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鄰居是一個滿頭銀發(fā),臉上長滿皺紋,笑起來很慈善和藹的老爺爺。
這個爺爺向來樂于助人,他不是圖錢,他只是不愿意閑著,于是他自愿幫小區(qū)打掃衛(wèi)生。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冽冽寒冬,我們總能看見他手拿掃把、簸箕辛勤工作的模樣。
冬季太陽似乎又成了擺設,高懸在空,氣溫卻不見回暖,刺骨的寒風刮著,我下樓扔個垃圾也凍得縮起了脖子。冷風輕而易舉的吹起了一個易拉罐,掉在地上,“哐當——”,只見爺爺馬上追著易拉罐,拾進了簸箕,風吹落了爺爺頭上的帽子。是的,爺爺還在掃著那條似乎永遠掃不干凈的路,有節(jié)奏而清脆的“唰唰”聲都被冬風的“呼呼”聲給吹散了。爺爺的衣服不時被吹得鼓起來,頭發(fā)被吹得直豎頭頂,就連胡子也被吹得飄動起來,爺爺竭力地站穩(wěn),固執(zhí)地與冬風較著勁,滿路都是落葉,可爺爺走過之處卻干干凈凈。他像一個和寒冷搏斗的勇士,和一切“臟亂差”搏斗的衛(wèi)士,守護著一方凈土。
你看,這個夏天,火球似的太陽烤著大地上的一切,爺爺熱得汗流浹背。大家都勸他:“爺爺回去吧,別掃了,看起來這兒也不太臟。”可是他偏偏很固執(zhí):“不行,沒有打掃干凈,我得把這些爛腐葉掃掉,等下風一吹,老黃葉又來了。”盡管汗順著他臉上的溝壑,一滴一滴地淌下來,流進他白白的胡子,又順著脖子流進早已濕透的衣服里,他依然用力地掃著,“唰——唰——唰——”掃把掃過路面會發(fā)出清脆的聲響。我聽著,聽著這聲響,離我越來越近,又越來越遠;從路的這一頭到那一頭。這樣的人真讓我為之動容。
有一回,我們一家人要外出幾天,可是院子里的那些花花草草怎么辦呢?一家人正犯難,爺爺走出來:“什么事啊,這么著急?”我們跟爺爺一說,爺爺摸著胡子笑起來:“這么點事也叫事?包在我身上了?!蔽覀円兄x他,他卻擺著手說:“不用謝我,只是舉手之勞!”我們回來以后,那些花花草草非但沒有一點點枯萎,反而更挺拔,更生機了。
還有一回他們家賣廢品,收廢品的人臨走之前,他過來問我們賣不賣,正好我們家的紙箱子堆得和小山一樣高,可占家里的空間了。媽媽要感謝他,他卻毫不在意地說:“這算什么?為別人提供方便,我們自己也是高興的呀!”他也經常拿自己種的菜給我們,他總會叮囑幾句:“這個自己種的,沒農藥的,城里人講究?!?/p>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爺爺雖沒讀過什么書,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但他的品格是那么的質樸高貴。誰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最美莫過夕陽紅,爺爺用自己的點滴言行影響著周圍的人,也深深地感染著我,我在心底吟詠——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