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時
文/謹方
再過一個星期就高考了。
上午我去高中教學樓拍照,透過高三年級虛掩的教室門,我看見同學們心無旁騖、埋頭備考。
樓道內(nèi)文化墻上是恩師鼓勵的話語。有一位老師這樣寫道:“從來不是讓你將高考當作一次改變?nèi)松臎Q定,而是讓你在足夠年輕的時候體會一次全力以赴?!?/span>
“年輕正當全力以赴”,此話夠經(jīng)典。
看著眼前這一張張朝氣蓬勃的臉,他們正在為自己的理想踔厲奮發(fā)。觸景生情,我想起了自己的高三。
25年前的那個六月,天氣很熱,窗外,知了在樹上沒完沒了地歌唱,直聒人的內(nèi)心。
教室內(nèi),莘莘學子揮汗如雨沒完沒了地刷著題。
那長長的考卷,永遠也做不完的習題伴隨我此后多年的夢境。
冷不丁班主任張老師那雙鷹一樣的眼睛出現(xiàn)在后窗戶上,讓人如芒在刺。
隨即一個低沉聲音傳來,××同學,左顧右盼要咋的?熬不住就和你嫂子回去喂豬吧!
種地、掏大糞、養(yǎng)豬這幾件事情,都是班主任手中強大的殺手锏,不論他何時何地拋出,都能刺激學生疲憊的神經(jīng)、提振學習的士氣。
對于同學們的行為,張老師提出嚴厲批評,他多次警告大家要遵守學校制度,要注意勞逸結(jié)合,苦干加巧干。
班上確實有天資聰明,善于巧干者。
侯軍同學經(jīng)常和我們分享他的“侯氏定理”。這種方法可以輕松解決物理機械守恒定律應用中,“固定懸點小球擺動問題”,同學們把它稱作“極端解題法”。
班上有兩個叫志紅的女生,一個侯志紅,一個李志紅。兩人比班上同學都小一歲,不僅天資聰明,且人樣好、性格好,典型的“情智雙高”型。侯志紅從不搞題海戰(zhàn),總是翻來覆去看例題,劃思維導圖。李志紅從不熬夜,動腦多于動手,喜歡研究高考真題。她身體不好,每每生病請假就是一周半月。這倆個寶貝每次考試都獨霸班里的前兩名,倆人輪流作東,無人能撼動。
我們的黃金時代
王小波在他的《黃金時代》一書的扉頁上寫道:“那時我們很年輕,想吃、想愛,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年輕的我們確實想吃,卻沒有人刻意在吃穿上講究過。
早餐小米飯,午餐大米飯或刀削面,晚餐小米粥,菜是亙古不變水煮白菜豆腐。一日三餐都能吃飽,一周有一次肉,同學們已經(jīng)很滿足了。
從來沒有學生抱怨過食物單調(diào),更沒有家長投訴過飯菜質(zhì)量。不論對于學生還是家長,能考入全縣最好的高中已經(jīng)是至高榮譽了。
校服一年一身,旅游鞋一年兩雙。班上有官二代的同學,像文君、晨江同學,他們從未炫耀過自己殷實的家境,倒是逢年過節(jié)常給住校的同學帶來水果、糕點。
班里沒有穿類似adidas、kappa、nike擺闊的同學。偶有一二,而學習又不上進的話,會被看做異類,早被班主任請去“喝茶”了。
今天的學生如果以“時代不一樣,需求不一樣,品位不一樣”來解釋我們的青春,未免有些牽強附會。
一樣的花季年齡,一樣的青春韶華,哪個時代的青年心中不是燃燒著理想之火。
張萍是個女生,卻是男孩子性格,每天和男同學打鬧在一起,她的理想很明確,考土木工程系,當個工程師;芳兒英語學得很好,她的理想是做一名同聲翻譯;侯軍文理兼容,一邊研究“侯氏定理”,一邊臨摹國畫,他的理想是成為設計師或山水派畫家;閆麗的父親是外科醫(yī)生,她想成為一名醫(yī)生。
受三毛作品的影響,我的理想是萬水千山走遍,做一名自由撰稿人,當然身邊要有像荷西一樣的靈魂伴侶。
我的媽媽對我的理想不屑一顧,她讓我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且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生存是第一位的,女人要將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里?!比蘸蟮纳钭C明她老人家的話是絕對真理。
有不切實際幻想的不止我一人,學習苦了,累了,成績老不見起色的時候,幾個好朋友聚在一起異想天開。
閆麗說,學習很累哈,像瑪麗蓮.夢露一樣當個好萊塢明星多好,做封面女郎,享眾星捧月。不刷題、不考試,不坐冷板凳;海鳳的想法更離譜,想坐火箭上天,做月亮里的嫦娥;王帥同學和班上一名女生交往密切,班主任已請雙方家長來校談過話了,倆人的理想是都上哈工大,然后出國留學。
人間雖然有情癡,此事總關風與月。
高考還是如期到了。侯軍同學如愿以償考入東南大學設計專業(yè),兩個志紅考入名校,豆豆同學順利考入四川一所大學,王帥和他心儀的女神一上大學就分手了。
在那個高考不到20%達線率的教育背景下,許多同學或因不達線,或因?qū)I(yè)不合適選擇來年復讀,閆麗、芳兒、張萍和我均在此列,復讀一年的苦累、煎熬且不必說,自是一番滄桑。
高考過去多年,再回首已是一樽還酹江月。當年一群輕狂少年已是人到了中年,在人生的大考中,每個人都交上了不同的答卷。
侯軍大學畢業(yè)后,放棄設計專業(yè)成為了一名儒商,足跡遍及亞、歐、美大陸;李志紅今天已經(jīng)是中科院博士生導師;侯志紅成為首都一所中學的物理教師。
當年家境貧寒的豆豆同學,整個大學是靠助學金和父親養(yǎng)羊、賣羊上學,她今天任職北京某建筑專科學校。
張萍如愿以償成為建筑師,芳兒沒有成為同聲翻譯,如今她是一名普通的公務員。
當年幻想成為電影明星的閆麗,醫(yī)學院畢業(yè)后嫁給了當市長秘書的男友,今天她是官太太了。
那時渴望坐火箭上天的海鳳如今成為航天人。每次衛(wèi)星發(fā)射坐在航天中心第一排唯一的女性,她是大校軍銜,她用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了航天夢。
我,年輕時渴望詩和遠方,但未能如愿。大學是新聞專業(yè),后來成為一名記者,再后來轉(zhuǎn)行到了一所民辦學校。不論何種職業(yè),我一直沒有停止觀察、沒有停止思考和寫作。
世事如風吹過,我的高考已經(jīng)過去25年。
一路走來,我一直認為高中是我生命中最辛苦、最暢快、最難忘的一段時光。我性格中的吃苦精神、自律意識、意志品質(zhì)……凡此種種都在高三得到滋養(yǎng)、礪煉。
“從來不是讓你將高考當作一次改變?nèi)松臎Q定,而是讓你在足夠年輕的時候體會一次全力以赴?!苯栌酶咧欣蠋煹倪@句話送給即將奔赴考場的高三學子。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