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本無光亮,是你敲開了那扇門給予了我溫暖;我不奢求你為我驅逐黑暗,只希望我能夠在你身后為你的人生保駕護航?!?/p>
2005年,東野圭吾先生憑借《嫌疑人X的獻身》榮獲第134屆的“直木獎”,同年獲得月本三大榜單榜首,是廣為人知的封神之作。
《嫌疑人X的獻身》運用了倒敘推理的寫作方式,勾住了讀者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借用湯川學這一人物推進情節(jié)發(fā)展與反轉,令人敬佩其描寫角色的細微之處。
不求回報,無私奉獻,最后甚至獻出自己的人生,給予心愛的人自由,這該是一種怎樣的愛情?
——石神哲哉,東野先生筆下聰明絕倫,堪比湯川學的數(shù)學天才,因需照顧雙親被現(xiàn)實擊敗而當了一位高中數(shù)學老師。
面對解不開的數(shù)學難題,對生活喪失希望的石神將麻繩掛在了脖子上,閉上眼正打算面對死亡的那一刻,響起的敲門聲,不只是阻止了他的死亡,更是為他敲開了活下去的希望。
作為一位數(shù)學天才,石神在這個領域永遠都在求證一個未知的“X”數(shù);整個案件過程中,因石神冷靜的頭腦和完美的邏輯,讓警方難以尋找“嫌疑人X”的存在,而又通過文章的最后通過自己的“獻身”,讓真正的嫌疑人成為了永遠未知的“X”。
東野先生借用“獻身”體現(xiàn)了石神對婧子濃厚的愛意,如非湯川學告知婧子真相,那所謂“獻身”大致如此。
“感情壓倒理智,這就是人間產(chǎn)生罪惡的開始?!?——歐里庇里斯
湯川教授觀察細微的頭腦在情節(jié)中起到了重大作用,推動著劇情發(fā)展。
石神前期完美的謀劃,被突破的地方竟是對于婧子的愛意,在昔日好友面前溢于言表,讓熟知“達摩石神”的湯川察覺。
婧子因多年蜜友工藤先生的出現(xiàn)而心生好感,石神默默注視著一切并且做出了計劃中的一步,成功引導警方為自己扣上了“變態(tài)跟蹤狂”的頭銜。
所有的一切都在石神計劃當中,當感情壓倒理智,便會開始不顧一切。于是所有人都相信石神就是“變態(tài)跟蹤狂”,唯獨湯川學教授。
這也是東野先生在書中,費勁心機留下的懸念,當你以為機器已經(jīng)停止工作,恰巧“齒輪”才剛開始運轉。
世界上沒有無用的齒輪,只有齒輪本身才能決定自身的價值。
文章頭尾接應的細枝末節(jié)都成為了重要的“齒輪”,開頭僅用一段話帶過的游民依然成為最后的關鍵。
石神最后的“獻身”,讓石神貼上了“變態(tài)跟蹤狂”的罪名。被隱藏的“嫌疑人X”沒有浮現(xiàn),“齒輪”依舊會在不停運轉,終有人明白“齒輪的價值”,于是拾起了修復齒輪的工具。
湯川找到婧子告知真相時,才足以讓人震驚,該是多深的愛意才能讓石神如此?該是多聰明冷靜的頭腦才能做出如此完美的犯罪?
湯川告知的真相,加上美里割腕自殺的愧疚,讓婧子宛如掉入深海無法呼吸,不知真相在此刻已是一種罪惡,而她已經(jīng)深陷其中。
也許婧子在本書最后的自首,不是讀者愿意看到的結局。婧子愧疚的自首看似讓一切都變?yōu)橥絼冢鹤訁s用最后的自首贖罪,來減輕自己的愧疚之心。
她無法用石神堆砌的“自由”過活一生,唯有自首可讓自己有一絲喘息。
一個人只要好好活下去,對另一個人來說就是一場救贖。
石神留下的三封信蘊涵的愛意不求回報,無私奉獻,最后獻出自己的人生,給予心愛的人自由,這就是石神常人難以理解的愛。
文章最后,東野先生用“嘶嘔出靈魂”結束一切。想要結束生命前,石神推開門看見的那一抹美麗的笑容,點亮了他人生活下去的渴望。
當看見與婧子曖昧的工藤先生,石神也許失落過自己不是那個可以給婧子幸福生活的人。
如果說婧子的救贖讓石神擁有了活下去的念頭,成為石神人生生活中唯一的信仰;那婧子最后的愧疚自首,石神最后的嘶吼便是他信仰破滅的聲音。
《嫌疑人X的獻身》中“齒輪”一詞成為讀者需要理解的重大關鍵。其實生活中所有人都是一個無形的齒輪,推動著生活的前進。能夠在哪個領域獲得你的價值,都是由你自己決定。
克里斯托弗曾經(jīng)說過:“只有一種成功——能以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度過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