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之痛
劉若涵
第三次工業(yè)革命將人們送入了萬物互聯(lián)的信息化時代,小視頻、短推文等多種融媒體自媒體形式走紅,人們成了“低頭族”,把自己的空閑時間用無數(shù)碎片化的信息填滿。誠然,動動手指就能在幾秒鐘瀏覽完時事熱點、匆匆?guī)籽劬湍茉趲追昼妰韧萄释暌徊棵娪皫淼恼T惑是難以抵擋的,可是放下手機,有多少信息真正進入了我們的大腦,在思考后得以消化和吸收?又有多少信息在不知不覺中占用了我們的時間、消耗了我們的精神卻沒能引發(fā)我們的思考,空空滿足了一時的快感,留下的只是一地雞毛的混亂和空虛。有限的時間分給無限的信息,快節(jié)奏的互聯(lián)網時代藏著人們被簡化的思維,被簡化的思維背后是浮躁傲慢的態(tài)度。
語言是思維和文化的載體,不少互聯(lián)網用語背后潛伏著的正是被簡化的思維。人們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瀏覽信息,傳統(tǒng)的長篇報道難以抓住讀者的眼球,網絡熱詞應運而生。網絡熱詞之所以能流行即在于其用較短的語言傳達了較多的信息。例如近年來“XX族”“XX代”的字樣在報道文章中屢見不鮮,但這些詞匯的本質是將各不相同的人劃為了各式的群體,貼上了不同的標簽。在媒體筆下人不再成為立體的人,而被抽象為了一個個扁平的特質。當一個人的部分特質被著重強調,其他特點被抹殺和漠視時,人們的思維隨就之被簡化,情緒就隨之被放大,不再能客觀地收集了解信息,而建立在片面信息之上的思考也只能異化為偏激的言論。好比“富二代”,家里有錢、生來富貴的特點被放大,”命好“成了他們的標簽,努力和勤奮被統(tǒng)統(tǒng)抹殺,甚至常常伴隨著”不學無術“和”靠爹吃飯“的猜疑。當一個媒體筆下的報道對象被冠以“富二代”的稱號時,他已經不再是鮮活的人,而是互聯(lián)網上的靶子;讀者也已經蒙上了雙眼、關閉了大腦,任情緒裹挾,而喪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當人們習慣了瀏覽這樣的信息時,就喪失了對報道的質疑和思考,喪失了對真相的追求;當人們習慣了用這樣的標簽標榜自己時,就自己蒙上了雙眼,禁錮了思維?;ヂ?lián)網不再是理性討論的場所,評論區(qū)變?yōu)榱饲榫w的宣泄、道德層面的批判??吹健案欢眲佑媒疱X權力走后門,只能罵出靠爹吃飯不要臉,卻失去了對背后體制機制是否有漏洞、法律法規(guī)是否不夠完善的追問與反思。被簡化的思維留下的只能是唾沫飛濺的一場場罵戰(zhàn)。
之所以會懶于求真、惰于思考,歸根結底是一種浮躁和傲慢的態(tài)度。媒體面臨轉型壓力選擇了迎合大眾,分秒必爭,以保證發(fā)出第一手的獨家新聞報道,不愿意花費時間去考證信息的來源與準確性,就連官方媒體如CGTN都曾誤報袁隆平院士的死亡,一代院士鞠躬盡瘁,卻被媒體為了熱度宣告了死亡,實在令人寒心。媒體被流量裹挾支配,卻喪失了作為媒體應有良知與社會擔當。還原真相,報道事實,是無論在什么時代下媒體都應始終堅持的底線。網民們面對真假難辨的信息時,沒有求真的意識,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被無良的媒體利用,義憤填膺地在真相大白前宣泄自己的情緒,在道德高地上做批判。待到水落石出時,已經轉身離去,無人來為說出的言論買單負責。這種對事實的無視和對真相的漠視,何嘗不是一種浮躁和傲慢?
簡言之,互聯(lián)網時代下,信息的傳播更加迅速,信息的獲取更加便利,信息的質量也就更加良莠不齊。這就要求網民提高自身素質,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質疑求真的精神,而媒體更要堅守底線與良知,承擔起社會責任與使命擔當,用事實說話而不以流量為王。唯有如此,才能用媒體的力量,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推動社會的進步。
帶刺的玫瑰
李依明
互聯(lián)網是新時代科技發(fā)展的產物,它像一顆燃燒的超新星在如今的人類生活中迅速發(fā)光發(fā)熱,為人類帶來無數(shù)便捷。然而利與弊總是共同存在的,在獲得便捷的同時我們亦失去了許多。
互聯(lián)網為我們建立了與遙遠地方的人交流的橋梁,卻將我們與身邊最親近的人之間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切斷?;ヂ?lián)網如同它的名字一樣,將人與人互相聯(lián)系起來,使身處天南海北,許多從前可能永遠無法相遇的人產生交集?;ヂ?lián)網是虛擬的,因此人們在這里可以拋下容貌焦慮等等諸多顧慮,它讓許多在生活中性格內向、內斂的人完全敞開心扉,把平日藏在內心最深處的情緒徹徹底底地釋放出來。因此有部分人便陷入其中無法自拔,與屏幕中或許素不相識、素未謀面的人聊得火熱,與身邊最親近的家人相處時卻沉默寡言。很少與家人分享生活中的趣事或談論遇到的困難,與家人形同陌路,卻與網友大段傾訴,如同相見恨晚的知己分享自己的秘密,這是完完全全的本末倒置。
在互聯(lián)網中人人是平等的,誰都可以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評論,不過正是這種過分自由誕生了一類人,“鍵盤俠”。它們不論是出于蹭熱度或者其它什么目的,出現(xiàn)在各大實事熱點評論區(qū)中,發(fā)表一些駭人聽聞的言論。鍵盤是他們的槍,文字則是子彈。有的人無端開槍,還有的則不瞄準就亂開槍。這些人是互聯(lián)網孕育的副產品,在互聯(lián)網中他們失去了理智與清醒的頭腦。
互聯(lián)網的出現(xiàn)使我們失去了最初的純真。雖然信息傳遞速度快了,但失去了等待回信時的期待和收到信件時的激動之情。另外網絡環(huán)境難以避免的“臟亂”,常有不好的言論、低俗的內容污染眼球;許多年輕人盛行喪文化,失去蓬勃的朝氣;小孩子看到他們這個年齡不該接收的內容,失去本應純真無邪的童年;老年人則因不會使用互聯(lián)網而成為時代的淘汰品。
互聯(lián)網可以說是真正影響了世上的每一個人,改變了人們的行為、作息,甚至是有些價值觀。太多從前的樣子永遠都回不去了。我們能做的是合理利用互聯(lián)網,使它最大限度發(fā)揮出自己的功能,真正為人們帶來便捷而減少損害,成為一朵無刺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