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你一個月居然花了10萬塊?敗家子!”說著話,母親動起了手。
“你管得著嗎?”女兒“蹭”地一聲站起,和母親廝打起來。
眼前的暴力女孩,名叫劉珈辰。
她曾是父母眼中的品學(xué)兼優(yōu)的好孩子,取得過全國射擊冠軍的好成績。
然而,眼前的她卻是一副截然不同的模樣:
她的生活奢靡無度,一頓早飯300塊,幾萬塊的鞋穿3次就扔掉;
定期跟父母收“保護(hù)費(fèi)”,不給就大打出手;
在學(xué)校囂張跋扈,一言不合就干架,面對老師的勸告,敢把酒瓶抵到老師頭上;
輟學(xué)后離家出走、泡吧惹事,讓父親一天二進(jìn)警察局領(lǐng)人。
一個好好的小姑娘,是怎么變成這種桀驁不馴,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樣?
她經(jīng)歷了什么?她的父母是怎么教育的?
如今9年過去,這個女孩怎樣了呢?
“人活著啊,就三件事:花錢、吃飯、睡覺”,15歲的劉珈辰,翹著二郎腿,一臉的志得意滿。
劉珈辰的一天,從一頓300塊的早餐開始。
睡到十點(diǎn),劉珈辰懶懶起床,伸個懶腰后就開始點(diǎn)餐,不一會兒糕點(diǎn)就擺滿了桌子。每個糕點(diǎn),她只嘗一小口,剩下的全部倒掉。
“哎呀,還是沒吃飽?!彼胩缮嘲l(fā)抱怨道。
“這么多還吃不飽嗎?”記者問她。
“這就是為了看著舒坦”,劉珈辰一副不以為然的模樣。
吃完早餐,劉珈辰就在沙發(fā)上癱著,本應(yīng)上初三的年紀(jì),她卻輟學(xué)在家。
“讀書有什么用?不過是為了以后找工作掙錢。我有我爸掙錢給我花,我用不著工作”,劉珈辰振振有詞,她有自己的愛好——買鞋、泡吧、買奢侈品。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爸爸永遠(yuǎn)有錢,永遠(yuǎn)給我花。”
“一周不買鞋,我就格外難受”,她自稱是“鞋狗”,酷愛買鞋。盡管家里已經(jīng)堆滿了幾百雙鞋,但“買鞋”仍是她每周必做的事。
“這雙,全球唯一的,你有十億也買不到,比爾蓋茨也沒有!”站在鞋柜前,劉珈辰格外驕傲。
她有很多寶貝鞋子,很多都是售價幾十萬,擺在鞋柜上連標(biāo)簽都沒撕下。而很多上萬塊的鞋子,只要穿過3次,就會被扔掉。
劉珈辰不僅喜歡買鞋,奢侈品包包、手表也是她的心頭好。每次逛街,就得花上萬塊,但對于這些東西,她都是用上一兩天就扔一邊。
泡吧,是劉珈辰另外一大愛好。
鞍山最大的酒吧,她每周得去三次。
在酒吧,打架也是常事。這不,因為一個人不小心踩到了她的鞋,她就和對方打了起來。
對面來了5、6個人,劉珈辰的身高、年齡都不占優(yōu)勢,然而,她的氣勢分毫不輸:“我今天非得讓你看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她一邊跳起來踹人,一邊放狠話,“等我爸來,一個不留?!?/p>
在舞池中搖動身體,在酒精中釋放青春,這個15歲的少女,在金錢和酒精中揮霍自己的人生。
劉珈辰如此囂張,但她的爸并不是“李剛”,只是一個普通的商人。
1997年,劉珈辰出生,當(dāng)時父親已經(jīng)開始做生意,小有成就,女兒的到來讓他格外高興,他想把最好的都給女兒,“從來富貴多淑女,我一定要把我女兒富養(yǎng)成淑女!”
在“富養(yǎng)女兒”的觀念下,劉珈辰的童年過得非常幸福,只要她想要的東西,提上一嘴,第二天就會出現(xiàn)在她面前,價格高低,父母從不在乎。
她什么也不缺,如果非要說缺點(diǎn)什么,那可能是父母的陪伴。
父親做生意忙,母親又是企業(yè)高管,他們努力掙錢給孩子去滿足孩子的欲望,卻少有耐心給她溫柔地陪伴。
在劉珈辰的記憶里,父母從來都是簡單粗暴。如果她犯了錯,母親會大聲責(zé)罵她,父親呢,就會立馬出來護(hù)著她,“不管我做什么,爸爸都會站在我這邊。”
有了父親當(dāng)“保護(hù)傘”,劉珈辰越來越不把母親的話放到眼里,偶爾在母親說她時還會頂嘴,但初中之前,這些問題都沒被父母放在心上。
初中以前,劉珈辰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在豐富的物質(zhì)生活中長大,劉珈辰的性格大方、開朗,她是班長,成績不錯,即使在全校也能拿到前十的成績。
漂亮的成績掩蓋了一切,直到初二那年,教育埋下的雷開始爆炸。
升上初二之后,她開始經(jīng)常逃課。
有一次逃課打籃球,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在全班同學(xué)面前點(diǎn)名批評。劉珈辰哪里受過這樣的氣?她覺得自己沒面子極了,和老師頂起了嘴,一氣之下輟學(xué)回家。
父母看到女兒這樣,著急上火,一邊動用關(guān)系給她找新學(xué)校,一邊給女兒做思想工作。然而,不管父母怎么勸說,劉珈辰卻壓根不愿意去,她只想在家躺著。
父母很快就發(fā)現(xiàn),輟學(xué)回家的劉珈辰好像開始不受控制:
她生活沒有節(jié)制,買東西似乎上了癮,每個月的花費(fèi)都要十幾萬,每到還信用卡的日子,父母看到賬單都要頭疼。
她還愛上了泡吧,動不動就和人起沖突;她脾氣越來越暴躁,如果母親說她幾句,她就要和母親動上手。
為了讓女兒能去接受教育,父母轉(zhuǎn)變了思路:給她找興趣班。
令人欣喜的是,劉珈辰還真喜歡上了射擊。她在這項運(yùn)動上頗有天賦,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xùn)練就拿到了全國射擊冠軍,并由此進(jìn)入遼寧省隊。
這真是了不起的成績!父母心里樂開了花。他們想,這一次女兒終于可以走上正途。
然而壞消息很快傳來——劉珈辰被開除了。
原來省隊進(jìn)行大掃除,劉珈辰卻不滿師姐的安排,一言不合就動上了手。拳腳之下,師姐臉部受傷毀容,鼻子都被打骨折了。
盡管劉父趕到教練隊,又是鞠躬道歉,又是掏錢賠償,仍然改變不了劉珈辰被開除的命運(yùn)。
劉珈辰又被領(lǐng)回了回家,她肆無忌憚地發(fā)泄自己的情緒,把桌子上的碗杯全部摔碎,把獎杯狠狠砸在地板上。
看到女兒如此這般,商場上叱咤風(fēng)云的父親低下了頭:“我總以為女兒寵著不會差,如今自己種下的苦果,只能自己嘗。”
劉珈辰以后會怎么樣?她一輩子都是這樣了嗎?
2013年12月,湖南衛(wèi)視《變形計》欄目組到遼寧鞍山找參與者,劉珈辰的母親馬上給女兒報了名。
這是一檔讓城市的“問題孩子”和農(nóng)村的“貧困孩子”交換,互換角色、體驗生活的節(jié)目。
在往期節(jié)目中,很多問題孩子通過參加節(jié)目都獲得了不小的改變,劉父劉母也希望劉珈辰能借此脫胎換骨。
得知自己要去農(nóng)村生活的劉珈辰一百個不愿意,看到家里安裝了攝像機(jī)后,留下一封信,就離家出走了。
劉珈辰在信中寫道:“我就是你的天敵,你肯定很想讓我離開,但我不會讓你得逞,最后叫你一聲媽,再見!”
字字句句,戳傷母親的心。
母親慌不迭地到處找她。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也沒見到劉珈辰的身影,父親只好去警察局報案。
最后,還是警察找到了她。
然而,回家沒有多久,劉珈辰又偷偷溜出了家門,去酒吧買醉。
酒吧燈光搖曳,音樂震耳欲聾,劉珈辰是這里的??停鸵蝗喝朔Q兄道弟,今天她因為有了節(jié)目組的跟拍,更顯得格外驕傲。
但很快,鏡頭就拍到了不該拍到的東西——劉珈辰和人打起了架。最后,有人叫來她的父親才算結(jié)束這場鬧劇。
這個晚上,劉珈辰靠自己的努力,讓父親進(jìn)了兩次公安局。
終于到了去云南的日子,劉珈辰卻一直賴著不起床,眾人像哄祖宗一樣,把她勸上了飛機(jī),但這個驕奢慣了的“小公主”會安心接受農(nóng)村生活嗎?
云南文山大山深處的一處苗寨,是劉珈辰此行要去的地方。
這里緊鄰國界線,交通閉塞,劉珈辰下飛機(jī)后,先坐了5個多小時的汽車,又走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才最終到達(dá)。
為了歡迎遠(yuǎn)道而來的客人,苗寨的鄉(xiāng)親們在村口排起長隊,載歌載舞,把劉珈辰迎到她交換的楊杰家。
一到新家,劉珈辰就傻了眼,“世界上怎么還有這種地方?這真的是他們平時生活的地方嗎?”
楊杰家可謂是家徒四壁,父母都已出門打工,只有老奶奶照顧楊杰姐妹,家里唯一的電器就是一盞電燈。
在書桌上整齊擺放著楊杰臨出發(fā)前寫下的信,和一周生活費(fèi)7塊5毛錢,讓她幫忙安排一家人生活。
劉珈辰壓根不信,“現(xiàn)在還有這種5毛嗎?這么點(diǎn)錢怎么生活?”
為了歡迎劉珈辰,楊奶奶特意做了平日舍不得吃的炒倭瓜、西紅柿。劉珈辰剛把菜放入口中,就吐出來了:“呸呸呸,這世界上竟然還有吃不上肉的地方!”
吃,是劉珈辰遇到的第一個問題;穿,則是第二個問題。
當(dāng)晚云南下起了雪,氣溫驟降,外面是零下10度的天氣,屋內(nèi)也沒有暖氣,劉珈辰凍得睡不著覺。這一切,讓劉珈辰看這兒哪里都不順眼。
這所有的委屈,在節(jié)目組要求上交手機(jī)時爆發(fā)了。
節(jié)目組要求劉珈辰把手機(jī)上交。劉珈辰一萬個不情愿,她在家里四處翻找,最后找出一串鞭炮,一把點(diǎn)燃,直接扔到工作人員懷中。
此時村民們早已安睡,鞭炮的震天巨響炸醒了他們,村長聞訊趕來,以為發(fā)生了什么大事。
劉珈辰見此陣仗,絲毫不覺自己做錯了什么,反而得意的笑了起來。
第二天,是劉珈辰去當(dāng)?shù)貙W(xué)校讀書的日子。
為了讓她穿上暖暖的衣服,奶奶一大早就把衣服烤熱拿到她的床前,但劉珈辰卻絲毫沒有起床的意思。
好不容易等到她起床,奶奶立馬端上準(zhǔn)備好的面條,劉珈辰吃了一口就皺眉,端著碗,把面條倒掉了。
吃完早餐,她慢悠悠來到學(xué)校,同學(xué)們早已排好隊站在寒風(fēng)中歡迎這個來自城市的新同學(xué)。
“我感覺像榮歸故里一樣?!眲㈢斐叫Φ煤荛_心。
但進(jìn)教室沒有5分鐘,劉珈辰就坐不住了,想逃課。老師見狀,立馬追了出來勸阻,沒想到劉珈辰的暴脾氣又上來了。
“我就要走!你能怎么樣?”她瞅著角落有個酒瓶,上去就抄起來抵在老師腦門上,“你要是男老師,今天你的腦袋就開花!”
說到氣頭上,她把手中的酒瓶用力砸到教室玻璃上。
“嘭!”玻璃破碎,孩子們尖叫起來。劉珈辰見狀,自顧自地跑了。
這邊楊爸楊媽剛從廣州辭工趕回家,就收到劉珈辰要跑的消息,他們立馬追了出來,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把劉珈辰帶上了車。
“放開我,我要回去!”劉珈辰大聲叫喊,又朝司機(jī)嚷道:“再不停車,我就跳下去!”
“你跳,咱們就一起跳。”楊媽媽并沒有生氣,而是撫著劉珈辰的背溫柔而堅定地說。
楊媽媽這么一說,劉珈辰倒是愣住了,她習(xí)慣了母親對她大喊大叫,甚至動手,從沒被媽媽這樣溫柔地對待過。
劉珈辰像一只渾身長滿刺的刺猬瞬間軟了下來,她蹲了下來,在楊媽媽的懷里哭了出來。在楊媽媽溫柔地陪伴下,劉珈辰慢慢融入這個新的家庭。
楊爸楊媽買了肉和烤鴨,這些他們一年也吃不上幾回的東西,只為讓劉珈辰能吃好些。
聽說劉珈辰冷得睡不好,就帶著她去買上了新內(nèi)衣褲。這是劉珈辰最開心的一次逛街,盡管衣服很便宜,但是在楊爸楊媽的陪伴下,劉珈辰逛得興致勃勃。
看到劉珈辰的衣服被烤得破了個洞,楊媽媽就借來工具給她縫縫補(bǔ)補(bǔ)。劉珈辰看到楊媽媽縫好的衣服,開心得不得了,“這才是真正的全球限量款!”
楊爸楊媽的真心,軟化了這個曾經(jīng)的“叛逆女孩”,劉珈辰變了!
她學(xué)會了挖山藥、賣山藥、每分錢精打細(xì)算;為了照顧生病的奶奶,她學(xué)會了做炒飯;曾經(jīng)愛鞋如命的她,用自己的限量球鞋換了200塊,給奶奶買藥治病。
曾經(jīng)對家務(wù)一竅不通的她,也成了這個家的好幫手。
一次,農(nóng)村媽媽急著給農(nóng)村爸爸送身份證,劉珈辰自告奮勇攬下了這個活。
來到楊爸工作的搬磚廠,她見楊爸一趟一趟搬著磚,不禁好奇地問:“楊爸,這個搬一天能得多少錢呀?”
“搬一萬塊,能得一百四咧?!睏畎中α诵?。
“那我來幫忙吧!”劉珈辰興致勃勃。但搬了10來塊,她便癱坐在地,再也搬不動了。
坐在一旁,劉珈辰看著楊爸,心里感慨良多:楊爸勞作一天才能掙140塊錢,而自己曾經(jīng)一頓早餐就300塊,真是太奢侈了。
“爸爸賺的那些錢,也一定很辛苦吧?!?/span>
一個月的交換生活很快就結(jié)束了,劉珈辰見到了前來接她的父母,這一次,她的眼中不再是嫌棄,而是飛快地跑過去,緊緊地抱住了他們。
2014年,劉珈辰重拾課本,回到了校園,過上了本該屬于15歲姑娘的校園生活。她仍然會和父母吵吵鬧鬧,但也時常反思自己,讓自己更好和家人相處。
2016年,劉珈辰去北京上學(xué),畢業(yè)之后做了傳媒,買了自己的車,她學(xué)會了給自己做飯,開始努力生活。
如今的劉珈辰依然愛鞋,但她只在自己取得進(jìn)步的時候才獎勵自己一雙,但現(xiàn)在,是用自己的錢買的。
每年她都會和父母出去旅游,“我知道,他們也喜歡一起出去玩的時光。”她用這種方式陪伴父母。
從“問題少女”到回歸正軌,劉珈辰的改變不過用了1個月時間而已,但對她的生活軌跡卻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她的成長軌跡,也讓我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富養(yǎng)”。
都說“富養(yǎng)女兒窮養(yǎng)兒”,許多家長認(rèn)為“富養(yǎng)女兒”,就是給她最好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帶她見過大世面,以后才不會因為一個包,就被渣男騙走。
而這句話不知道害了多少孩子。
“瑪莎拉蒂女”譚明明,從小就過著公主般的生活,父親每次給零花錢沒低于過2萬,20歲就開上百萬的瑪莎拉蒂。
譚明明由此養(yǎng)成了天不怕地不怕,囂張跋扈,不懂敬畏的性格,最終釀成了醉駕后,撞死2人的慘劇。
而她本人也被判處無期徒刑。
一味的用物質(zhì)“投喂”,結(jié)果卻養(yǎng)出了一頭“吸血鬼”。
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富養(yǎng)女兒”實(shí)質(zhì)上就是一碗毒雞湯。
物質(zhì)上的“富養(yǎng)”,是毀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
什么才是真正的“富養(yǎng)”?
還記得《詩詞大會》16歲冠軍武亦姝嗎?
武亦姝從1歲多就開始讀唐詩,爸媽每天下班后,就關(guān)掉手機(jī),專心陪伴她讀書玩游戲。
他們一家人最常玩的游戲,就是“詩詞接龍”。
武亦姝從小在一個精神富足的環(huán)境下長大,聽得最多的是讀書聲,談?wù)撟疃嗟氖翘圃娝卧~。
正是父母精神上的“富養(yǎng)”,才成就了“才女”武亦姝,16歲奪得《詩詞大會》冠軍,18歲高分考入清華。
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從來不是物質(zhì),而是愛與陪伴!
最好的“富養(yǎng)”,從來不是用金錢堆砌,而是身體力行給孩子做榜樣,用心陪伴,讓孩子精神富足。
作者:江流深
責(zé)任編輯:柳葉叨叨
參考資料來源:《變形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