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 甜
淡 甜
的 的
回 幸
憶 福
李
大
夫
隨
筆
蘆葦粽子
端午至,又到了吃粽子的時節(jié),
母親早已等不及,在朋友圈預(yù)告
她已經(jīng)開始給我們大家包粽子了,
望著母親拍的食材照片,
雖然還沒有吃上,但已經(jīng)感到粽香四溢,
我咽了咽口水,心里充滿了期待。
我的家鄉(xiāng)在西北邊陲,那里沒有像南方人包粽子的主竹葉,有的只是一望無際的蘆葦蕩,蘆葦在鹽堿地里也能長得郁郁蔥蔥,長成似竹葉般寬而長的蘆葦葉被當(dāng)?shù)厝艘虻刂埔说赜脕戆兆樱虼宋矣洃浿械亩宋绻?jié)粽子總是透著一股淡淡的蘆葦?shù)那逑恪?/p>
蘆葦
家鄉(xiāng)的蘆葦很常見,
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tuán)開荒時,
為了排掉土壤中的鹽堿,
會挖許多溝渠,
就在這些縱橫的鹽堿水溝渠中,
長滿了像兵團(tuán)人一樣不畏艱難的蘆葦,
在那些遙遠(yuǎn)的時光中綿延起伏,
搖碎了開墾荒地艱苦的歲月
留下帶著獨有印記的甜美時光!
蘆葦葉粽子
恰逢端午節(jié)前后,
也是蘆葦葉韌性最好的時節(jié),
最適合用來包粽子。
父親就會準(zhǔn)備好鐮刀,
陪著母親,去鹽堿地邊的溝渠邊割取蘆葦葉
母親中意,手卻夠不著的大片蘆葦葉,
父親就會用鐮刀爽利地割下來,
惹得母親歡心,采蘆葦葉也能有說有笑。
那應(yīng)該也是父母獨有的樂趣,和幸福時光。
采多的蘆葦葉,父親會將它們晾干卷成一卷掛在角落,夜晚睡在床上,聽著遠(yuǎn)處蘆葦蕩里傳出的蟲鳴,鼻子里總是隱隱透著粽子的甜香。
母親包粽子總是緊著我們的喜好,無所謂南北差異,因為我喜歡吃肉粽,所以父母親摸索出來一套我家獨有的秘方:拇指大小的五花肉,經(jīng)過特殊腌制,和泡好的米一起拌勻,包粽子時,餡料按照肉一分,米兩分的比例。這個比例也是父母用心摸索出來的,最能滿足我們?nèi)铱谖丁?/span>
母親包好粽子,父親已經(jīng)在房前的空地上支起了專門煮粽子的灶臺,架上只有每年煮粽子采用的大鍋,像一場重要的儀式接過母親交接的任務(wù),父親煮粽子時,母親就坐在一旁歇著,我們自然圍坐一圈,熱切地討論起粽子的話題,時不時也會靜下來一小會兒,父親撿來的干樹枝在灶里噼噼啪啪炸響的聲音,和鍋里煮粽子的水咕嘟咕嘟翻滾的聲音,偷偷帶著粽子香飄散房前屋后,相熟的鄰居路過,老遠(yuǎn)就驚呼,誰家煮粽子了,這么香……
經(jīng)過三四個小時燜煮,粽子煮好出鍋時,父母總會先“下手”嘗第一口,確定了咸淡口感合適,再滿意地將粽子分成三份,我和妹妹各一份,他們則留下較小的一份。
離開家鄉(xiāng)后,父母依然如此,即使我不在他們身邊,也會留好我的那一份,等有機(jī)會送來給我時,都會再三叮囑我說,“兒子,你們平時忙,所以我多帶了些,有時候沒時間做飯或者懶得做飯了,把粽子往鍋里一熱,一會兒就好了,快得很!”我知道,只有父母才會在意每次叮囑我按時吃飯,我無奈地回答太忙了。
每年,父母用蘆葦葉包的粽子也會在端午前后的那段時間時時陪伴,不管什么時候,加熱粽子的鍋里透出蘆葦?shù)那逑?,剝開粽葉扎實飽滿、軟糯晶瑩的餡料,不知不覺成為一劑安撫鄉(xiāng)愁的良藥。一口咬下去,幾乎融化在米中軟爛的五花肉帶著所有的滿足,肥而不膩,唇齒留香,那是旁的再美味的美食都無法替代的幸福。
又到粽香時節(jié),就讓這粽香多停留一會兒吧,讓這粽香里父母的愛,能一直停留在我身旁。
[李大夫端午隨筆]
纖塵文藝特許轉(zhuǎn)載
歡迎更多好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