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在大多數(shù)家庭中,媽媽是一個是孩子跟隨最多的人,對孩子來說,媽媽有著重要的地位。而作為頂梁柱的爸爸,即便陪孩子的時間相對比較少,但是卻是孩子心中的超級英雄。大多數(shù)孩子描述自己的爸爸:“我爸爸是超人,我爸爸最厲害了!”。但有些爸爸,卻不能給孩子帶來正面的影響,導(dǎo)致孩子膽小、懦弱,自卑。這些孩子長大之后,在性格影響下,大都沒什么成就。
昨天來找我咨詢的,并不是一位寶媽,而是一位爸爸。他很苦惱自己懦弱、自卑的性格,他的孩子即將降生,這位寶爸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后像自己一樣。
我們試圖找出他這樣性格形成的原因,而一切的結(jié)果,都指向他的父親。
在童年的時候,爸爸總是因為一點小問題就大聲斥責(zé)他,不管是他成績不好,還是因為工作上的壓力,甚至乎媽媽的菜做得咸一點,他都要跟著遭罪。
在他的印象中,跟父親幾乎沒有任何交流,爸爸也似乎沒關(guān)心過他:做工程的他,總是在外應(yīng)酬,回到家里他也大都睡著了。偶有回到家里吃飯,也是如上面說的,見到他就罵。在他的描述中,他感覺自己的存在就是一種錯。
別的小朋友可以有玩具,他卻沒有任何的玩具。當(dāng)他看到想要的東西時,不管他再期待再喜歡,爸爸從來不會掏錢。不管是他,還是對家里任何人,爸爸都是摳門的可怕。
當(dāng)他以為自己能拿到好成績就可以被爸爸喜歡的時候,拿著95分的成績單,這已經(jīng)是他最好的成績,為此他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爸爸卻總會打擊他或者敷衍他。是的,他總得不到一句簡單的:“你很棒!”
而成績不好的時候,他收到的更多的是“你真笨!”的評價。
這種情況伴隨著他整個成長歷程,到了大學(xué),他選擇了離家最遠(yuǎn)的學(xué)校,只希望能遠(yuǎn)離父親。
這類型的人,身邊并不少,大都和這位寶爸一樣,有著“沒有童年”的成長環(huán)境。
在聽完他的描述之后,總結(jié)出了他父親的四個特點:
壞脾氣的爸爸;
缺乏交流的爸爸;
摳門的爸爸;
不給孩子正面評價的爸爸;
如果他不想自己的孩子走重復(fù)的道路,那么他就只需要避免上面的四點,原生家庭的鏈接應(yīng)該從他這里打斷。
而在這種負(fù)面環(huán)境成長的孩子,通常會成長為這樣的人格:
1. 討好型人格:缺乏愛,用犧牲自己的方式去討好別人,希望得到別人的認(rèn)同。非常害怕得罪人,已經(jīng)傷痕累累的他們,承受不起任何一丁點否定。
2. 自我否定,自卑:從沒被贊美過,也就是沒有他信力,如何來的自信?自信的內(nèi)容就包含了自信力和他信力。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更多的來源自他信力。這類型人特別的敏感,非常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
3. 總是被背叛:在思想上的“窮養(yǎng)”,導(dǎo)致孩子對信任的缺乏,他人只要給予一點點肯定,就可以讓其覺得這是極大的享受,這份享受則讓他更容易信任人,若被有心人利用,則更容易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