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啊。
目前,1981年日本政府公布的《常用漢字表》中收入漢字1945個。如果加上法務(wù)省公布的166個“人名用漢字”,一共才有2111個。但諸橋轍次編撰的《大漢和辭典》中卻收入漢字5萬余個。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從漢語詞匯吸收過來的。
當然了,現(xiàn)在日本人使用漢字也出現(xiàn)了變化。我從三個方面來論述。
一是從漢字造詞到用片假名造詞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人用漢字創(chuàng)造了大量新詞。比如美學,民主,共產(chǎn)黨,資本家等等,現(xiàn)在中文里有很多詞匯都是由日本人所早。
但進入戰(zhàn)后,日本人擯棄了用漢字造詞的習慣,轉(zhuǎn)而用片假名,直接音譯外來語(不只是英語,還有法語,德語,葡萄牙語等),這導致日語里一下子出現(xiàn)了大量用片假名造出來的外來語,導致許多年長的日本人一時不適應(yīng),不知道臺上的人在講什么。二是也毀了日本人的英語。因為凡是都用日語假名標注(日語假名主要是表音文字),導致日本人偷懶成形,用日語假名去念英語,成就了他們今天舉世矚目的日式發(fā)音。
二是日本女性的名字里開始使用假名
一般日本人的名字都是使用漢字,但是近幾年,日本女性開始喜歡用假名來稱呼自己的名,姓還是使用漢字。至于這個原因,一般日本人也說不上原因,大家主要認為突出女性的感覺,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日本文化自主意識。
三是日本報紙漢字多,電視媒體假名多
如果你看日本的報紙或者雜志,我相信你瞎蒙都能蒙對百分之六十。那是因為報紙比較嚴肅,且版面比較緊張,所以日本報紙都喜歡使用能夠言簡意賅表達意義的漢字,而且漢字作為新聞標題更加具有視覺沖擊性。
如果你看電視,估計看不懂的會多些。因為電視媒體比較“浮夸”,用外來語比較多,導致滿電視屏幕都是片假名。跟報紙比起來,電視的格調(diào)還是不高,假裝追求時髦而已。
目前,日本總體而言,使用漢字還是比較多的。而且比較珍惜漢字,認為漢字非常具有美感。
近幾年中國流行的電視節(jié)目《漢字大會》等,實際上是從日本翻拍過來。日本電視節(jié)目每年都會舉辦漢字書法大賽,以及猜字游戲,讓民眾了解漢字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