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是在一六年的時候,我家搬離了農(nóng)村,遷到離農(nóng)村兩三公里的地方。那時候的我認為這是順其自然的事——因為周圍的一切都在發(fā)展。
新家與老家的距離雖不遠,但我卻從未意識到,那時的自己已然失去了曾經(jīng)最愛的地方,同時連純真一起失去了。
人總是這樣,在失去時才驚覺,一切都回不去了。或許是失去的東西最有魅力,在人自知時才發(fā)現(xiàn)它們竟是如此讓人難忘。猶如十七八歲的我們,總以為時間還很多,一切都來得及,我們并不在乎親情的點滴溫暖,友情的朝夕相處,愛情的懵懂與悸動……當時光境遷,各奔東西,有些遺憾似乎會飄離出來,就連大雨中的一次狂奔,和朋友吃著路邊攤,都在頃刻間變得甜蜜……
只是,一切都變了,我們再也回不去了;而在周遭,每一天其實都在上演著失去的故事。
活潑開朗的大學室友甲,她最大的心愿是——賺到足夠的錢后,先走一走祖國的大好河山,帶父母去趟北京,而后再去國外看一看。
畢業(yè)后,她順利地考上了公務員,之后開始每天早八點、晚五點的工作生活。沒過三年,嫁人生子,屬于自己的時間少得可憐,更別提到處去旅游了!直到有一天,父親突然病重,她才發(fā)覺自己還沒能帶老父親去北京呢!
此后,老父親在ICU呆了一周,離世。室友甲后悔不已,在朋友圈發(fā)了一段長長的話:我總以為父親還未老,可以等我放下手中的工作,抽出幾天時間帶他和媽媽去北京一趟。要知道,他們那一輩的人,最佩服的便是毛主席,而父親這一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去北京瞻仰瞻仰毛主席的儀容??晌颐髅饔袡C會帶他去實現(xiàn)這個小小的心愿,就幾天而已啊……我們總以為時間還很多,時間還夠用,可不早點行動,你又如何能預料到明天跟意外哪一個會先到來呢?……
我想,這樣的遺憾真會伴隨她一輩子了,而“立足當下,珍惜眼前人,把握手中的幸?!边@句話早已不知在耳邊回蕩了多少次,每個人都能說上幾句,但要真正做到,似乎好難啊。
我們對已經(jīng)擁有的熟視無睹,以為它們不會消失,還可以去追逐更多——我可以擁有更多,更多!殊不知,擁有健康的身體,勞逸結(jié)合,且行且實現(xiàn)愿望,我們才可以更好地前行,不留遺憾。
同事乙是一個體貼入微的人兒,身邊認識她的人無不對其稱贊有加。對父母,小到生活瑣事,大到生病疼痛,無論身在何方,她都能無比耐心地替父母排憂解難,所以父母覺得她是一個省心懂事的好女兒;對同事,她溫柔大方,對力所能及的事都盡心幫助,別人覺得臟累的活兒她也從不抱怨。就是這么一個善良的人,卻遭受到了來自性別上的極大的不公平:家里拆遷,父母將五六套房產(chǎn)全都寫在弟弟名下,還揚言說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遲早是別家的人。沒想到就在不久后,父親突然病重,被檢查出了胃癌,急需二十萬做手術(shù)。這時候,同事乙的弟弟可不管,開著跑車不知到哪“瀟灑”去了。同事依然不急不躁,拿出十萬去交了醫(yī)藥費,每天往返于醫(yī)院與辦公室之間;只是,父母再也看不到她臉上對他們的笑容,每次只是叮囑幾句,同事就匆匆離開了。更讓人驚訝的是,父母居然還罵她是白眼狼,只進不出。
身邊的人都對此唏噓不已。都說人最看重的東西在哪,他的愛就在哪;很明顯,同樣是子女,哪怕女兒再如此體貼,父母依舊更看重兒子。對此,同事乙只是淡淡一笑,“這樣我反而更踏實,盡自己的義務與責任就好?!?/div>
聽到這兒,我不由得對她又敬佩了幾分——只是她的父母,真的知道他們已經(jīng)失去了一個世上曾最愛他們的女兒嗎?而身邊像這樣“一碗水端不平”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要我說,若愛孩子,請尊重他們,請給他們差不多的愛,而不是愛他們的性別甚于愛他們的本身。
身邊有關(guān)失去的故事很多很多,包括我自己也失去了對父母最無瑕的愛,失去了一些曾最要好的朋友,失去了走另一條路的權(quán)利……
對于失去的東西,我們會懊惱,會反思,甚至會戀戀不舍。那么,生活就僅限于此了嗎?在失去以前,我們能否及時想起自己還未實現(xiàn)的心愿,想去遇見的人,想要珍惜的情感,或者盡全力走好眼前這條路呢?
讓我們學會用一顆睿智的頭腦去思索生活中的未盡之事,用一顆智慧的心去思考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用愛去感受平淡生活中閃閃發(fā)光的點點滴滴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