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
一個天氣很好的周末下午,我在桌前看書突然困意襲來,蒙眬間竟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夢里竟回到了小時候,見到了一些從前的人和事。醒來時,金色的陽光照在窗前的書桌上,微風習習拂過面頰,我揉揉眼睛,竟有些恍惚:這是哪里?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
過了一會,才慢慢緩過神來,原來已是黃昏時分了,這小睡一會竟如同大夢一場。
抬頭靜靜地望著天空,思緒卻如同天邊絲絲縷縷的晚霞, 越飄越遠……
童年的黃昏,是快樂的。
因為到了黃昏,對孩子們來說就意味著在學堂憋了一天,終于可以被放出來盡情撒歡了。
彼時牛羊歸家,倦鳥回巢,黃昏之際,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溫馨,落日灑下余暉,美麗的云霞在天空中交織變幻,正是所謂“夕陽有詩情,黃昏有畫意”。
還記得孩童們最喜歡的游戲,便是在秋日的黃昏里,和小伙伴們一起,把滿地飄零的落葉串成長長的飄帶,比賽誰的最長最漂亮。
然后拉著飄帶假裝仙女,大笑著在溫柔的晚風里互相追逐打鬧,要等父母叫好幾遍吃飯了,才肯依依不舍地各自回去。
那樣的時光多好啊,并沒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落寞,也沒有“寒鴉閃閃前山去,杜曲黃昏獨自愁”的憂思,更沒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惆悵。
初中時曾暗戀一個同級不同班的男生,有天放學后,走在操場上無意中抬頭一瞥,看到他正好走在前面不遠,至今仍記得那一刻的驚喜無法言喻。
彼時整個世界的輪廓都變得模糊,我眼里只有他那被夕陽鍍上一層淡淡光芒的背影,宛如天神,讓人不由得想到林徽因所言“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
少年心事啊,明明滅滅、晦澀難辨。就如林逋的那句“暗香浮動月黃昏”,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多像那一份朦朦朧朧的純真情懷,氤氳在心底又有口難開。
時至今日,早已忘記了那個男生的名字和長相,卻莫名地忘不了那個美好的黃昏,那一瞬間驚喜雀躍的心情。
可是慢慢地,隨著年歲漸長,背井離鄉(xiāng),開始變得容易觸景傷情,見不得黃昏落日。黃昏逐漸成了離別、老去的代名詞。
網(wǎng)上有這樣一句話:“最短的一生:你我,青春;人海,黃昏。”寥寥幾個字,說盡了多少不可言說的悲歡離合。
其實,黃昏依然是那么美,只是我們的心境變了吧。就如同歌里唱的那樣:“時光是對的沒說謊,迷惑的是這心沒了光”。
捷克作家赫拉巴爾曾在《過于喧囂的孤獨》中寫道:
“我最愛蒼茫的黃昏,惟有在這種時刻我才會感到有什么偉大的事情可能要發(fā)生,當天色漸暗,黃昏來臨時,萬物就變得美麗起來,所有的街道,所有的廣場,所有在暮色中行走的人,都像蝴蝶花一般美麗。我自己好像也變得年輕了?!?/p>
愿有人問你粥可溫,愿有人與你共黃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