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收入 審計的探討
廣告有多種形式,如商業(yè)廣告、公益廣告、免費廣告等。根據是否貨幣化,分為貨幣與非貨幣廣告,而非貨幣廣告又涉及實物抵償、廣告互換和刊播出錯或遺漏而發(fā)生的補償廣告、贈送廣告、與關聯(lián)單位的宣傳廣告、以企事業(yè)單位冠名刊播的公益性廣告等。就目前看來,不僅廣告形式多樣,而且廣告收入管理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廣告業(yè)務崗位設置不合理、廣告價格的確定缺乏依據、廣告合同管理和書面審批程序缺失、收入確認的隨意性較強、置換廣告實物管理薄弱、廣告應收賬款管理薄弱等,這些都給廣告收入的審計帶來了困難,因此,審計人員需要準確把握廣告收入的審計重點。
廣告收入審計重點涉及廣告收入入賬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貨幣性和非貨幣性廣告收入是否全部納入單位財務核算體系,廣告價格折扣的合理性,應收賬款及壞賬管理,廣告內部審批程序管理的嚴密性等。
審查廣告經營業(yè)務的崗位設置情況
審查廣告經營業(yè)務的崗位設置情況時,須看單位是否根據自己的廣告經營管理體制,明確廣告經營管理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是否制定廣告經營管理的流程,對談判、核價、結算、收款等重要崗位,實行職務分離和定期崗位交流制度。開票與記賬人員要崗位分設,互相制約。廣告發(fā)票由財務部門統(tǒng)一管理,有健全的發(fā)票登記、領用、核算和保存制度。廣告合同專用章是否專人保管,廣告合同專用章管理人員與合同管理人員崗位是否分離,嚴格用章登記制度。廣告或廣告代理合同簽訂有無超越權限、擅自變更、私自簽訂違背主合同約定的行為等。
審查廣告價格折扣的管理情況
在審查廣告價格折扣的管理情況時,要重點看單位是否對外制定統(tǒng)一的廣告刊例價格,給予客戶的折扣和獎勵是否根據市場情況。廣告刊例價格、折扣權限、客戶獎勵的標準是否經單位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是否實行聯(lián)簽制,由主要負責人、財務主管、經辦人等至少3人以上簽字。對于折扣幅度較大的特殊情況,是否經過單位內部特別的審批程序。如有的單位對于同一版面的廣告,給予不同客戶不同的價格,這時就要看是否經過一定的審批程序,以避免內部人員為謀取私利吃回扣的現象存在。對外進行商務談判,是否兩人以上,談判記錄及相關定價決策需要有會議記錄或紀要等書面留存依據。對于廣告部門直接承接的全部廣告業(yè)務,是否按實開具發(fā)票并進行結算,是否存在將直接承接的廣告業(yè)務轉由廣告公司代理的現象。
審查廣告合同管理情況
首先,審查單位是否根據自身實際,統(tǒng)一廣告合同文本,明晰合同管理程序,落實合同管理責任。對于補償、贈送等特殊類型的廣告,是否建立有別于普通廣告的合同版本,同時在合同中闡述該廣告的特殊性。其次,對于合同審批應按權限做到分級審批,不同的合同應有不同的審批權限。常規(guī)折扣合同按照正常流程投放,分別經過合同管理、文案審核、制作、串編、財務等各環(huán)節(jié)。重大合同、特殊合同由單位領導班子討論審批同意后執(zhí)行。第三,看是否指定專職合同管理人員,負責對廣告合同、協(xié)議和流轉憑證的統(tǒng)一編號、完整登錄、按時歸檔,負責保管廣告立項、申報、審批、核價、刊播、收款等資料。是否做好廣告業(yè)務管理統(tǒng)計工作,對于廣告業(yè)務逐筆詳細記錄廣告合同的內容,如合同號、公司名稱、廣告內容、刊例價、折扣等。
審查廣告收入完整性和合規(guī)性
審計前,可以向廣告經營業(yè)務相關的部門了解情況,掌握被審計單位廣告業(yè)務工作流程、內控管理等情況。建立職工舉報渠道,通過與個別舉報者的訪談可以較快地發(fā)現審計線索或審計突破點。翻閱相關的報刊、雜志,查閱相關的合同、票據,將應收廣告款與賬面實際收入款進行對比,以發(fā)現是否有刊出廣告,但賬面沒有收入的情況,進一步確認是否是公益、免費或其他類型廣告。此外,審查是否存在收入未全額入賬,是否有賬外流轉資金或私設“小金庫”的情況存在。
(一)審查免費廣告的管理情況
一是看單位是否對免費廣告實行總量和種類控制,是否有一定的內部控制流程,如單位是否根據自身廣告業(yè)務的特點,確定免費廣告的種類性質、范圍和審批程序,免費廣告刊出有沒有經過單位內部審批程序,是否存在隨意增加免費廣告額度的現象。二是看單位是否對免費廣告實行清單管理。如對所刊播免費廣告的日期、內容、版面、對象、事由等登記造冊、記錄在案,并按月匯總刊播免費廣告的明細清單。是否存在以免費廣告為部門和個人換取經濟利益和其它利益的現象。
(二)審查公益廣告的管理情況
首先,界定公益性廣告的定義與性質,不能將刊播出錯或遺漏而發(fā)生的補償廣告、媒體自身與關聯(lián)單位的宣傳廣告、以企事業(yè)單位冠名刊播的公益性廣告納入公益廣告范圍,審查單位是否將這些廣告按照免費廣告或商業(yè)廣告的管理辦法實施。其次,看單位或個人是否有利用公益廣告謀取私利,將公益廣告變相成為有償廣告情況。因此,公益廣告同樣需要合同齊備,審批流程規(guī)范。
(三)審查實物廣告的管理情況
按規(guī)定,媒體一般不得以廣告版面、時段進行實物置換。但以下情況可納入實物廣告管理:一是冠名或贊助的實物,二是已經刊播但無法以貨幣資金支付廣告費用的客戶,用于沖抵廣告欠款的等量實物。所以,首先要判斷實物廣告是否符合條件。其次,審查是否建立實物廣告管理內控制度。如進行實物審批、專人驗收、入庫管理、“收、發(fā)、存”序時登記造冊、嚴格劃分崗位責任制、定期或不定期清查盤點,確保賬實、賬卡、賬賬相符。第三,審查實物廣告收入核算是否納入單位財務核算體系,考量實物廣告收入核算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對廣告置換的實物應實行“收支兩條線”,對于難以確定價格的實物作價應進行價值評估。特別注意是否存在私分或賬外使用的情況。對于處置不同價值的廣告置換實物,一定要有單位不同領導層次的簽字同意程序,并及時調整賬面收入余額。不得“自收自支”或自行處置實物。
(四)審查廣告應收賬款的管理情況
首先,看單位是否建立應收賬款信用控制內控制度,對廣告應收賬款進行有效監(jiān)控,詳細記錄客戶信用等級方面的信息,將每個客戶的信用分析制作成檔案留存。按月制作廣告應收賬款明細表,并對廣告客戶拖欠款情況進行分析,采取相應措施。其次,對已刊播廣告而未開具發(fā)票的廣告應收賬款的壞賬損失處理是否有審批程序,經單位相關部門初審,由單位領導班子集體討論通過后,作沖賬核銷處理。對于已經核銷處理的不良應收款,是否做到賬銷案存,今后如有收回也應全額入賬。第三,要嚴格控制廣告的應收賬款余額,落實責任人員及時催收廣告應收款項,并與獎罰制度掛鉤。同時,制作相關的流程單據,建立和健全相關的書面制度。
(五)審查廣告代理的管理情況
如果單位選擇廣告代理商,應審查是否通過招投標方式,至少應有兩個以上的對象競標。招投標是否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招標標底、招標方式、招標程序等是否由單位領導班子集體討論確定。單位有無在廣告招標過程中與投標人串通、弄虛作假、收受賄賂、非法干預、影響招標的過程和結果的情況。單位是否全面審核參與競標廣告代理商的主體資格、資信程度,包括營業(yè)執(zhí)照、納稅與財務信用等級、生產經營資質、歷史履約情況等資料。對曾有違約記錄并造成相應損失、廣告拖欠款超過規(guī)定限額的廣告代理商及關聯(lián)企業(yè),是否取消其競標資格。對實行廣告總代理和部分廣告代理的,是否在合同中約定向廣告代理公司收取相應的保證金,以確保廣告代理費用到位。
此外,還可以關注以下關于廣告經營管理人員是否嚴格遵守廣告經營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和媒體廣告人員廉潔從業(yè)的有關規(guī)定。如媒體的編輯、記者是否有假借采訪名義或利用工作便利承攬廣告業(yè)務。廣告業(yè)務員是否單獨與客戶簽訂合同、單位領導干部、廣告經營管理人員是否在廣告代理公司兼職、參股、持股、接受對方干股,或參與承包媒體自身廣告業(yè)務;其配偶、子女及直系親屬是否從事、參與或代理與其本人業(yè)務相關聯(lián)的廣告業(yè)務。是否在其他廣告公司報銷應由個人支付的各類費用;或將自營業(yè)務轉發(fā)給其他廣告公司。這些信息可能不是能夠直接輕易獲得的,但一旦掌握,便可在成為審計職業(yè)判斷的重要依據。
作者:朱靜芬 來源:財會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