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和益母草很容易分辨啊,只要聞一聞味道就能分出來了。
艾草有獨特的艾香味,其他任何野草都沒有的,如果你聞到過艾香的味道,就用這個味道去辨別。
艾草和益母草在形態(tài)上也是有所區(qū)別的。艾草的莖葉是由多個鋸齒狀的小葉片組合在一起,羽狀分列成為大的葉片。而且艾草的背面是白色的,有絨毛。主莖是菱形偏圓。開始長出來的艾草莖葉密集,以后長成灌木后葉片變小了。更重要的是艾草不開花!是用地下根莖來繁殖的。
而益母草的葉片,就比艾草尖細得多,葉片排列與艾草相似,但是葉尖細長,隨著長大葉片變得更加尖細。益母草的主莖是棱形的,比艾草方。更重要的是益母草基本沒有什么味道,而且益母草可以開花。
益母草在6一7月份左右,主莖長高后在葉柄處會開出紫紅色或者白色的花。一邊開花還會一邊長高。開了花兒的益母草與艾草就完全不一樣了。
艾草與益母草都是著名的中藥草,有各自不同的功效。
艾草味苦性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月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證,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下,妊娠胎漏,是婦科良藥。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 在民間廣為應用,可以治療許多疾病。
益母草也是婦科良藥,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對治療活血、利尿消腫、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急性腎炎、產后暈血、尿血、涼血消疹、降壓、安神、鎮(zhèn)靜等有很大作用。 產后常喝的益母草膏就是用益母草作為原材料加工而成。在民間也有自己熬制益母草湯治病。
而且益母草有美容養(yǎng)顏、滋潤肌膚、抗氧化、抗疲勞、 防衰老、增強機體的細胞免疫等功效。 在這一點上,益母草似乎比艾草,更招女人喜歡。平時可以把鮮嫩的葉母草當野菜吃,也可以煎湯喝,把曬制好的益母草泡茶喝,加點蜂蜜,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益母草沒有艾草的苦澀味,比較好喝。但艾草不是真的疾病,誰也不愿意喝的。艾草煎湯十分難喝,用艾草制作菜肴也必須去除苦澀味,才能吃。著名的艾草青團,艾草糍粑喜歡的人也是很多的。
所以,我說了這么多,應該能區(qū)分艾草和益母草吧。功效不同,也要仔細甄別服用。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