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卑這個詞還是挺陌生的,因為以前我們更多的是說一定要謙虛,謙卑是對自已的一個要求,要時刻記住自己還需要努力精進,謙卑更強調(diào)向內(nèi),謙虛則是在大眾眼中給他人留下的感受,謙虛多指對外。
很多時候,我們大人不如孩子,有時候稍微有點成績或者被領(lǐng)導老師表揚,也沾沾自喜,容易沉醉在成績里,無論做啥總想著以前我做的好,老師表揚過我,領(lǐng)導特賞識我。這樣不好,無法再進步。
孩子們,相對來說,被老師表揚或認可,也很興奮,但是,他會將這份表揚和認可作為鞭策自己向下一個山峰邁進的動力,鼓勵自己加油。同時也清晰地看到自己還有不足,老師的表揚中有一份托舉還有一份期待。
前幾天,拿回孩子的段考成績單,看到各科老師對他的評價,老師們都評價他的認真,對自己的要求高,語文老師說,大智若愚的孩子,期望將自己的頻率盡快調(diào)整的和老師一致。英語老師評價孩子英語口語及寫作都不錯,期望孩子將來能向這方面發(fā)展。數(shù)學老師說孩子的成績不穩(wěn)定,希望他在課堂上能更活波,更多地去表達自己。
看到老師們的評價,這三個月來,從不太適應(yīng)到現(xiàn)在滿滿喜歡這種自主研修的學習模式,從考的還不是太理想的分數(shù),到下決心去爭取考數(shù)學最高層,其實,可能結(jié)果都不是太重要,讓人最欣慰的是,他的這份斗志和能冷靜客觀地看待老師的表揚,對老師提出的希望也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所以,孩子們看問題,他能更全面,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別人,俯視所看到的一切,有足夠?qū)拸V視角廣度和寬度,有獨特的思考深度。他們更容易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一面,更直接地感知到他人對自己的一份托舉和愛護。
做一個謙卑的人,對自己要走的路足夠清晰,無論外界的評價如何,要懂得自己還知道的太少,需要去了解和掌握的還有很多很多,虛懷若谷,低下身子,才能受得起更多。
向孩子們學習,守靜,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