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廬山,是世界級名山。早在1996年就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古往今來,人們提到廬山,常常把它和云霧連在一起。蘇軾的名句“不識廬山真面目”,更使游客對廬山云霧產(chǎn)生了神秘感 。
廬山云霧,瞬息萬變,趣味無窮。那年乘車登山,剛剛在九江看到的山間云,轉眼間變成彌漫窗外的濃霧。霧來時,風起浪涌;霧去時,飄飄悠悠。霧濃時,像帷幕遮住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像輕紗給山川披上了一層飄逸的外衣。
廬山云霧中最壯觀的要算云海。站在高處俯瞰,只見萬頃白云轉眼間匯成一片汪洋大海。云海茫茫,波濤起伏,青峰秀嶺出沒在云海之上,變成了云海上的小島。特別是太陽照耀下的云海,更是絢麗動人。遠處云霧飄緲,若隱若現(xiàn)的山峰,讓人不禁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本篇發(fā)一組分別在廬山錦繡谷、秀峰、含鄱口、五老峰等景區(qū)拍攝的反映廬山云霧的照片。
一千年前,蘇東坡在游廬山西林寺時寫下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詩句,似乎預見了廬山的未來。到了二十世紀廬山變成了一座政治之山,除了自然界的風云變幻,近代的政治風云更讓它撲朔迷離,讓游客更難看清它的本來面目……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