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初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結(jié)束后,老師發(fā)現(xiàn)同一張卷子,而同學們的分數(shù)懸殊越來越明顯,就數(shù)學而言初二是個“分水嶺”真的不是簡單的說說而已。初二是中考前關鍵的轉(zhuǎn)折期,從內(nèi)容而言,幾何部分從圖形性質(zhì)到圖形變化,代數(shù)部分從整式乘除因式分解到函數(shù)基礎,全都是考察的重點基礎,稍有不注意,就會對之后的整個學習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
有的孩子初一還好,初二完全不行了,考試一塌糊涂,馬上升初三學習就緊張起來了,中考可怎么辦?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啦,初二是孩子成長的分水嶺,很多事情需要家長做!有的家長可能會有疑問,為什么小學和初一成績很好,一到初二就下滑?
首先應該是邏輯思維還沒有轉(zhuǎn)化過來。在小學時期,“語數(shù)雙百”司空見慣,有些孩子會延續(xù)小學時期的一些學習方法和思維,比如學習方式屬于死記硬背的,背一些老師講過的重點習題,但不考慮題型的變換,憑“小聰明”但學習習慣不好的、知識面很窄等。這類學生不是不聰明,而是視野太窄,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習慣出了問題。我們知道對知識的簡單應用是“淺層次思維”,進行抽象邏輯思維是“深層次思維”。
初二的教學內(nèi)容和以前相比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思維方式由“形象思維”為主,變成了“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為主。如果不進行思維方式改變,當然會變得很吃力。
其次,是沒有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于學習興趣和克服學習困難的毅力。有一部分學生較聰明,由于初一內(nèi)容較少,難度適中,所以在初一學得很輕松,不需要十分努力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績。這些學生常常會因為聰明而受到家長和老師的贊揚。他們錯誤地以為,取得好的成績,原來如此簡單,不認真不努力也可學好。養(yǎng)成了做事馬虎,不求勝解,怕吃苦等不良習氣。但到了初二就完全不同了。初二一年的知識量要超過整個小學六年的兩倍。這時,不努力是絕對學不好的。于是,當遇到難題,找不出或不想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采取自我安慰,自我放棄。還有一部分學生課堂上跟著老師做題全部都會,但是課下練習不夠,導致知識點不能熟練掌握,遇到同類問題便束手無措。殊不知,“學習”中 “習”的作用決定了學習結(jié)果是否有好的成效。
在這里提出幾點初二數(shù)學學習的建議:
預習——對于一個新的知識點,其實在老師講之前,我們是不知道哪個地方是基礎,哪個地方容易錯等等, 但是若是我們對于這個知識點能夠提前對這個知識點多了解一些,就可知道哪些地方是自己可以獨立理解的,哪個地方是不明白的需要聽取老師講解的。這樣才能提升學習的效率,讓學習變得更高效。
認真——這個“認真”既包含課上的認真聽講也包含課下的認真練習。課上的認真是你掌握知識的基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認真是提升學習效率的最重要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能夠解決你大多數(shù)的疑惑。課下的認真是必須認真完成老師要求的練習。要知道老師要求的練習并不是“題?!?,并不是無的放矢,所以請認真完成,少動筆而能學好數(shù)學的天才即使有,也不是你。照抄答案的行為沒有任何意義,甚至是在浪費你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改錯——想要做對所有的題目是可笑的,出錯并認真訂正才更合理。隨時收集你自己做過的錯題,訂正并寫清錯誤的原因,記住是真正掌握這些題目,而不是抄寫一下答案,這些資料將是屬于你個人的最大財富。
速率——正確率和做題的速度一樣重要。一張會做但沒有做完的卷子和一張不會做而空白的卷子沒有任何區(qū)別,最終的結(jié)果不會因為你會做而多得分,所以,提升做題速度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限時做題,提升做題的速度和知識點的純屬度也是我們要努力的一個方向。
最后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不及格不可怕,可怕的是永遠不及格,以及接受這個不及格。定一個自己力所能及的奮斗目標,每次只要進步一點點,讓每一次小成就積累成一個客觀的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