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歡跟老人聊天,因為他們歷盡滄桑,每一個人都是一本厚重的故事書。曾遇見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老人思路清晰,非常健談,知道我喜歡寫故事,她便跟我聊起他們家族的舊事。
這個故事大約發(fā)生在1889年的年末,十八歲的香杏,嫁給了范家的三兒子。年二十三這天,香杏就在婆家跟兩個嫂子忙年。蒸饅頭、包包子、蒸年糕忙個不停。香杏問大嫂:“嫂子,做這么多,吃得了么?”大嫂嘆了口氣說:“吃不了也沒咱一口!”“那咱吃啥?”香杏問?!俺赃@個!”二嫂一邊說,一邊拍著糠跟干菜混合的菜窩窩。“過年還吃菜窩窩?”香杏不相信,結(jié)婚前就有親戚說她婆家規(guī)矩大,對兒媳婦不好,她一直不相信。她娘家有五個嫂子,娘從來沒給她們講過家規(guī),跟嫂子們處的閨女娘似得。
年三十晚上,我們這邊興吃餃子。妯娌三個從下午開始和面、切餡、包餃子,只累的腰酸背疼才忙完。
晚上,餃子煮好,大嫂掌勺,一碗碗舀餃子。公公、婆婆、兄弟仨、妯娌仨,還有一個沒出嫁的小姑子,一家人總共九口。大嫂舀了六碗餃子,就把多余的餃子打到篦簾上。二嫂把餃子一碗碗端到大家面前,香杏看了看,獨獨少了她們?nèi)齻€人的。
打完餃子,大嫂把一個倒扣著的盆掀開,盆里有三個紫紅色的紅高粱年糕,大嫂用筷子叉起一個年糕先給了二弟妹,又叉起一個給了香杏,然后拿起最后一個,示意兩個弟妹坐下吃飯。
大嫂、二嫂坐下吃年糕,香杏舉著年糕,筷子在手里直轉(zhuǎn)圈。這紅高粱年糕,蒸的時候婆婆就喊:“少放棗,少放棗,棗放多了不好吃?!币粋€年糕里只放了三兩個棗,可年糕的個頭可不小,一個年糕吃完也就飽了。香杏想:看來大嫂二嫂年年大年三十吃年糕,連個餃子都吃不到。
香杏斜眼看了看正在吃餃子的婆婆、公公和丈夫。心想:如果今年妥協(xié),以后不只是過年,估計平時也沒啥好日子過了。香杏越想越氣,女人又不少干活,憑啥吃的飯食不一樣?香杏在娘家是出了名的小辣椒,想給她個下馬威?哼,沒門!
香杏抬眼看到鍋臺上面的灶王畫像,眼珠一轉(zhuǎn)來了主意,她手里轉(zhuǎn)著年糕開了言:“進了臘月就是年,臘八年粥熬幾天,二十三糖鍋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推煤鼠,二十六趕年集,二十七日宰雞鴨,二十八日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大年三十包餃子,你一碗我一碗,只剩灶王干瞪眼。灶王灶王你別眼饞,給你個紅糕過個年,來年上天說好話,五谷豐登進俺家!”說完把年糕往灶王前放茶水的木牌上一放,年糕插著筷子就粘在那里。
誰也沒想到新媳婦會來這么手,一家人都愣在那里。香杏動作麻利地拿了三個碗,幾下就在篦簾上劃拉滿三碗餃子,給兩個嫂子一人一碗,說:“我奶奶說,大吃大有,大年三十的飯吃啥一年就收啥,你倆這是誠心不想讓咱家收麥子!吃餃子!明年咱們家麥子大收!”兩個嫂子不敢接碗,都偷偷瞄著婆婆。香杏一看倆嫂子不敢接,回身又對婆婆說:“娘,你老人家說咱家明年是多收麥子呢,還是多收紅高粱啊?”過年都的說吉利話,婆婆雖然很生氣,可也不敢說別的,只好硬著頭說:“收麥子!收麥子!”“娘都發(fā)話了,你倆還不快吃?”香杏說完,端起自己面前的餃子,就吃了起來。
香杏的丈夫看香杏敢那么做,把碗一撂就想起來教訓(xùn)香杏,胳膊卻被老爹卻被老爹硬生生給拽住了。香杏那五個鐵塔似得哥哥,別說都來,就是來仨他們爺四個都不是個兒。老爹抖了抖兒子的手,小聲說:“別沒事找事了!”
這一年大年三十大嫂、二嫂第一次吃上了餃子。香杏的公公、婆婆和丈夫卻憋著勁想找香杏的茬,修理她??蛇@香杏里里外外做啥都利落,一時半會還真沒找出啥毛病。
春天到了,香杏婆婆腰下長了一圈蜘蛛瘡(皰疹)。那時候的人跟現(xiàn)在不一樣,別看老太太管家,可活是一點都不少做。這身上長了蜘蛛瘡走路都困難,可啥活也沒耽誤干。這一走一動衣服跟瘡摩擦,水泡全磨破了,皮膚也開始潰爛,老太太苦不堪言,幾天時間,人就憔悴了很多。
香杏脾氣雖然潑,可心善,看婆婆被折騰地不成樣了,便自動擔起了給婆婆擦洗瘡口的事。每天早上,天不亮香杏就起來燒水,化好鹽水,用干凈布沾凈瘡口上的膿血,再用鹽水輕輕擦洗,洗完,再涂一層香油。中午干完活,再給婆婆擦洗一次。到了晚上,婆婆睡前,香杏再給她擦洗一遍。每天都不間斷,足足伺候了婆婆倆月,婆婆皮膚潰爛處開始愈合,慢慢的好了才罷。
自從香杏給婆婆擦洗瘡口,婆婆便對香杏態(tài)度大變,一家人誰要跟香杏高個聲,老太太都不高興。她對老伴說:“香杏這丫頭雖然潑辣,可心好。你看著吧,等咱們老了,就指著這丫頭伺候呢?!?/p>
婆婆對香杏好,不舍得讓小媳婦吃孬點的飯,兩個大媳婦也跟著沾了光。此后,過年年夜飯再也沒讓兒媳婦吃兩樣飯。
香杏婆婆看的沒錯,待他們年紀大了,妯娌仨數(shù)香杏伺候的好。老太太經(jīng)常跟去看她的親朋好友說:“我這輩子,做的最得意的事,就是娶了香杏做兒媳婦。”婆婆病重時,把自己手上的傳家玉鐲脫下來,親手戴在了香杏的手腕上。
香杏生了五個孩子,仨女倆兒。三個姑娘出嫁時,香杏對她們說:“你們記住娘的話,將心比心,你對婆婆若跟對親娘一樣好,婆婆沒有道理對你不好?!?/p>
轉(zhuǎn)眼,香杏也做了婆婆。新媳婦娶進門,行為做事都小心翼翼。香杏看在眼里,便對媳婦說:“丫頭,咱們家沒那么多講究,媳婦跟姑娘一樣。有啥事就跟娘說,做錯了也沒啥,誰也不是天生就會的?!逼鸪?,新媳婦覺得只是婆婆說的面子話,天長日久,就發(fā)現(xiàn)婆婆那人是真好,慢慢的也就跟婆婆處得跟親母女一樣。
香杏時常對兩個兒媳婦說:“你們以后做了婆婆,都不準撐做婆婆的威風,你對媳婦好,媳婦才會對你們好。以后進咱們家的媳婦,都不能虐待,將心比心,你們做小媳婦的時候,我可沒虐待你們,所以你們也不能做惡婆婆?!?/p>
老人說,香杏是她的老奶奶。很多年前,他們家的小子可吃香了,雖然家里窮,人長得也不是很出眾,可她們范家的男孩子們,愣都是搶手的香餑餑,不為別的,就是因為嫁進他們家的媳婦,不吃屈。
(首發(fā):《民間傳奇故事》2018年A版3期,編輯:夏剛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