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在醫(yī)學上是指足癬,是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患者需根據(jù)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
1、對于糜爛、滲液類腳氣患者,可采用高錳酸鉀溶液濕敷,待皮膚干燥后可采用鹽酸特比萘芬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涂抹患處。
2、對于皮膚角化增厚類腳氣患者,因角化層過厚,藥物無法直接吸收,需先用溫水或藥物浸泡,待軟化角質(zhì)后局部涂抹聯(lián)苯芐唑乳膏等抗菌藥物,最后采用薄膜封包治療。
3、對于有水泡無潰爛類型的腳氣患者,需先采用硼酸溶液外涂或浸泡,再外涂抗真菌藥物,如外涂硝酸咪康唑乳膏、鹽酸特比萘芬乳膏等。
4、對于合并細菌感染類腳氣患者,可先用呋喃西林溶液濕敷,再使用抗真菌藥物外涂,同時配合口服抗生素藥物治療,如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口服頭孢拉定、左氧氟沙星等藥物治療。
同時需要注意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避免藥物對肝臟造成不良的影響。此外,患者還要注意日常清潔,保持腳部皮膚干燥、清潔,避免抓撓患處皮膚,防止發(fā)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