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點:蘇州穹窿山萬鳥園
蘇州萬鳥園位于穹窿山風景區(qū)內(nèi),可能是景區(qū)正在做活動,在網(wǎng)絡上購票居然只要半價,我們算是撿了個大漏。盡管天公不幫忙,雨下得挺大,我們還是義無反顧地成行了。
萬鳥園占地130畝,是華東地區(qū)唯一的鳥類主題生態(tài)旅游景點,匯聚了世界各地150多個品種的上萬只鳥,其中世界級的珍稀鳥類20多種,國家級珍稀鳥類30多種,涉及水禽類、涉禽類、飛鳥類、鳴禽類、猛禽類和廣場鴿六類,堪稱是鳥類的海洋。
進入園內(nèi),右側(cè)就是科普館。館內(nèi)的燈光有些暗,主要是介紹鳥的起源、生存環(huán)境和鳥的各類等,在正式觀賞鳥類之前,對鳥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
總的說來,這個科普館的規(guī)模不算大,遠比不上一些自然博物館或濕地博物館。
出科普館,就是一片池塘,養(yǎng)著很多種水禽或涉禽,有我們非常熟悉的黑天鵝、白天鵝、鴛鴦、野鴨等。
走過去是鶴群涉禽園,鶴科是一些美麗而優(yōu)雅的大型涉禽,分為鶴亞科和冕鶴科,其中鶴亞科有三屬十三種,在南美洲以外的各大陸均有分布,以東亞最多;冕鶴亞科一屬二種,是非洲的特產(chǎn),這種鶴可以在樹上棲息。
中國就有二屬九種鶴,丹頂鶴、灰鶴、蓑羽鶴、白鶴、白枕鶴、白頭鶴、黑頸鶴、赤頸鶴、沙丘鶴,占世界十五種鶴的一大半,也是鶴類最多的國家。
冠鶴是最古老的鶴類,白鶴、美洲鶴、丹頂鶴是三個數(shù)量最瀕危的物種,灰鶴和沙丘鶴數(shù)量較多。
鶴在中國文化中有著崇高的地位,尤其是最為人熟知的丹頂鶴,那是長壽吉祥和高雅的象征,在古代傳說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仙境,又被稱為“仙鶴”。這九種鶴,全部都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蓑羽鶴長得很奇特,在鶴類中,它也是體型最小的一種。羽毛的顏有點像灰鶴,不過它的眼后有白色的耳簇羽,極為醒目。前頸的黑色羽延長懸垂于胸部,飛翔的時候翅尖就能看出是黑色了。
火烈鳥也稱紅鸛,體羽白而帶玫瑰色,飛羽雖然是黑色的,但覆羽是深紅色,非常艷麗,因而頗受小朋友們的喜歡。它們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和非洲,其中有幾種的分布有很大的局限性,僅分布于南美洲。
萬鳥園的火烈鳥數(shù)量不算少,它們聚擁在一起的時候,就如同一朵碩大的紅云,漂亮極了,難怪成為炙手可熱的觀賞鳥類。
它們本身就是群棲動物,經(jīng)常萬余只結(jié)群,養(yǎng)殖的火烈鳥不可能有這么大的族群。
別看它們有著非常熱烈的羽毛顏色,其實膽小得很,在淺灘生活,以小蝦、蛤蜊、昆蟲和藻類為食,吃的時候非常有特點。頭往下浸,嘴倒轉(zhuǎn),將食物吮入口中,把多余的水和不能吃的渣滓排出,然后再慢慢地吞下。
犀鳥的長相非常奇怪,以上嘴基部的骨質(zhì)盔突而著名,就好像是犀牛的角一樣,因而得名犀牛。這種鳥的嘴占了身長至少三分之一的距離,有的品種甚至能占到身長的一半。寬扁的腳趾非常適合在樹上的攀爬活動,大眼睛上有著粗而長的睫毛。
它們主要生活在非洲及亞洲南部的熱帶雨林地區(qū),有意思的是,它們的巢多半是啄木鳥啄出來的洞。別看它們的嘴那么大,但要論啄食的能力,還真不如啄木鳥呢。
小鳥園的規(guī)模很大,用鐵網(wǎng)布置了一個區(qū)域,這些鳥兒們就可以混雜生活在這個比較大的區(qū)域范圍內(nèi),相對而言還算是有一定自由的。
鴕鳥和鴯鹋是兩種大型的不會飛的鳥類,它們的產(chǎn)地不同,都是相應地區(qū)的特有鳥類。
鴕鳥產(chǎn)于非洲,成鳥身高可達2.5米,雄鳥體重可達150公斤。它們的頭部很小,嘴短而扁平,脖頸細長。它的雙腳每個大腳趾上都長有約7厘米的危險趾甲,后肢粗壯有力,適于奔走。與之相適應的是龍骨突不發(fā)達,因而不能飛行,是世界上現(xiàn)存鳥類中唯一的二趾鳥類。
鴯鹋是大洋洲特有的鳥類,擅長奔跑,是第二大鳥類,僅次于非洲鴕鳥,也被稱為澳洲鴕鳥。它們的身高比鴕鳥矮一些,達不到兩米,體重大概在三十至四十五公斤。它們的翅膀比鴕鳥更加退化,沒有龍骨,完全無法飛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類之一,它也是澳大利亞的國鳥。
雨一直下個不停,很多鳥類都躲在室內(nèi),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觀賞性。不過像水禽和涉禽類幾乎不受影響,在雨中慢慢地踱著步,在水中悠悠地游曳。
自駕游:蘇州穹窿山萬鳥園
10月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