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秋分,晝夜平分”。秋分過后,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重,天氣干燥,主要外邪為燥邪。因此,秋分養(yǎng)生應(yīng)以“潤”為主。
飲食溫潤
進補適當
秋天燥氣當令,燥為陽邪,最易耗傷肺陰,出現(xiàn)肺燥而抵抗力下降,會引發(fā)感冒、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不過,秋分之后的燥是涼燥,與秋分之前有暑熱余氣的溫燥不同,所以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
? 百合
中醫(yī)認為,百合味甘甜、稍有苦味,性質(zhì)偏涼、不溫不燥,歸心、肺、大腸等經(jīng),適用于肺結(jié)核所致久咳、咯痰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等病證,以及大小便的排解不暢。
百合有很好的潤肺除燥作用,最宜于氣候干燥的秋季食用?!扒镌铩币鸬目诟裳试?、咳嗽少痰、大便干結(jié)、小便短少、皮膚干燥等癥狀均可應(yīng)用。百合亦有良好的清心安神作用,也可用于失眠多夢等病證的調(diào)治。
推薦食譜:百合白鴨湯
材料:白鴨半只(750克左右),百合干20克(如是鮮品則取40克),北沙參、枸杞子、大棗各10克,姜、蔥、黃酒、鹽、胡椒粉等調(diào)料適量。
做法:
1.白鴨洗凈、切塊,沸水焯去血污。其他配料洗凈,裝入紗布袋,扎緊袋口;
2.將鴨塊與紗布袋以及適量的姜、蔥、黃酒、清湯(或清水)放入燉鍋內(nèi),大火燒開后,用小火燉1小時左右。
3.撈出紗布袋,依據(jù)個人口味,加精鹽、胡椒粉調(diào)味即可。佐餐食用,食肉喝湯。
適宜人群:適用于“秋燥病”或陰虛體質(zhì)。出現(xiàn)咽干口苦、干咳痰少、咯痰帶血、大便干結(jié)、心煩失眠等癥狀人群的調(diào)養(yǎng)。
? 蜂蜜
《本草綱目》記載,蜂蜜有五功,清熱、補中、解毒、潤燥、止痛。所以,秋天經(jīng)常吃點蜂蜜,既有潤肺、養(yǎng)肺作用,又能減少秋燥對身體的傷害。涼開水沖泡的蜂蜜可潤肺止咳,尤其對緩解燥咳頗有療效。
推薦食譜:蜂蜜雪梨湯(注:燥咳分溫、涼,蜂蜜雪梨湯僅適合溫燥的病人。)
材料:雪梨2個,蜂蜜適量。
做法:雪梨帶皮洗凈后切片,放入鍋中,加水后大火煮至熟軟,關(guān)火,待梨湯冷卻后,加適量的蜂蜜攪勻,吃雪梨、喝湯汁。
適宜人群:干咳無痰或咳痰少許而粘滯不爽,或伴有唇干咽干、心煩口渴等,舌偏紅,少苔或無苔。
? 蘿卜
白蘿卜性涼味甘辛,具有清熱生津、下氣寬中、開胃健脾的功效。蘿卜生吃可以生津潤肺、清熱排毒。尤其是入秋后嗓子疼痛,甚至是患扁桃腺炎的,喝生蘿卜榨汁能緩解不適;有口腔潰瘍的也能用蘿卜汁漱口。
推薦食譜:白蘿卜羊肉湯
材料:準備青蘿卜或白蘿卜1000克,羊肉500克,蔥、姜、黃酒、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羊肉洗凈去筋膜,切成小方塊,用冷水燒沸,焯去血水,出鍋洗凈;
2.蘿卜洗凈去皮,切成滾刀塊焯水后待用;
3.先將羊肉入鍋,加水適量和蔥、姜、黃酒,煨至五成熟時;
4.再將蘿卜放入,用小火燉至酥爛,加調(diào)味料后,即可食用。
適宜人群:秋冬季節(jié)吃羊肉可驅(qū)散寒冷、溫暖心胃,還能補氣益血、滋養(yǎng)肝臟、改善血液循環(huán)。二者合用可用于肺結(jié)核、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的輔助食療。
起居運動也宜“潤”
養(yǎng)生當以“收”為主
秋分之后,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順應(yīng)自然界陰陽的變化,宜早睡早起;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運動項目。
可以選擇傳統(tǒng)的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拳打臥牛之地”的功夫,從身體內(nèi)部改善體質(zhì)。如果實在沒時間,早上凝神深呼吸三分鐘,對身體也大有裨益。
此外,由于這一時節(jié)晝夜溫差逐漸增大,氣溫突然降低,景象逐漸蕭條,人難免出現(xiàn)情緒低落的狀況,容易引發(fā)秋季抑郁癥這一季節(jié)性疾病。
結(jié)合秋季抑郁癥的發(fā)病特點,這一時節(jié)應(yīng)該早睡早起,天亮即醒,使志意安定,從而緩解秋季的肅殺之氣,收斂欲浮的神氣,使心氣平和,心情舒暢。
特約審稿:高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