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一翁
圖片/來源網(wǎng)絡,侵權聯(lián)系刪除
2000多年前,孔老夫子在《論語》中曰“言忠信,行篤敬?!?/span>現(xiàn)今,復旦大學將“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作為校訓貫徹了100多年。百年老校南京師范大學,在百年校慶之際,確定新校訓為“正德厚生,篤學敏行”。然而,急功近利是這個時代的浮躁病,淺嘗輒止也是這個社會的通病,“篤”或為一方良藥。學習最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興致到了就閱讀兩個小時,沒心情了就放縱兩個星期。半途而廢的結果是有始無終,三心二意的結果就是一無所獲。李笑來在《財富自由之路》中問道:成長的方法是什么?要生存、要成長、要發(fā)展,就要在學習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比爾蓋茨一生都在學習,他認為學習并不是非要在學校里完成,學校只是學習發(fā)生的一個環(huán)境。據(jù)估計,他每周讀一本書的習慣,堅持了52年,其中許多書與軟件或業(yè)務無關。一個叫亨利的小男孩被稱為“大傻瓜”,因為村里的人讓他在1美元和10美元之間挑選的時候,他總是拿1美元。鄰村的人聽聞此事,覺得很是奇怪,紛紛跑來驗證,小亨利也從不讓他們“失望”。小亨利回答說:”如果我第一次就挑10美元那張,后面還會有人讓我挑嗎?”人這一生,會面臨無數(shù)的思考與選擇,思考決定選擇,選擇決定成就。疾風知勁草,時窮節(jié)乃現(xiàn)。真正優(yōu)秀的人,往往都是善于獨立思考。停留在想象中,沒有付出實際行動,是一段毫無價值的體驗。前有王羲之堅持習字20年成“一代書圣”,后有金庸連續(xù)寫作17年成“武俠泰斗”。王陽明也說過:“辨既明矣,思既慎矣,問既審矣,學既能矣,又從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謂篤行?!?/span>學習到位、分辨清楚、思考縝密、還需要持續(xù)實踐,方為正道。無論信天、信地、信佛,還是一個渺小的夢想、一句聽起來很荒唐沒有人愿意去相信的話。比聽過重要的是聽懂,比聽懂重要的是理解,比理解重要的是篤信。有位作家說:身邊有80%的人從來不思考,15%的人以為自己在思考,而只有5%的人真正在思考。實際上,思考過后,篤信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聽過許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成大事者,皆有信仰。哥白尼信仰神,魯迅信仰自己,鐘南山信仰共產(chǎn)主義……擁有篤定的信念,就擁有了力量與幸福;擁有篤定的心境,天地自成一派。人活一世在于“篤”:篤學不倦,篤思不止,篤行致遠,篤信自救。
作者:一翁,情鐘文學,捕捉生活,一寸方心弘揚傳統(tǒng)文化,一隅筆墨傳遞時代力量。轉載聯(lián)系南師國學堂(NHJGXZH)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