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播到小度
我已經(jīng)記不得是幾歲了,每天早晨大概是6點鐘,墻壁上的播音箱,會準時響起“嘀——嘟——嘀”報時聲,然后就是“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的歌聲,這仿佛就是人們的鬧鐘,提醒大家起床了。
不過,這首歌響起時,勤勞的人們早早就起床了。而這個音樂聲往往成為人們校對機械表的工具。印象中,大人們一聽到這個聲音,就會看看自己手上的表,是否與北京時間對準。
那時,鄉(xiāng)下還沒有電視,除了唱戲和放電影,大部分人只能通過這個音箱了解外面的世界。
印象中,我家中有一臺收音機,是除了手電筒外的唯一家用電器。由于信號不好,父親總是需要不斷地旋轉(zhuǎn)頻道開關(guān),發(fā)出“吱吱”聲,才能調(diào)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這臺收音機就放在床邊的一張公事桌上,每天晚上睡前,我常常趴著床邊看父親收聽節(jié)目。小時的我,常常感到好奇:人怎么可以裝到里面?
上了小學,就開始接觸到了三用機。一個個當中有兩個小孔的長方形磁帶,放入三用機的肚子里,按下播放鍵,就可以聽到里面?zhèn)鞒鰜淼穆曇?。后來,這種能唱歌的三用機,慢慢地走入尋常百姓家。年輕人嘴里流行的歌曲,大部分都是從三用機里學的。我們小學生也跟著學流行,看著磁帶盒里的歌詞紙,一遍一遍地跟著學唱。有時,從別人那借來的磁帶,我們還會將歌詞抄到自己的喜歡的筆記本上。高年級的學生,幾乎人手一本抄歌詞的筆記本。
有一年,姐姐參加工作后,買了一臺錄音機,我更是如獲至寶。還記得那幾年,只要上了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歌,都是當年的流行歌曲。錄音機有錄音功能,我時常把過時的磁帶,挖去防錄卡,就可以錄制收音機或者電視機里的歌曲了。偶爾,也會把別人好聽的磁帶,拿過來翻錄。這種工作,始終能給我?guī)碓S多樂趣。
到了初中,已經(jīng)開始有迷你的錄音機——隨身聽。那時,看著同學帶著耳機聽音樂,是非常神氣的事情。到師范讀書,我們是英語加強班,需要聽英語學習。所以,人人手里都有一臺錄音機,只不過我的牌子差一點,音質(zhì)差一些。但是,擁有一臺隨身聽,似乎就多了一個世界。說是拿來學習的,其實更多的是用作娛樂。開心時,聽聽美國鄉(xiāng)村音樂、校園民謠,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不開心時,歌里唱的仿佛就是自己,或者就是自己在歌唱。
參加工作,借了同事的索尼聽過之后,才知道什么叫音質(zhì)好。每天背著公事包,耳朵里塞著耳機,騎著助動車,一路奔向美好。這個時候,已經(jīng)了有了CD機音質(zhì)更好??上F,我就沒有使用過了。大概是2003年,聽說有了MP3,不用磁帶用電腦下載歌曲,而且音質(zhì)特別好。我成為學校八九十位老師中的第一個擁有者,現(xiàn)在我還能記得它的樣子,當時與它一起走進我的生活的,還有一臺彩色打印機。
有了MP3之后,下班之余就是在電腦上下載歌曲。沒過多久,就變成了極為普通的播放器。后來便有MP4,除了播放音樂之外,還可以播放視頻。
這以后,自己年齡大了,聽歌的興趣驟減。至此以后,我就不怎么關(guān)注這種試聽設(shè)備了。
直到去年,我參加了溫州市工會組織的講故事比賽,贏得了一臺“小度”,才發(fā)現(xiàn)還有這么高級的東西。只要我們說一聲:“小度、小度,播放……”它就會播放出我們想要的音頻或者視頻。這實在是太方便了,正是因為方便,它也有點麻煩。我說播放鋼琴曲,兒子搶著說播放“寶寶巴士”,結(jié)果就是搞得“小度”也不知道聽誰的指揮了。
想想這些往事,真是一種樂趣。突然間,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四十而不惑了。我們這一代人的這些經(jīng)歷,下一代孩子是無法感受和想象的。
一切都在向前發(fā)展,歲月不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