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地點:無錫陽山桃花源景區(qū)
說到無錫陽山,恐怕很多人都會饞得流下口水。因為地處無錫西部的陽山鎮(zhèn),可是世界聞名的水蜜桃之鄉(xiāng)。陽山的水蜜桃以形美、色艷、味佳、肉細著稱,皮極有韌性,不用刀削,只要用手輕輕一剝,就能把桃皮給剝下來。咬一口,汁多味甜,入口即化。
春季當(dāng)然不是品桃的時候,不過陽山還是迎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這里,有著號稱“百畝桃林”的桃花源景區(qū),從高速公路上就能看到大片的桃林。
國人喜用“夸張”的藝術(shù)手法,但陽山宣稱的“萬畝桃林”,絕對是一點都不夸張。事實上,陽山共有桃林三萬余畝,桃花如海,粉妝敷面,把桃花源景區(qū)真的打造成了世外的桃源。
桃是落葉喬木,樹干呈紅褐色,比一般的樹木顏色要艷麗一些。一般來說,桃樹并不算高大,也談不上挺拔。尤其是陽山的桃樹,配合水蜜桃的生長,所以大多數(shù)的桃樹都會修剪成合適的形狀,離地面不太高就開始分岔生長,樹形很美。
在江南,桃花在清明前后進入盛花期,顏色有白、淡粉、粉紅、艷粉、大紅等顏色,除了白色,基本上是紅色系的。陽山的路邊會栽有大紅色的觀賞桃花,桃園里的桃則是清一色的粉色系列。
一眼看過去,每一塊花田都成行就列地栽種著桃樹,粉色的花瓣顯得顏色有些清淡,粉粉嫩嫩的卻更惹人憐愛。嫩黃色的花蕊散發(fā)著嬌慵的風(fēng)情,在陽光下每一朵桃花,都仿佛是帶著靦腆笑容的豆蔻少女,嬌憨天真,卻又帶著一種嫵媚風(fēng)情。
雖然一路上經(jīng)過了多片桃林,但都以鐵絲網(wǎng)欄著,游客們只能在網(wǎng)外面一睹桃花的芳容。而桃花源景區(qū),則開放了兩片桃林,讓游客能夠與桃花來個最最親密的接觸。
吹面不寒的楊柳風(fēng)像個調(diào)皮的孩子,不時地拂動我的兩縷鬢發(fā),帶著桃花的芬芳,沁人心脾,令人沉醉。我深深地吸了口氣,那香氣不濃烈,清清淡淡,一如桃花初妝,卻讓人心生向往。
大部分的桃花已經(jīng)完全展開了花瓣,也有羞澀的花骨朵兒,正在努力地掙扎著,想要立刻把花苞掙破了,然后在如織的游人面前,展露它們獨一無二的芳華絕代。
徜徉在花海里,看看這一朵,艷麗如醉酒的貴妃,真美;看看那一朵,粉嫩如含春的少女,真美……
每一朵桃花,都那么美麗,各具姿態(tài),各展風(fēng)華,讓人看了這朵想那朵,看了那朵想這朵,眼花繚亂得不知道把眼珠往哪個方向轉(zhuǎn)。
桃林太大,桃樹太密,桃花太美,站在桃林的中央,不管看往哪個方向,只覺得滿目錦繡,燦然生霞。難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經(jīng)熱播,連帶著外景地也成了熱門的景區(qū)。
我們不用遠赴云南去看折顏上神的十里桃林,在陽山,我們就有自己的桃花仙境。陽山桃林,何止十里!
桃花季,白淺遇到了夜華,兩人三世緣起,演繹一段三生絕戀。灼灼桃花,便是他們愛情的見證。百轉(zhuǎn)千回,在仙界紅塵中,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等候的人終究還是只有一個你。
是的,桃花歷來與“愛情”脫不了關(guān)系,大約正是因此,盡管桃花的美艷在諸花中名列前矛,卻并非入選中國傳統(tǒng)的“十大名花”。古代的文人講究的是含蓄,這樣熱情的宣言,自然與他們宣揚的所謂君子心性不相吻合。
其實所謂的熱情,不過是人為賦予的一種意像。我倒覺得桃花開得很端莊,五片花瓣輕輕薄薄,淺淺的粉色分明是嬌羞的姿態(tài)。連微風(fēng)拂來,也不過是花蕊輕顫、花瓣輕搖,而樹干仍然在風(fēng)中紋絲不動,不要太大家閨秀喲。
雖然李白把楊妃比作牡丹,“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但據(jù)說楊妃喜愛的卻是桃花。所以,她在禁苑里種了上千株桃,每當(dāng)桃花盛開,唐玄宗與她便在林中相會。玄宗會摘一枝桃花,插在楊妃發(fā)間,深情款款:“此花最能助嬌態(tài)”。這樣浪漫的相處,難怪楊妃能夠獨寵后宮而經(jīng)久不衰了。
或許是唐玄宗的這番閨中戲語被人知道了,于是古人喜歡用桃花洗臉,認為這樣能夠使容貌更美麗。
不知道這種做法有沒有科學(xué)依據(jù),畢竟楊妃之美,那是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所以才會讓唐玄宗不顧父子之情和天下非議,硬是把兒媳婦給搶到了身邊。
我真為桃花抱屈,其實在陶淵明的眼里,桃花分明有著隱士的境界嘛!一篇《桃花源記》,讓人們從此把桃花盛開的地方,視作了最美的隱居之地。
嘆息著,我看向枝頭的桃花,它們還在枝頭笑意盈盈?;蛟S,它早已經(jīng)修煉到了這樣的境界,不為名利所累,在每年春風(fēng)綠時便花開朵朵。
我笑了,何必在意世人的評說?只要留著最清純的心思,歲月便能被妝點得安寧靜好。就讓我們在桃花香里醉一場,許下來年的約會吧!
淡煙疏雨江南岸,萬畝桃林爛漫紅。
不恨武陵無覓處,陽山眾客繞芳叢。
——七絕
自駕游:無錫陽山桃花源景區(qū)
4月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