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釋 疑
①南山:指廬山。
②稀:稀疏。形容長逝不佳。
③晨興:早起。
④理:管理,治理。
⑤穢:指田中的雜草。
⑥帶月:在月光下,帶同“戴”。
⑦荷[hè]:扛,肩負。
⑧狹:狹窄。
⑨草木長:草木叢生。
⑩不足:不值得。
譯 文
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野草茂盛,豆苗稀疏。
清早起下地鏟除雜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鋤歸去。
狹窄的山徑草木叢生,夜露沾濕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濕并不可惜,只希望不違背我歸耕田園的心意。
海 海 賞 析
這首詩通過對躬耕田園的具體描寫,表現(xiàn)了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前三句都是寫田間勞作的艱辛?!?/span>草盛豆苗稀”,除草保苗難,勞動強度大。正因為如此,詩人只好“晨興”而作,“帶月”而歸,勤于耕作了。晚涼生露,夜將深了,疲憊的身體貼著露水沾濕的衣服,真讓人不堪忍受。
盡管如此,詩人非但不叫苦,卻說“不足惜”,原因在苦中有樂,只求“無違”“聊為隴畝民”的心愿。耕作的辛苦滋味是詩人與其他農(nóng)夫共嘗的,有志而為,以農(nóng)耕對抗出仕,是詩人獨有的,詩眼也正在這里。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杰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9.26
喜歡就關(guān)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