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過后,我國很多地方開始下雪,而南方也開始感覺到寒風凜凜。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防止著涼感冒成為我們重中之重,而防止感冒首先要護肺養(yǎng)肺。
其實,進入冬季,剛好有很時令菜上市,其中養(yǎng)肺三寶要多吃!養(yǎng)肺三寶怎么吃,聽聽醫(yī)生怎么說?
在每年11月份,我國的荸薺(又稱馬蹄)就紛紛開始上市了。中醫(yī)認為,荸薺有清熱解毒,化濕祛痰的功效,對肺熱咳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荸薺中維生素及礦物質(zhì)能清熱閏肺。
村料:
馬蹄300克,面粉350克,五花肉300克,雞蛋1個。
調(diào)料:
鹽、生抽、老抽、雞精,蔥花,姜末,香油,油各適量。
做法:
1,把馬蹄清洗干凈,去皮,洗凈。
2,放入絞肉機攪碎。
3,再絞點豬肉餡。
4,把馬蹄碎和豬肉餡放入一個大碗中,加適量的鹽、生抽、老抽、雞精、蔥花、姜末,打入一顆雞蛋,再加適量的香油,充分的攪拌均勻。
5,取適量面粉,加1勺鹽,少量多次加清水,攪拌成沒有干面粉的面絮,揉成軟硬適中的面團,蓋上蓋子醒30分鐘。不想自己做餃子皮,也可以買現(xiàn)成的餃子皮。
6,醒好的面團,放案板上揉成幾下,搓成長條,均勻分塊。
7,將每塊面團搟成餃子皮,放入餡料,包成你喜歡的樣子。
8,所有的餃子做好后,開始燒水,今天我做了一半水餃一半煎餃。
9,鍋里加適量的水,加1勺鹽,水開后下入餃子,再次煮開后,輕輕推動開來,防止粘鍋,調(diào)中火把餃子煮熟。
10,鍋里刷一層油,放入餃子,煎至底部微黃,加適量的淀粉水,剛好淹沒餃子的三分之一處就可以了。蓋上蓋子,中小火悶干水分。水分快收干時,撒點芝麻和蔥花,再把水分完全悶干,就可以出鍋了。
馬蹄做的餃子好吃又有營養(yǎng),營養(yǎng)價值還高,用馬蹄來預防秋燥咳嗽,同時用于緩解喉嚨進入秋冬季節(jié)引起的不適。喜歡的朋友可以試試,給家人做起來吧!
原料:
杏仁30克,銀耳1朵,荸薺8個,枸杞子10粒。
調(diào)料:
冰糖1顆。
做法:
1、銀耳用溫水泡透,去蒂,洗凈,再入沸水中焯燙至熟,撈出放涼。
2、杏仁去皮,放入沸水鍋內(nèi)中火煮15分鐘,撈出沖洗,放入碗中用清水泡30分鐘,撈出瀝干;荸薺去皮,洗凈,切片。
3、荸薺、杏仁放入砂鍋中,加水,中火煲1小時,倒入枸杞子,銀耳,冰糖,再煲10分鐘即可。
功效:
潤肺補氣,生津止咳,調(diào)治感冒咳嗽,急性咽喉炎。
中醫(yī)認為,蔥白具有解表散寒,通陽,解毒的作用,有較強的殺毒作用。適用于怕冷發(fā)熱,惡寒頭痛,肢冷的感冒及陰寒的腹痛等治療及日常保健。
原料:
大米100克,蔥白30克,
調(diào)料:
鹽和白糖適量。
做法:
1、蔥白洗凈,切碎;大米淘洗凈,倒入砂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燒開。
2、煲至米熟時,放入蔥白,鹽,白糖調(diào)味,再煮3分鐘即可。
功效:
防治風寒感冒。
中醫(yī)認為,姜味辛,性溫,具有祛痰止嘔,溫肺止咳,溫經(jīng)通絡(luò)的作用,對冬季常犯的肺寒咳嗽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原料:
姜1塊,大米100克,枸杞子10粒。
調(diào)料:
鹽適量。
做法:
1、姜去皮,冼凈,切末;枸杞子洗凈。
2、大米淘洗凈,放入砂鍋中,加水和姜末,大火煮沸,轉(zhuǎn)小火煮20分鐘,加入枸杞子+鹽,小火熬10分鐘即可。
功效:
防治風寒感冒,胃寒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