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社會全方位的開放越來越顯示出人與人之間的熟稔與合作的重要,而健談則是結識陌路、廣交朋友的工具。競爭的時代里,健談又是決勝千里的基本技能。商業(yè)談判、產品促銷離不開健談;求職應聘、推銷自我離不了健談;鄰里相親、朋友促膝同樣需要健談。健談不僅可以給你帶來生活的便捷,而且還可以助你事業(yè)成功。 但是,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對木訥的人來說,似乎只是一道永遠的風景。盡管夢寐以求那份談吐自如的瀟灑與愜意,生活中自己卻始終是個洗耳恭聽的角色。但是,健談不是超凡脫俗、遙不可及的,只要我們能從“小”處著手,健談便你能、我能、他也能。 小幽默 幽默往往被看作健談的標志,現(xiàn)實交往中,人們不可能像幽默大師那樣去精心炮制,只能信手拈來,難免有粗俗之嫌,但是卻不失為“小幽默”。小幽默一定要以“笑談自己的弱點”為原則,就像林肯所言:“我正是想讓你開開眼界,世上居然還有這么丑陋的人。”利用這種原則既可以顯示你的豁達與謙遜,而且還可以贏來歡愉的言談氛圍。正如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說的“摑人耳光的玩笑不是好玩笑”,其蘊意也就在此。 小暗示 不善辭令者多半不是無話可說,他們中不乏賢能之輩。拘泥于場合、人物而唯恐出言不慎,遭人不齒,于是,只能正襟危坐、屏息靜聽。如此看來,運用暗示釋除心理壓力是談笑風生的基礎。交談時,暗示自己和許多其他普通人一樣,不會有人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語,即使說句錯話也是正常人難免的現(xiàn)象,這樣便會創(chuàng)造一個寬舒輕松的心理背景,這是健談的隱性前提。 小擴散 言談拘泥于深度,抱定一個話題啃死骨頭而不能左右逢源,很容易步入言枯意竭的窘迫境地。為了避免“山窮水盡”的局面,在談話時,應注意語意在現(xiàn)實中的包容及其反面的涵蓋,并將其擴散為續(xù)后話題,儲存?zhèn)溆谩1热?,當談到電腦是如何經過漫長艱辛的探索,一步步走到了今天,那么頭腦里應觸類旁通聯(lián)想到電影因電視的劇烈競爭而開始衰落作為辯證的反向話題。 小材料 健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言談材料。交際語言絕非空談、抽象的玄乎之說,現(xiàn)實中不可能有人能在每次言語溝通之前做到有備無患。因此,依據不同的談話環(huán)境,就地取材便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在居室里談話就根據家具擺設,壁畫的裝裱、茶具的搭配信手拈來,談天說地,貼切自然。 小手筋 有效而常見的將棋戰(zhàn)術技巧被稱為“手筋”(tesuji),也就是關鍵步驟。圍棋對弈中的手筋往往是棋手長時間思考后的精妙著法,然而現(xiàn)實在不可能為擺脫言談困境而去深思熟慮,只能在自我感覺到了無話可說的地步時,及時應變采用的自我解脫的辦法。比如可以用和受話人說“你以為如何”“你看呢”等請君介入式的言談小手筋。它不僅能幫助自己走出尷尬,還可以起到尊重對方,相互切磋的作用。 小變通 人非圣賢,不可能事事精通,總能遇上別人所談恰恰是自己不甚了解的內容,或者當別人已將某一內容談得極其透徹時,我們只能避實就虛,順著情理略加變通,由說話人的言語內容自然導入你以為可以作為交流的另一方面。比如:當某君把美國80年代興起的雅皮士現(xiàn)象說得淋漓盡致,那么你不妨說說中國“追星族”的情況。 小動作 談話與演講不同,一個真正的健談者不僅要具備滔滔不絕、言近旨遠的口舌,而且還應該是個出色的聽眾。俗話說“會聽的人才會講”,其道理就是這樣。交際過程本身就是個互動過程,會聽、善聽是健談的保證。聽,除了要從對方的言談中獲取有益的“食糧”來滋補自己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報以諸如“點頭”、“蹙眉”、“哼哼”等“小動作”。這種友善的回報,必然會讓對方產生“愿談”的情緒,更何況各種無聲的體態(tài)語言本身也是一種交談。 小分神 美國人把它說成是“B---S”技術,即打斷對方、插入已見的手段。當我們在悉心聆聽時,難免會在一瞬間將注意力偏離對方的談話內容,就這一些思想火花作簡單的淬煉和加工。然而多數(shù)人并沒有將它外化成交際語言,因而很快淡忘,如果能友好而禮貌地打斷對方的談話,并誠懇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慮,就能發(fā)覺自己竟然也還有著很好的健談潛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