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柏才堅
今年高考分數(shù)在6月25日查詢。這天上午,辦公室老師傳來驚人好消息,我的老同學周老師女兒以690高分獲全市第一名,金殿折桂,榮膺理科狀元。欣聞喜訊,我真心為我老同學感到高興。我平靜地對辦公室?guī)孜焕蠋熣f:“周老師讀書時超級聰明,畢業(yè)后工作特別認真,孩子這么優(yōu)秀,是傳承了母親的基因呀!”辦公室?guī)孜焕蠋熤恢乐芾蠋熓墙萄惺覕?shù)學教研員,教研成就,碩果累累。不曉得周老師其它情況,都想知道狀元媽媽的傳奇人生和教女之道,紛紛向我討教有關周老師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對老同學周老師過往經(jīng)歷,我也只略知一二,了解并不是很多。畢竟是高考狀元媽媽,女兒能成為狀元也肯定與這么優(yōu)秀媽媽教育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正當年輕媽媽的老師們,哪怕知道狀元媽媽教育方法的一鱗半爪,也勝過《狀元成才之路》的神話傳說,因為一個活生生的高考狀元就實實在在站在我們大家面前呀。
周老師讀高中時與我同班,她是高一新生,我是復讀生。因為是鄰村,周同學又陽光活潑,樂于助人,刻苦好學,成績拔尖,她成了我們?nèi)昙壨瑢W——也包括我關注的焦點。文科是我的強項,每次考試政治都在90分以上,常常位居年級第一名,寫作是我的最愛,語文成績自然差不到哪里去,而我致命的弱點是理科不怎么行,這就導致了我總成績不盡人意。周同學與我不一樣,理科特棒。尤其是數(shù)學,三角函數(shù),立體幾何,排列組合,導數(shù)微積分。求問答疑,演算推理,周同學得心順手,應對自如。其它學科均衡發(fā)展,成績出眾,回回考試總分名次總是靠前。兩年下來,她以優(yōu)異成績考上了理想學校繼續(xù)深造。我卻以3分之差榜上無名。那些年,高考錄取比率小,金榜題名者鳳毛麟角,均是人中龍鳳,周同學是其中佼佼者。
讓我終生不忘的是我向她請教的一個立體幾何證明題,身為復讀生,數(shù)學基礎知識學得還算扎實,但就是這樣一個證明題讓我冥思苦想了一節(jié)晚自習,還是不曉得從何處下手。我只好請教高手,周同學學生時代喜梳馬尾辮,清澈明亮大眼睛閃爍睿智光芒。她接過我手中數(shù)學資料冊,輕讀題目,略一思索,說道:“這個題解答不難,難在要作一條輔助線?!蔽易笏加窒?,抓耳撓腮,總不得要領,輔助線究竟要畫在哪里。周同學看我實在想不出來,拿起鉛筆在立體圖形中輕輕畫出一條虛線段。我頓時恍然大悟,后面證明過程就不用勞駕周同學了。事后我會多次提到這件事,因為我猜想周同學能快速解答,一是得益于她平時勤學苦練的積累;另一個可能是她與生俱來要比我們這些平庸之人有顆最強大腦。基因傳承是生物學盛傳不竭的課題。父母傳給周老師,周老師又將優(yōu)異的基因因子遺傳給了下一代。
高考是人生分水嶺。從此,老同學和我各奔東西,聯(lián)系漸少,信息難以暢通。后來,只知道我們都選擇了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她科班出身,是城區(qū)老師。我出身草根,是鄉(xiāng)村民師。城鄉(xiāng)差距猶如巍巍黃荊山脈橫亙我們中間,跳出龍門是城里人,名落孫山就扎根農(nóng)村修理地球。不同行政區(qū)域的生活軌跡導致昔日同學漸漸沒有交集了。
引起我再度關注周老師的是《東楚晚報》刋登的一篇報道。報道寫的是周老師教學過程中制作教具,提高教學效率的事跡。原來,周老師依然是那么優(yōu)秀。我們這些普通人只局限于成為一個教書匠,把教書當成求生存的一種職業(yè)。不同的是,周老師把教書當成一項實現(xiàn)自身價值升華的事業(yè)。她嘔心瀝血,奮斗不止。她不僅重在教,也更重在研。她格局大,志向遠,教與研雙豐收,在教育戰(zhàn)線綻放異彩。
隨著山南大開發(fā),行政區(qū)劃變更,山南山北融城發(fā)展,黃石終于跨過黃荊山,原四棵鄉(xiāng)、汪仁鎮(zhèn)成為黃石市托管試驗區(qū)。周老師是開發(fā)區(qū)教育局教研室數(shù)學教研員,與我們這些普通數(shù)學老師因為工作接觸越來越頻繁了。
周老師是個精致的女人。穿衣得體大方,為人低調(diào)隨和,行事認真干練,氣質(zhì)高貴儒雅。是周老師留給開發(fā)區(qū)老師們的整體形象。
周老師作為教研員聽了我一節(jié)數(shù)學新授課,課題是《長方體的體積》。教學內(nèi)容之熟悉,教學目標之精準,教學重點之突出,教學語言之詼諧,教學手段之新穎,教學秩序之井然,教學效果之良好,是周老師對一個老同學課堂教學的點評。沒有刻意褒揚,是客觀論斷。她最后還說山南這邊幸虧有這樣功底扎實的數(shù)學老師。
教學交流之后,免不了有些題外話要說,除了同學之情,還有別的題目。
我開玩笑道:“你怎么這么一本正經(jīng)?”
她說:“為什么這么說?'
我說:“你與老同學交談,都是一口純正普通話,怎么沒有一兩句大冶土話?”我認為周老師回到家鄉(xiāng),交談的又是昔日同學,土話更能拉近兩人距離。
她告訴我:“我們是教師,說普通話是我們的本份。這么說,你可能會覺得有些矯情。但有件事,促使我不敢說方言,必須堅持說普通話?!?/p>
我急忙問道:“什么事能讓你如此堅定和堅持?”
她說:“有次老娘從鄉(xiāng)下到我家走動,你知道的,老娘親長期居住大冶鄉(xiāng)下,滿口的方言,我與老娘親用普通話交談顯得不夠親切,就偶爾用了一兩句大冶話,被在旁邊做作業(yè)的小女兒聽見,說了我一句'媽媽是老師,怎么說起了方言?’聽完小女兒的話,我頓感自己的不是。從此以后,我無論身在何處,與何人接觸,都堅持說普通話?!?/p>
在孩子面前,言傳身教,潤物無聲。母親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關乎孩子能否健康成長!周老師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證明,她不只是一位合格的母親,更是一位出色的母親。
十幾年前,開發(fā)區(qū)教育系統(tǒng)在白馬山小學校園舉行體育趣味運動會,我有幸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見到了今天的高考狀元。她那時還是個兩三歲小女孩,被老同學周老師牽在手里,衣著潔凈光鮮,梳有兩條濃黑小辮子,一對眸子又黑又亮,稚氣嬌嫩,文靜而純真。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眼前這個小女孩,心理素質(zhì)發(fā)展明顯比一般孩子優(yōu)秀得多,人見人愛,花見花開??梢钥闯觯芾蠋熯^早地對女兒傾注了多少心血呀!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今日高中狀元正是周老師默默付出的結果??!
我與周老師多是工作上的接觸,相互交流倉促而短暫,彼此了解不是很深。唯有一次,大概是五六年前,在團城山工商銀行取款偶然相遇。由于臨近春節(jié),銀行業(yè)務繁忙,存取款顧客特別多,我們拿到辦理業(yè)務小票數(shù)字靠后,因而有較多私談空間。這次,也許是高中畢業(yè)三十年后僅有一次非工作而純粹是老同學以私人身份談話。直抒胸臆,侃侃而語,輕松而愉快。談得最多的是各自子女,我們都是奔五的人了,孩子是首當其沖話題。我們都很欣慰,因為雙方孩子都很優(yōu)秀,學習、工作都沒怎么讓父母過多操心。她大女兒畢業(yè)于北京交通大學,已結婚生子,定居北京。她小女兒已是中學生。我兒子也在政府部門工作,不說前程似錦,起碼衣食無憂。女兒即將大學畢業(yè)。我們都祝愿雙方孩子學業(yè)有成,事業(yè)有景。
私人關系走得近了,周老師利用自身優(yōu)勢資源繼續(xù)關心我的孩子。聽說我兒子娶妻生子,她也樂意與我們分享幸福。
不知高考首日,老同學周老師身穿旗袍否?與小女兒吃過糕點和粽子否?我推測的是周老師當天也會同天下所有母親一樣,在心里暗暗祈禱,希望考場上的小女兒沉著冷靜,認真答題,正常發(fā)揮,考出佳績。現(xiàn)如今,周老師小女兒喜中魁首,在不久的九月份,就讀的不是北大就是清華,鯤鵬展翅,揚起輕柔羽毛,遨翔太空,前途不可限量也!
周老師與我不沾親,稍帶故,只是一般同學關系。我知道高考狀元花落誰家后,很想對老同學當面道一聲“恭喜”,卻一直沒有機會。我不是周老師微信好友,發(fā)送短信也過于蒼白無趣。周老師的同學何止千百,我又算老幾?我攀上同學這層關系,并試圖跟周老師一起分享喜悅,確實是誠心誠意。再說,借此機會沾沾喜氣,沾沾福氣,何嘗不是一件利好之事?我常常暗想,向優(yōu)秀的人看齊,與優(yōu)秀的人為伍,自己能否也變得優(yōu)秀起來呢?過去,我的老前輩曾誨語諄諄,教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為人之道,我想至今乃至將來仍然有效吧。
或許有人說我是臆想,體會一下阿Q精神勝利法。東扯西拉,八桿子也牽扯不上什么關系。想與狀元套近乎,欲憑籍狀元之名,好讓自己也“闊”一回。嘻嘻,也許是,也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