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總想為別人撐傘?!?/p>
這句話,用來形容《小偷家族》這本書里的人物,最貼切不過了。
書中的六個人,他們雖然有著不同的出身背景,不同的命運,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與性格。
但他們同樣都是社會底層的人,同樣遭受過生活的磨難和挫折。
他們各自帶著“傷疤”走到一起,成為一家人。
即使自己本身已傷痕累累,卻依舊對其他人慷慨贈予愛意和溫暖。
就像豆瓣上一位網(wǎng)友評論的這樣:
“他們把傷疤埋進土里,卻把羈絆和愛留在心里。”
這也是這本書的作者——是枝裕和,想傳達給讀者的東西:
平凡人的生活中沒有英雄,但即使是不那么美好的世界,也會有忽然變得美好的瞬間。
比如那些被愛的瞬間,比如那些“家人閑坐,燈火可親”的瞬間。
生活并沒有那么糟糕,縱然太陽下山了,夜里還會有萬家燈火亮起。
比血緣關系更深的情感牽絆,是愛
有句話說:
“有血緣的不一定能成為家人,但是互相依靠,用心對待的,一定可以?!?/p>
深以為然。
血緣雖然是先天被賦予的情感鏈接,但比這個更能讓人產(chǎn)生情感牽絆的,是那些真正的關心、不計代價的付出,以及無條件的愛。
就像《小偷家族》里的這一家人,他們雖沒有血緣關系,但彼此之間也互相守護、互相溫暖、互相珍視。
他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身為家里的長輩,“奶奶”初枝會在早上早早就泡好茶,等“兒子”阿治出門時,就把保溫杯給他,叮囑他萬事小心。
身為家里唯一的成年男子,既是“兒子”也是“爸爸”的阿治,雖然在工作上不著調(diào),好吃懶做,但他也全身心維護著這個家庭,為人善良簡單。
出門時,他會隨手帶走玄關處的垃圾袋。
遇到被父母遺棄在路上的有里,他也毫不猶豫地將她帶回家,又毫無怨言地供她吃住。
身為家里有著絕對話語權(quán)的“媽媽”,信代明知這個家家徒四壁,朝不保夕,卻依然樂意接受有里,特別是當知道有里是被親生父母丟棄的時候,便暗下決心,堅決不讓有里回去再遭受他們的虐待。
后來為了讓有里繼續(xù)在家里生活,不被別人發(fā)現(xiàn),她甚至不惜放棄自己的工作。
“小姨”亞紀和“哥哥”祥太,也對有里照顧有加。特別是祥太,自從有里加入了這個大家庭,他就開始慢慢關心,保護這個小妹妹。
他最喜歡的可樂餅,自己都舍不得吃,卻愿意都分給有里。
這一家六口人,他們表面上以家人自居。但實際上,他們絲毫沒有血緣關系。
“奶奶”初枝是阿治和信代偶然間撿到的;“兒子”祥太是阿治準備偷東西時從車里帶走的;“妹妹”有里又是阿治和祥太在回家的路上偶遇的。
盡管他們各自的身份都是偷來的,并不是真正的一家人,但在這個家里,他們對彼此的好,對彼此的關照,對彼此的真情,都發(fā)自內(nèi)心,不摻雜任何瑕疵。
一切都不真實,但愛和羈絆卻真真切切。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才讓沒有血緣關系的人走到一起成為家人,并以愛之名互相牽絆,彼此溫暖。
這樣的親情與愛,更純粹,也更動人。
就像根據(jù)小說翻拍的同名電影中的臺詞說的:
“我們什么都沒有,但我們有愛。我們的心連在一起,這才是家庭的根基?!?/p>
唯有愛,是一生的救贖
書中的他們,都有過被原生家庭傷害或辜負的經(jīng)歷。
奶奶初枝,被丈夫拋棄,唯一的兒子長大后離開家去了遠方求學和生活,一去便杳無音信,只剩下她一個人孤苦伶仃。
老爸阿治,從小就沒感受過家庭的溫暖,也沒上過學,以至于后來遇到祥太和有里,他都不知道自己應該教給他們些什么,又該如何教。
老媽信代,小時候被母親虐待,長大結(jié)婚后又經(jīng)常被前夫家暴,她的前半生都過得水深火熱,從未感受過什么是愛與溫暖。
小姨亞紀,因為父母生了二胎而被冷落,明知她離家出走,卻故意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任憑她一個人在外面自生自滅。
祥太也是,小小年紀的他被鎖在車里,高溫的天氣下,如果不是阿治及時敲碎車窗玻璃,恐怕他也難逃一死。
特別是有里,年僅五歲的她,不是被父親毒打,就是被母親呵斥怒罵,小小的身子上,滿是發(fā)青發(fā)紫的傷痕,觸目驚心。
俗話說,萬物都有裂痕,因為那是陽光照進來的地方。
就像他們,雖然各自身處深淵,但機緣巧合之下,他們遇見了彼此,就如同黑夜遇見了光明,風雨遇見了彩虹。
信代和阿治在一起之后,就再沒挨過打,阿治不僅將她救出龍?zhí)痘⒀?,擺脫了前夫的控制,還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疼愛她,呵護她。
初枝被撿回家后,老年生活也有了保障,不僅有兒子,還有兒媳為她養(yǎng)老送終。
亞紀遇到初枝,不僅有了落腳之地,還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有里被阿治和祥太撿回去之后,全家人都無比憐惜和寵愛她。
信代更是把她當成親生女兒一樣,為她的傷口擦藥,還把她緊緊抱在懷里,告訴她:
“真正愛你的人,不會打你?!?/p>
他們原本是風雪趕路人,不對這個世界抱有任何希望。但孤獨的靈魂也會遇到救贖,因為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就像這句話說的:
不管過去你經(jīng)歷過怎樣深的傷痛,總有那么一個人的出現(xiàn),會讓你原諒之前生活對你所有的刁難。
是啊,心里很苦的人,只有一點點愛就能被填滿。
而那些被愛過的瞬間,會在生命長河中永遠發(fā)光,生生不息。
放手成全,也是一種愛
當初信代和阿治決定留下有里的時候,奶奶初枝就跟他們說過,這樣的日子不會持續(xù)太久的。
因為他們不是孩子的親生父母,哪怕是出于好意,照顧有里,時間久了,也會被認為是在拐賣兒童,這是一種違法犯罪的行為。
奶奶的話,后來一語成讖。
在一次尋常偷東西的過程中,有里因為逃跑不及時,差點暴露了。祥太為了不讓妹妹被抓到,也為了不想讓妹妹再做這種違法的事情,而故意露餡被店家看到。
他當時明明不想吃橘子,卻有意當著超市老板的面,拿起了很多橘子。還不顧人家的警告,拿起橘子就往外跑。
跑到高架邊,他縱身一躍,摔傷了。
警察也隨之而來,一番追問下,不僅發(fā)現(xiàn)了半年前就失蹤的有里,還發(fā)現(xiàn)了前段時間壽終正寢卻被他們埋在家里的初枝。
他們把奶奶埋在家里,是因為不想讓別人知道奶奶死了,從而發(fā)現(xiàn)有里的存在。
但對不知情的人來說,他們這樣做就是犯罪了。
為了保全家人,信代一人扛下所有的罪責,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
入獄的那一刻,信代才徹底醒悟,知道僅憑自己和阿治是給不了祥太跟有里像樣的生活,也無法長期保護好他們的。
因為他們連一個合格的身份都沒有。
于是,為了讓孩子回歸正常人的生活,信代趁著阿治帶祥太去看望她的時候,跟祥太交代了他的真實身份,并讓他有機會就去找自己的親生父母。
至于有里,早在祥太被警察帶走后不久,她就被父母接回去了。
信代一生無兒無女,但遇到祥太和有里,又為兩個孩子付出一切后,她已然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母親。
阿治也是,送走祥太的時候,他雖然百般不舍,卻也明白,自己沒能力擔負起孩子的生活,只有讓孩子回到保育院,才是對他最好的選擇。
只是,祥太坐上車后,對著車窗喊出的那聲“爸爸”,他卻是聽不到了。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也許就是看著對方的身影漸行漸遠,而你心里清楚,不必追。
畢竟,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放手讓孩子去成長,去過屬于他們的人生,也是一種成全與愛。
像這句話說的:
“世間幾乎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唯獨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p>
看完這本書,我一直在想:
人這一生,到底是在追求什么呢?
電影《隱入塵煙》里說:
“一生最重,不過飽餐與被愛。
一生所求,不過溫暖與良人。
一生所愛,不過守護與陪伴?!?/p>
這些東西,有的人輕而易舉就能得到。而有的人,終其一生,都無法遇見和擁有。
真心希望,在這個不那么完美的人世間,每個善良的人,都能被溫柔以待。
即使卑微渺小如塵埃,希望你也能被細心保存,妥善安放。
愿你晚歸時,家里有人為你留盞燈。
愿你如臨深淵時,身邊有人拉你一把。
愿你身在大雨中時,有人能及時為你撐傘。
希望不管走到哪里,走多遠,只要回頭,家就在身后等你,家人永遠是你避風的港灣。
作者 | 輕舟
主播 | 聞悅,愛唱歌的主持者,公眾號:聞悅來了。
圖片 | 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