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飛今天駕車南下,走了幾百公里大廣高速(G45),感受頗多,大廣高速是我國的一條南北主動脈,北起黑龍江大慶,南至廣州。
南下廣東的大動脈,要么選擇京港澳高速(G4),要么選擇大廣高速(G45)。大廣高速江西段雙向四車道,限速120,車流量大,大貨車比較多,呈現(xiàn)出以下特點:
1、經(jīng)常階段性擁堵
行駛四個小時,發(fā)現(xiàn)擁堵的原因如下:
a、與大貨車超另一輛大貨車有關(guān)
貨車提速慢,在超車的過程中積壓了很多小車。大部分小車,沒有耐心,在大車的縫隙中穿行,阻礙了大車的超車進程,導致更大面積的積壓。
b、超車道小車的慢行
碰到幾次擁堵,一開始以為是前方有車禍,但后來發(fā)現(xiàn)原來是超車道上有車慢行,和行車道上的車輛行成了幾乎并排的趨勢。一共才兩條車道,它們這樣行駛,基本上就把道路全部封死,造成了后方車流的大面積積壓。
2、應急車道超車現(xiàn)象嚴重
前幾天還跟天津交警孫兄探討過這個問題,他說固定的攝像頭根本無法根本解決應急車道行車的問題。為什么現(xiàn)在城市里闖紅燈的現(xiàn)象少了很多,就是因為這幾年對于闖紅燈的處罰非常嚴厲。
應急車道行車也是如此,要靠司機自覺很難,必須先嚴厲處罰,約定俗成之后,在司機的心里才能真正劃出這么一條原則線。
今天夢飛行駛在G45,一碰到擁堵,就有很多車輛應急車道超車,肆無忌憚。按道理國家每逢節(jié)假日都做了大力的公益宣傳,每個司機心里應該都知道應急車道行車是違反交規(guī)的,但還是有這么多人無所顧忌,就說明完全靠自覺是不可能達到預期效果,因為投機取巧是人性。
如果應急車道能做到?jīng)]有死角地拍攝處罰,那這樣做的司機就會大幅度減少,敬畏之心慢慢才能建立起來。
應急車道違規(guī)停車的現(xiàn)象也很嚴重,我見到過一家人在應急車道停車只打了雙閃,抱著小孩在路邊上廁所。與此同時,我在后視鏡里發(fā)現(xiàn)了一輛寶馬一路應急車道狂奔,當時就非常擔心這兩個車會相撞。后來掃后視鏡發(fā)現(xiàn)寶馬及時穿插回了行車道,長舒了一口氣。
應急車道行車+應急車道亂停車,這種組合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事故。
3、遭遇堵車如何處理
今天到了萬安段,就開始大面積擁堵,高德地圖上早早就預報了,前方十幾公里的路程大約需要40多分鐘才能通過。
第一次擁堵,是我行駛在一個進彎口時,過彎的原則是必提前減速,所以一開始我早早就控制好了速度。發(fā)現(xiàn)前車開啟了雙閃,我馬上同時做了以下幾件事:
a、變道至行車道
b、同時大力點剎降速,不斷掃內(nèi)后視鏡,看后車是否同步降速
c、與前車預留了一個多車身的距離,同時發(fā)現(xiàn)后車同步降速,且后面幾輛車都同步降了速,才把心放下來。
反復幾次擁堵,經(jīng)歷降速到零之后,我對以下幾件事情加深了體會:
a、被迫降速一定要開啟雙閃
在反復擁堵的路段,我只要看到前方大面積積壓了車輛,得被迫降速,都會開啟雙閃警示后方。這次非常幸運,每次我的后方車輛都能會意,主動和我拉開更遠的距離。
但同時開雙閃提示后方的車比較少,這個知識點很多司機根本沒有概念。
夢飛駕道的車友一定請記住這個好習慣,當你被迫降速的時候,代表前方道路有狀況,你看到這個信息之后,一定要通過雙閃把這個消息往后傳遞下去。
而當你看到前面有車打了雙閃之后,降速的同時一定要同步雙閃。
通過這種方式傳遞消息是每個司機的責任,大家要能看懂意思,同時,也要迅速傳遞下去。
當每個司機都能領會和做到這一點的時候,后車剎不住的概率就會大大減少,這對每個人都有好處。
b、行車道相對安全
當我觀察到前方開始擁堵的時候,或者是很多車輛糾纏不清的時候,我會迅速撤到行車道上降速等待,而不會選擇在超車道湊熱鬧。
說實話,從事安全駕駛這么多年,夢飛對路況的利害程度有著非常清晰的判斷,有知有畏,往往內(nèi)心會比較恐懼。在反復擁堵的那一路,真是提心吊膽,因為我能保證自己剎住,但后方確實無法掌控。
在車流量巨大的地段,很多時候會被迫裹挾進很大面積的車流,而超車道的車輛往往都很瘋狂,跟車很近,雖然速度大概在80KM/H左右,看似不快,但每個逃生線路都被封死,一旦出現(xiàn)問題著實讓人害怕。
不被裹挾進車流不現(xiàn)實,因為到處都是車,但道路是可以選擇的。每當開始擁堵的時候,我就會回到行車道,壓低車速,拉開車距,觀察情況,同時不停掃內(nèi)后視鏡,規(guī)劃逃生方向,一旦前車連環(huán)相撞,我馬上就會可以逃到應急車道避險,這種有選擇的狀態(tài),讓人踏實。
相信這次春節(jié)跑了高速的車友對這點肯定深有體會,在車流量大,擁堵不斷的路況下,行車道相對來說更加安全。
c、后視鏡一定要不斷掃
在這種擁堵路段,除了跟剎,另外一項主要任務,就是要不斷掃后視鏡,看看后車是否同步降速,如果沒有,就要想辦法跑!
所以,在高速上,內(nèi)后視鏡是個非常重要的工具。
4、二次事故隱患
第一次大面積擁堵,源于前方四車相撞,當我慢慢行駛到該路段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幾輛車,車后沒有放任何警示標志,車輛就這樣停在超車道上。同時五六個人站在最后一輛車和倒數(shù)第二輛車之間,在商量如何處理??梢韵胂?,一旦后車剎不住,這幾個人性命堪憂。
但即便是宣傳教育如此到位的今天,還是有很多車友對此知識一無所知。
5、規(guī)劃線路要靈活
一開始我規(guī)劃的是全程高速,但堵車停下來的時候,看了看導航,發(fā)現(xiàn)前方紅成一片,而且聽導航說前方出現(xiàn)事故,預計需要40多分鐘才能通行。
立馬研究了一下導航,發(fā)現(xiàn)從萬安下高速走國道,繞回湯村互通重新上高速就可以完美避開最擁堵的路段,于是果斷下高速,重新規(guī)劃了線路。
雖然繞了路,但起起停停的擁堵無論是對車輛本身(產(chǎn)生積碳)還是對于安全問題(極易追尾)都不利,權(quán)衡之下決定靈活處理。
6、其它問題
應急車道停車、應急車道超車、開車打電話、跟車距離過近、不具備條件就變道、強行別車……這些現(xiàn)象都很普遍。
不知道大家跑高速是什么感覺?我全程提心吊膽,生怕有什么閃失,盡量避免湊熱鬧,如果無奈被裹挾進車流后,就不斷問自己,如果前方路況崩潰,連環(huán)相撞,我應該如何逃生。
很多時候,有的車友發(fā)生剮蹭后會說,我真的別無選擇。
但真的是別無選擇嗎?一切不過是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