洛迦諾國際電影節(jié)領取獎杯

2018年,邱炯炯41歲。這一年他做了兩件事:結婚、搭棚。

拍攝《椒麻堂會》的棚只有400m2,其實是樂山當?shù)氐囊粋€工廠車間,完全不是標準意義上的影棚,事實上,就是鋼架子圍一圈白色防雨布。

在邱炯炯看來,電影受制的東西太多,他想執(zhí)拗地回到一個簡單的棚。當然,他也怕無意義的消耗,“我其實是一個很保守的導演,特別怕花冤枉錢,也是我拍獨立電影窮慣了,你知道嗎?”

《椒麻堂會》拍攝現(xiàn)場

在他看來,棚拍是“螺螄殼里做道場”,要在簡陋之地,做成極繁之事。“就像四兩撥千斤,這話聽起來雖然有點狂,但我想滿足這樣的創(chuàng)作野心。”

邱炯炯要把天馬行空的想法,就限制在這400m2的極致場域里。為此,做足了前期準備,有時候一場戲,他要畫20個分鏡,計劃每一個細節(jié),整合資源,實現(xiàn)自己理想中“輕盈的敘事”。

3小時的電影里,視覺就像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景深都很淺,靠畫面的調(diào)度來制造縱深感,而漫畫式的主人公,就在這里面完成他的生活史。

但“你看到、聽到的東西都是我們生造的”——《椒麻堂會》里所有的道具,都由邱炯炯親自設計。南拳拳法里,稱馬步穩(wěn)扎、肘臂剛硬,為“硬橋硬馬”。到拍攝現(xiàn)場探過班的友人賈行家看了成片后,說這叫“一筆一畫”,“硬橋硬馬”。

在片場用木板繪制山巒

他還請發(fā)小呂欣來幫忙,從垃圾場運回一卡車木板、廢木料,然后在上面畫畫兒。畫天空、游移的云,也畫連綿重疊的山。畫灰瓦墻壁,也畫歲與時的烙痕,全是手工活兒。

木船底下的白色塑料布,變?yōu)椴鸱暮?/span>

一場戰(zhàn)爭年代川劇班逃亡的戲,就在畫出來的藍天白云底下拍,站在木船里20來個人,只露出半截身子。船底下是白色塑料布,有人在兩端扯動,剎那間變?yōu)椴鸱暮!?/span>

邱炯炯說,這是他喜歡的“手工電影”,或者說“天真的電影”。讓人看得到溫度,看得到汗味、油味,那種“歲月包漿”的東西。

所以也沒有太多后期和特效,沒有什么標準,一切都是為了更接近于人。

邱炯炯父親邱志敏飾演麻兒

《椒麻堂會》的演員班底都是素人。邱炯炯請來父親邱志敏,演四川戲迷軍閥麻兒。在片場爺倆交流不多,但特別默契,邱志敏也是戲班子弟,唱京劇,有戲架子,一板一眼的勁兒和麻兒特別搭。

電影里很多演員,其實都是現(xiàn)實中“新又新”川劇團的演員,是邱炯炯的師叔輩、師兄輩。這些人走進棚,“站在那兒就成立了,怎么表達都是對的。”

“得益于國內(nèi)近10來年獨立電影蓬勃發(fā)展”,《椒麻堂會》主演班底的構成,多是他做獨立電影結交的朋友。

男一號易思成

男一號,演邱炯炯祖父的易思成,曾是云之南紀錄片影像節(jié)的策展人,他并非科班出身,而是在德國念的人類學。

邱炯炯喜歡易思成身上的嚴肅和古意,“易老師很適合演魯迅”。上完妝后,那種蒼白、蒼涼的感覺,又完全符合小丑內(nèi)核。

女一號關南(左一)

女一號關南,云之南紀錄片影像節(jié)的工作人員。當初邱炯炯去云南找易思成讀劇本,關南主動請纓,說想演這個角色,第二天也來讀劇本,邱炯炯一聽,很到位,于是就定了下來。

電影中有兩個角色,是邱炯炯為朋友量身定做的。一個是薛旭春演的雞腳神,一個是獨立紀錄片導演顧桃演的駝兒。

獨立紀錄片導演顧桃飾演駝兒

顧桃是個蒙古大漢,膀大腰圓,和邱炯炯交游已久,邱炯炯稱他為自己創(chuàng)作上的“男繆斯”。但顧桃愛喝酒,記不住詞兒,邱炯炯就給他設計了一個沒有臺詞的形象,全片都靠手語。

這兩個也都是典型的“小丑”,游離穿梭于陰陽兩界,偏偏在黃泉路上開農(nóng)家樂。電影里好幾次,拍丘福、牛頭馬面、駝兒打麻將——這也是典型的邱式幽默:命可以亡,也不耽誤打幾個時辰。

顧桃殺青那天,劇組成員們拍了一張合影,巧遇大鵝起飛

一代人消失后,生命場域也緊跟著消失了。邱炯炯知道,一個小丑演員的一生,并不好復原。到后來,他改變了思路,把《椒麻堂會》詮釋為一場“群丑戲”。

小丑的批評精神和蒼涼感,落在易思成身上,而時代里的其他角色,都會用自己的方式,來展現(xiàn)另一維度的小丑面向。

邱炯炯是土生土長的四川樂山人,兩三歲就開始畫畫。

小時候,父親不愛他出門和小朋友玩,就讓他在家里待著,交給他一個任務,讓他把自己每天的生活畫成四格漫畫,一天一頁,就這樣養(yǎng)成了講故事的習慣。

中學時代,他討厭集體,著迷藝術。上學那會兒最常見的一幕,是上面上著政治課,他躲在下面看朱光潛的《西方美學史》,和考試相關的教材,一概不喜歡。

邱炯炯和父母

17歲,邱炯炯去北京念民辦大學

作為一個熱愛文藝的青年,他無比向往北京,那近乎于一個閃著光的舞臺。但貿(mào)然離開,當然會遭到父親阻攔,當時他畢竟連高中也還沒念完。

他想考美院附中,父親謹慎,托了親戚,先將邱炯炯的幾幅畫帶給中央美院的老師過目,那位響當當?shù)漠嫾铱戳饲窬季嫉漠?,轉告親戚,“別來考了,回去再練幾年,不然來了也是'陪沙場’。”

邱炯炯不甘心。不過不久,他終于等來一個機會。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nèi)開始出現(xiàn)第一代民辦大學,他無意間看到一本從北京輾轉帶回來的招生簡章,寫著“東方文化藝術學院”,交錢就能讀,四年后,能領一個大本文憑,這次父親沒有阻攔。于是高二那年,邱炯炯輟學,跑去北京讀民辦藝術學院。

早年在簡陋的環(huán)境里創(chuàng)作

17歲到北京,一切都極新鮮,他拼命畫畫,但還是嫌學校的教學太保守了點。在班級里,他年紀最小,遇到很多“前衛(wèi)”的同學,他們多數(shù)路子野,想法活,就是老也考不上美院。

大家常聚在一起看現(xiàn)代繪畫,聽說意大利有個3C畫室,邱炯炯和一幫年輕人搞了個4C畫室,按理想的計劃,他們打算繞過學院的路子,直接找策展人辦展覽,未來“以畫養(yǎng)畫”,真正成為藝術家。

邱炯炯決定再一次輟學,這一次把父親氣壞了。他跟父親說,“你再資助我?guī)啄?,我也不干什么壞事,就是學習、創(chuàng)作、看電影、看畫冊,幾年后要是沒弄成,我就回來?!?/span>

后來,邱炯炯賭贏了。2000年,他和發(fā)小呂欣一道辦了個雙個展,展覽辦了10天,之后,他開始賣畫。那會兒賣得很便宜,為了生存,花兩年時間畫的十聯(lián)畫,他得拆開來賣,但起碼走出了第一步。

《大酒樓》劇照 2007

《癡》劇照 2015

23歲,樂山青年邱炯炯,真正成了個職業(yè)藝術家。一直到2006年,邱炯炯有了點余錢,就買了臺DV,開始拍電影,開啟了藝術之外的另一條路。
他的第一部作品《大酒樓》是部家庭紀錄片,講得是父親開的火鍋店的故事,這也是他第一次把鏡頭對準家人。父親邱志敏是火鍋店“廣寒宮”的主人,好杯中物,對酒精有獨到見解,酒桌之外,幾位嬢嬢常常聚在一起打牌,從肥皂劇聊到政治八卦,日子浸在微醺里過。

拍到《椒麻堂會》,已是邱炯炯的第七部電影,在獨立電影圈,導演邱炯炯幾乎是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名字。

邱炯炯一直說自己是“野路子”,兩度主動輟學,足夠野生。但邱炯炯有自己的用功之法,“我真的是通過詳盡地去閱讀美術史、電影史,我產(chǎn)生了自己的美學?!?/span>

他有個說法,叫“大師的關門后弟子”?!瓣P門后”,自然是不登記在冊,未受親炙,說起來也多少有點兒“自作多情”,但這些大師對邱炯炯的影響甚深。

創(chuàng)作中的邱炯炯

拍電影,他向費里尼學習,還有雅克·塔蒂、小林正樹、卓別林、巴斯特·基頓等等,這些都是給他直接給養(yǎng)的老師;繪畫上,他向奧托·迪克斯、曼坦尼亞、梵高、高更、塞尚學習;寫作上,塞萬提斯、拉伯雷、喬叟,這些講故事的巨人,還有普魯斯特、福克納、夏目漱石,都是會讓他興奮起來的大師。

而在生活里,影響他最深的是祖父和父親。從祖父那里,他繼承小丑精神。從父親那里,酒神精神一直影響他的創(chuàng)作至今。

《椒麻神游記》展覽現(xiàn)場 星空間

《椒麻場景圖之碼頭吊嗓兒》紙本水彩 2018

《椒麻場景圖之駝兒背菩薩》紙本水彩 2018

《椒麻堂會》分鏡圖 2019

今年7月,邱炯炯的新展《椒麻神游記》在北京開幕,這是他近6年來的階段性回顧。

《椒麻堂會》開拍之前,日常功課一樣的寫作,包括創(chuàng)作的故事版、分鏡圖、場景設計圖,都收錄到了展覽中。彩色的、黑白的,他想讓觀眾看一看,這些如何落實在400m2的影棚里。

電影拍完后,余溫尚在,他對角色的情感濃度還很粘稠,趁著保鮮期,他用色粉給主角畫了一套肖像。
《椒麻堂會》人物肖像 布面油畫棒 2020

這兩年,他陸續(xù)畫了一系列“樂山巴比松”。從紙本色粉到布面油彩,從木板丙烯到鋁板丙烯,他癡迷于表現(xiàn)自然與日常,而樂山不僅是他的片場,也是靈感的來源。

《洗象圖》木板丙烯 2016-2022

目前為止尺幅最大的畫《洗象圖》,從2016年開始畫,斷斷續(xù)續(xù)畫了6年,中途展出過,意猶未盡,又繼續(xù)拿回來畫,越畫越大。

畫的背景是一個佛教故事,樂山峨眉山有一個普賢道場,普賢的坐騎是一頭象,他畫兩個童兒,沒有畫菩薩,“童兒也像小丑,是溝通人和神的靈媒,他們用洗象的工具正在驅趕一些臟東西?!?/span>

《麗達與天鵝》(又:麗達出攤兒圖)布面油彩 2021

他喜歡重構美術史,把藝術史和地方性經(jīng)驗結合起來。在對達·芬奇名畫《麗達與天鵝》的重構中,他把場景騰挪到樂山的一個菜市場里,麗達變成了一個鄰家守攤姑娘,“旁邊宙斯變成的鵝,我直接把它畫成了掛在鉤上的鹵鵝。”

《一只耳朵,半斤苦艾》布面丙烯 2020-2021

畫一個樂山茶館,將他慣用的鬼馬情節(jié)移植到里頭:制度的象征黑貓警長,正在搜捕剛切掉一只耳朵的梵高,他們在一張桌子前坐下來,開始對獨立藝術家梵高進行調(diào)查,展開一場“親切談話”。在這個多少有點兒卡夫卡的場景里,兩個貓干警正在角落里拍照舉證,舉證的同時,也一邊欣賞梵高的油畫。

邱炯炯和妻子丁丁在監(jiān)視器前

《樂山巴比松之自畫像》鋁板油彩 2022

新展里有張自畫像,畫得是他和妻子丁丁坐在監(jiān)視器面前的樣子,“我當時看到這張照片,就想畫一個沒有什么延宕出去的東西,單純的肖像畫?!?/span>

兩人都有些疲倦,他想表達自己的焦慮,對年齡的,也是對肉身的,就在旁邊畫一個骷髏頭。盯著監(jiān)視器時,手里還拿著個棒子,腦袋上鼓出一個紅色大包,“長大后雜事越來越多,我怕我的繆斯離開我,我怕靈感枯竭,所以經(jīng)常要對自己進行一種類似于日常功課式的棒喝。”
《三毛》(2)木板油彩 2021

《樂山巴比松之女孩馱著悲傷》鋁板油彩 2022

《我》紙本碳筆 2021

邱炯炯喜歡畫肖像,確切說,變形的肖像。看他的畫,很難不被一張一張臉上的表情“吸”進去。驚懼感、戲謔感、恍兮惚兮感,以及一種曖昧感?!澳鞘呛芫_的小丑表情,小丑復雜人格的體現(xiàn),也是我的自畫像?!?/span>

日常里,邱炯炯沒有太多愛好,創(chuàng)作和生活都交織在一起。從拍電影后,他的生活就是兩條線,“比如這一年我上半年剪片子,下半年就集中畫畫”。生活里的任何細節(jié),都可能成為創(chuàng)作的發(fā)端,瑣事繁多時,忙忙碌碌,哪天空下來,他又大宴賓朋,做一頓飯也是創(chuàng)作。

他喜歡做大盆菜,拿黃酒或紅酒,煨一鍋牛腩,或者弄一只雞,蒸得嫩嫩的,用手撕,再拌點椒麻調(diào)料,清鮮麻香,他喜歡一切口感清爽的菜肴。

展覽在7月底結束,對邱炯炯來說,關于《椒麻堂會》長達6年的創(chuàng)作時光,也要告一段落了。

在他眼里,《椒麻堂會》是一曲日常的頌歌。不論是電影還是藝術,所要面對的課題,都是人的生活。

童年記憶里的川劇班,父親的大酒樓,黃泉路上的農(nóng)家樂,講得都是日常的生命力。

他想,人這一顆塵埃,在絕境里,照樣要過日子,所以再宏大的敘事,也要落到個體頭上。作為創(chuàng)作者,他有表達的使命,而他表達的語法,就是一種“小丑語法”:癲狂與苦澀,像狂歌當哭似的。在苦難之中,不忘做一張鬼臉。

點擊觀看橫版全屏視頻


一條 , 交易擔保 , 放心買 日用之美,今日良品推薦 小程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