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Water Transport to Trams in Huaian
可樂
旅行家酒館 | 11.14-11.15, 2020
曾經(jīng)因大運河與淮揚菜而聲名顯赫的淮安,到現(xiàn)代卻變得默默無聞,這其中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變故?本期LP「周末換城生活」就帶領大家走進這座小眾旅行地,跟隨達人「可樂」的腳步,探尋蘇北古城——淮安的千年興衰史。
◇ ◇ ◇
選擇去淮安過個周末,是因為天下聞名的「淮揚菜」里的「淮」,就是淮安。
不過光顧著吃顯得有點不夠高級,所以選擇了三種交通(運輸)方式——漕運、有軌電車和ARJ21客機作為這次淮安之旅的關鍵詞。
藉由不同交通工具的變遷,來感受這座城市的歷史與現(xiàn)在。
淮安,原來叫淮陰。
2001年2月,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原縣級淮安市改為淮安市楚州區(qū),原淮陰縣改為淮安市淮陰區(qū)。
中國素以「秦嶺-淮河」為劃分南北的地理分界線,而淮安正好處在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叉點上。
作為南北分界線上的城市,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讓淮安在歷史上相當?shù)妮x煌(尤其是在明清漕運鼎盛時期),有著「中國運河之都」的美譽,但之后也隨著漕運的沒落而走向沉寂。
因運而興,因運而盛,又因運而衰,漕運給淮安留下了太多深刻的印跡。雖說漕運現(xiàn)在不大方便體驗了,但漕運在這座城市的歷史屐痕卻是隨處可見。
漕運總督府,是明清兩代統(tǒng)管全國漕運事務的總督官邸。2002年8月,淮安市淮安區(qū)在舊城改造中挖掘出明清時期的總督漕運部院遺址,在明清遺跡下3米處還發(fā)現(xiàn)有宋元文化層。
可惜地上建筑部分已毀于上世紀40年代,目前存世的是房基、礎石。
中國漕運博物館就位于漕運總督署遺址隔壁。
博物館建筑本身采用明清建筑風格,總體為品字形布局。里面主要展示的是漕運歷史和文化。
原本看看也是不錯的,但外地人需要掏50塊的門票確實有點坑人。
畢竟館內(nèi)只是以圖片、模型以及簡單的聲光電展示為主的普通展覽,并沒啥特別珍貴的文物。
陳列品中有一只元青花瓷瓶,但實物未展示,只有圖片。
所以,全館逛下來只有這尊佛像還值得一看了,據(jù)介紹是國家一級文物。
總督漕運部院以北是淮安府署。
淮安府署是全國僅存的兩座府署之一,也是淮安歷史地位的象征和見證。
淮安府署正堂高10米,面積500余平方,為全國衙署正堂之最。
整個府署建筑占地面積和規(guī)模也從側面證實了淮安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與影響力。
正堂、二堂古建筑保存完好,木紋飾精美,房屋柱底古樸厚重。
其余部分應該是在原址上復建的。
在這座府署里曾辦理過許多著名案件,據(jù)說《竇娥冤》就是關漢卿根據(jù)淮安府署中真實發(fā)生的案件改編的。
六月飛雪是沒看到,不過我去的時候大霧彌漫,且因為去得早只有我一個游客的緣故,參觀陰森刑室時著實有點瘆人。
府署門票50,本地人免門票。
◎ 鎮(zhèn)淮樓
鎮(zhèn)淮樓本名「譙樓」,意為城門上的瞭望樓。
鎮(zhèn)淮樓從南北朝時興建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淮安古老而文明的體現(xiàn)。
在古代,一個小鎮(zhèn)或一個村落想要興旺,必定要依傍水運便利的河流,河下古鎮(zhèn)也不例外。
貫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把河下推向了巔峰。
直到清代,河下先后被冠以「軍事重鎮(zhèn)」、「鹽商重鎮(zhèn)」、「中醫(yī)重鎮(zhèn)」、「淮揚菜起源地」的美名。如今的河下古鎮(zhèn),是由一條長約5公里的石板街以及數(shù)條與之相交的巷弄組成。
石板街的兩側建有各式民宅,其中70%是清朝至民國所建的磚木結構建筑,且大部分建筑內(nèi)都有原住民居住生活。
小鎮(zhèn)目前尚處在商業(yè)開發(fā)的前期階段,除了幾家做「茶馓」以及其他小吃的小店之外,基本沒其他店鋪。
不過商業(yè)化的進展已然開始,可能再過幾年就會和其他同類古鎮(zhèn)一樣了。
這里最出名的要屬《西游記》作者吳承恩的故居了,就坐落在河下古鎮(zhèn)旁邊,但基于網(wǎng)上游客的評價和50大洋的門票,便不想進去了。
「南船北馬,舍舟登陸」是對蘇北淮安這座地處南北分界線的城市最好的注解,往來南北的「漕驛商旅」需在此駐留,「漕河鹽榷」皆匯萃于斯。
在南北風俗文化不斷的交融中,源于淮安的淮揚菜逐步發(fā)育成為名揚全國的「四大菜系」之一。
淮揚菜博物館是中國最大的以餐飲為主題的文化博物館。
門口有一顆巨型大白菜,寓意為「百財」。
博物館內(nèi)則展示了淮揚菜的歷史發(fā)展、制作流程、代表性菜品、養(yǎng)生知識、淮揚菜相關文化等等。
感覺最有意思的是那一桌新中國開國大典的菜品模型,因為當時國宴用菜就是周恩來總理親手指定的淮揚菜。
雖然統(tǒng)稱淮揚菜,但淮菜和揚菜還是有些差別的。
這次嘗試了幾道典型的淮菜:
▲長魚面 @淮揚菜博物館
▲欽工肉圓 @淮揚菜博物館
▲文樓湯包 @文樓
▲妃宮蒲菜 @文樓
▲豬肝面 @浦樓面館
▲絲瓜馓子 @浦樓面館
隨著科技的進步,漕運開始沒落,淮安的發(fā)展也受到了限制。
現(xiàn)在的淮安市在「散裝江蘇」十三市中吊車尾排十一,甚至極大可能被宿遷、連云港趕超。
最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在省內(nèi)很多城市的地鐵都陸續(xù)通車或如火如荼建設的時候,曾經(jīng)因交通而發(fā)達的淮安退而求其次選擇了有軌電車。
不過,國內(nèi)少見的有軌電車倒成為淮安城區(qū)一道獨特風景,必須打卡!
淮安現(xiàn)代有軌電車1號線,于2015年12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
線路西起市體育館,沿交通路至大運河廣場北側,經(jīng)和平路至水渡口廣場,向南沿翔宇大道、楚州大道至淮安區(qū),全長20.3公里。
該線共設置14座車站,全部為地面車站,采用4節(jié)編組列車。
單程票價3元,乘坐體驗非常舒適。
這條有軌電車在淮安擁有最高路權:一方面它有專屬車道,另一方面雖然沿途都是平交路口,但電車經(jīng)過所有路口時都直接綠燈放行,因此時效性完全不輸?shù)罔F。
只是不知道為啥乘坐的人并不多,車廂內(nèi)隨時有座位空余。
原本沒打算這么早打卡淮安漣水機場的,但江西航空本航季選用ARJ21(中國自主知識產(chǎn)品客機)飛淮安,讓日程立馬提前了。
畢竟ARJ21可是我一直想打卡的機型,而且還是鶴舞青花涂裝。
去程是「井岡山」號航班,飄動的紅絲帶特別顯眼。
3加2式的客艙座椅布局。
雖然只有80分鐘的航程,但每個座位已經(jīng)預先放好了小食袋。
剛坐定下來,就有空姐來問候并給了我一張卡片,微信掃碼后得到四張廈航休息室的體驗券。
小驚喜!
回程又驚喜的遇到「景德鎮(zhèn)」號航班,這名字和「鶴舞青花」簡直太配了。
另外,上飛機時上驚訝的看到一位東航的空姐在參與服務,下來問了業(yè)內(nèi)人士才知道應該是東航的空姐在江西航空培訓,因為東航目前沒有ARJ21在飛。
厲害了,大RY(江西航空)!
◇ ◇ ◇
一城運河水韻,千年詩畫淮安。
在淮安的一天半時間里,除了探尋漕運遺跡、打卡有軌電車、嘗試地道淮揚菜之外,其實還去了很多地方:
如在周恩來總理的故居和紀念館瞻仰偉人風采;在淮安市博物館了解漕運之外的淮安歷史;以及在市中心世茂商務中心25樓的咖啡館,邊喝咖啡邊眺望天際線……
淮安給了我不少意料之外的驚喜,以至于回來后有朋友問我淮安之旅如何時,我都忍不住推薦說值得去看看。The world is a book and those who do not travel read only one page.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