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眾號作者:任彧——專注13年的文字匠人。喜歡看電影聊人生,作家,北京作協(xié)會員,影評家
本人新書懸疑驚悚小說《熔爐》已經(jīng)上市啦,跪求大家多多支持。
其實標題里“美麗的謊言”這個含義,是許多許多科幻作品中必備的含義之一,為啥,因為科幻科“幻”,美麗的謊言既是幻,還帶著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怎么可能不用呢?
比如今天要寫的這部電影《黑客帝國》就算把這個“幻”用到了極致。
我今天只說第一部,因為《黑客帝國》三部曲里的世界觀并不是一篇文章可以說清的,并且蘊含的哲理也太多了點……所以最終結局所體現(xiàn)的一些東西也不是今天要討論,只以第一部結尾為結束。而且《黑客帝國》的解析文章很多很多,什么宗教含義的我也就不獻丑了,主要講解一下里面科幻元素對于現(xiàn)實社會的映射。
電影故事就是大家都腦袋插管生活在虛幻的電腦世界里,有些人自我意識很強,脫離控制之后,想要找尋依舊生活在電腦世界里的“救世主”,而反抗軍首領之一墨菲覺得尼奧就是救世主,便找到他,給了他一個紅色和藍色的藥丸(提起藍色小藥丸就會想到《最近比較煩》那首歌),說藍的吃下去你返回去繼續(xù)生活,啥都忘了,紅的吃下去就能返回現(xiàn)實世界……之后幾經(jīng)波折,尼奧在現(xiàn)實與虛幻的時間里往返,最終在電腦世界里覺醒了強大的能力(不少游戲玩家都知道,子彈時間就是出自這個電影……),繼續(xù)找尋解救所有人的方法。
《黑客帝國》這個電影據(jù)說是參考了一部分日本著名的科幻漫畫《攻殼機動隊》,那個漫畫就是腦后插管這個設定的先驅,人類的腦袋可以直接聯(lián)上網(wǎng)絡。
攻殼機動隊,除了第一部劇場版之外,最推薦的是二十多集的TV版,很有深度。
而《黑客帝國》當中最令人震撼的設定莫過于所有人都被電腦當做電池來養(yǎng)著,提供給所有人一個虛擬的假象來活著這個設定,這個設定我也看過一些解析,說是有一個違背常理的漏洞,就是說生物一生攝取和釋放出來的能量,必定是攝取的多,所以想以單純飼養(yǎng)人類這個方式來提供能源并不成立,我對生物學一竅不通,但其實一想也對,地球上的一大能源供給可是太陽……(順便說一句,太陽是在膨脹的,有一天一定會將地球烤熟,只不過那一天離我們現(xiàn)在還非常非常遙遠,之后太陽就又會縮成一白矮星無法再給地球提供能量和熱量,所以人類這個物種只要不逃離地球,肯定是會滅亡的,當然因為時間太長了,可能中途就滅亡了也說不定。)
把人類當電池的設定很強,但難以實現(xiàn)。
這個設定其實帶有一種上層生物對下層生物的欺騙和壓榨,很多科幻故事當中都出現(xiàn)過類似的設定,比如前些日子我講過的《愛,死亡與機器人》的動畫里的第7集,那個外星人給已經(jīng)窮途末路的艦長的腦子里傳輸?shù)挠跋?,很難說那個外星人不是在捕獵或者飼養(yǎng),簡單來說就是人類就像一頭豬一樣,被哄著吃的飽飽,最后才發(fā)現(xiàn)要被榨干的是自己,哄豬簡單,欺騙人類就難多了,所以科幻的作品里一般都是給人腦提供一些虛擬而完整的世界。
在現(xiàn)實世界里,我們痛恨背叛,但最痛恨甚至說是恐懼什么人的背叛?
愛人,親人,自己親近的人,自己相信的人。
這四種里,情感沖突最激烈,最會被拿到臺面上說的是哪一種?
是愛人,為啥會是愛人?是因為愛情最重要?以成年人的角度來說,肯定不是,因為愛人所代表的更深一層含義是依靠(心靈、經(jīng)濟、生活),且這種依靠關系由一種公認的,最美好的事情包裝了一番。(當然結婚之后還有法律)
所以結論其實并不是單純的愛人,而是人們最怕自己要依靠的東西背叛自己……
比如這次羅志祥同學的事情,男方很快的兩次道歉或許并不是怕女方背叛自己,而或許是女方手里的東西會讓羅志祥失去許多他生活中可以依靠的經(jīng)濟來源……而女方之前一次次選擇原諒,也可能是對失去依靠的恐懼下所做出的妥協(xié)(這里的依靠指名氣、金錢、發(fā)展的人脈……)……畢竟知道自己男朋友這么干了,卻原諒了這么長時間,單憑感情很難解釋清……
這種對失去依靠的恐懼,讓許多人在這方面采取了許多不同的手段……
妥協(xié)、誣陷、爭奪……我們從家庭紛爭里看到的,其實也都是這些……是不是有點跑題了,但《黑客帝國》這類故事創(chuàng)作的其中一個初衷就在這個點上,人類依靠機器,卻也警惕著機器,所以創(chuàng)造了不少類似的故事,比如《終結者》系列以及更多科幻類作品,男和女相愛,但也警惕著對方的突然離去,所以簽訂了契約。
我們需要什么,其實我們就警惕著什么,怕失去,怕立場的顛倒,這個道理適用于幾乎所有的事情。
如果結合《黑客帝國》后兩部看,母體,也就是《黑客帝國》里的電腦核心思維也是需要人類的,它們雖然和人類敵對,但并不會徹底抹殺人類,因為沒有人類,它們也將無法生存,所以它們非常重視人類的反抗,才會虛擬出這所有一切……當然這是后話了,不是今天要討論的。
這個電影的對話里包含了各種哲學思維……還好有動作戲部分作為調劑,要不真成一個理論片了,其中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尼奧剛出來了解真相之后,墨菲給他講,在真正解放別人之前,他們都是你的敵人,更何況他們其中大多數(shù)人應該都不希望被解放,這就有點意識……什么態(tài)那方面的事了,我不想說太多,怕被封,但實際電影里表現(xiàn)得非常精妙,除了那個人類之中的叛徒,還有就是最后尼奧展開逃亡的時候,一個老太太突然就被追殺他的特工附身,但手里還攥著切菜的刀,然后一把就扔向了尼奧……
其實這片子里,特工附身就是一種隱喻,現(xiàn)實里這樣的事情也是屢見不鮮,你以為友善的鄰家人,突然在某種思維和思想的鼓動下就成了要殺死你的人(這里不能明說了,但盧旺達屠殺把這個道理和邏輯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昨天還有可能一起吃飯的鄰居,今天就拿刀把你全家殺光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我關于《盧旺達大飯店》的影評。)
《盧旺達飯店》的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