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敘述】全職攝影師 寶媽
從事了 10 年的攝影,目前擁有 150 平的 loft 攝影工作室。
固定工作人員只有 2 人:合伙人(運營) 我(攝影 兼職后期修圖師 化妝師)。
工作室原本的客戶群體定位為“ 婚紗 ” ,去年年底轉型拍 “ 國風寫真 ”、 “ 肖像拍攝 ”。
究極自我,我認為自己屬于 “ 專才類型 ” ,當下更傾向于深入研究 “ 攝影 后期 ” 的知識結構。
因 YQ 影響導致工作室有虧損,收入不穩(wěn)定 。
「 原計劃 」
(1)轉型做講師
(2)當下希望能慢慢消化完現(xiàn)有的客單,減少接單量,消化完客單后把工作室轉讓出去。
(3)過渡期找一份能有雙休的商業(yè)攝影工作,休息時間把講師的基礎先打好。(相當于副業(yè)做講師)
目前不少問題陸續(xù)出現(xiàn),有點迷茫,希望老師能指點一下。
1.沒有固定的授課空間
正在轉讓工作室,以后線下授課無固定場地。
2.沒有講師經驗
(朋友圈積累好友和客戶的總人數:2500 左右)
從來沒有做過講師,暫無這方面的經驗。
目前對身邊的 10 名化妝師進行了一個 “ 拍攝定妝照教學 ” 的需求調查。
(1)打算先做個實驗,面對化妝師群體先開一個 “ 線下面授課 ”;
(2)考慮開發(fā)產品:參考學習 拆解蔡老師的《 60 節(jié)系統(tǒng)攝影課》,先制作出一份自己的攝影教程產品內容。
3.如何過渡小紅書平臺中的內容?
之前小紅書的接單號還有在有在持續(xù)更新,粉絲存量其實只有120左右。
怎么把接單號的內容,過渡成講師號的內容呢?
(1)規(guī)劃未來在小紅書發(fā)布干貨內容:做了 100 個干貨選題,打算一周三更。
(2)拆解了一些賬號:攝影師(十月微熏、雙囍、蝦兒)、講師(小飯團、陌年、英國攝影師shirley)。
4.如何擴大影響力?
作為講師,除了小紅書,需要增加哪些平臺去增加粉絲去實現(xiàn)擴大影響力?
5. 是否需要更換人設?
小紅書接單號的置頂內容是:10 年攝影師成長故事。
轉型為講師,是否需要換小紅書人設置頂內容?
6.時間少
過渡期打算找商業(yè)產品攝影的工作維持收入,意味著只有周末和節(jié)假日才有空做講師的內容。
7.對于課程品類還沒有一個定論
現(xiàn)在就還處于糾結課程品類的階段,不知道要開哪一類課,沒有一個定論。
目前有 “ 化妝師 ” 向我咨詢關于定妝照的學習,也有 “ 寶媽 ” 咨詢拍寶寶的學習。
微信化妝師有 100 多,挺多人愿意花錢學習的那種。
同時,這兩類人群大部分都在成都。
有潛在意向的客戶對這些領域還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認知,我開課做教學應該也能對他們有幫助。
先從 “ 面授課 ” 做起,場地的利用率其實是非常低的。需要授課的時候臨時租一下就好了,沒有固定場地問題不大。 2.關于在過渡期如何 “積累經驗” 和 “ 完善產品 ” 因為你做了 10 年的攝影,其實不需要想那么多,先做線下面授課。原因是這樣的,這 10 年里面加的這 2000 人里,難道會沒有一些想學攝影的嗎?所以,直接在朋友圈宣告一下說:我準備出來做課了,想教大家攝影,有沒有人愿意跟我學。大家心理壓力別那么大嘛,先嘗試著出來招生,直接賣第一波的線下授課。大家以為要邁出第一步做講師,一定要先有 “ 影響力 / 先有粉絲 / 先有背書 / 先有課程內容 ” 。正確的第一步應該是:「 先對原有的客戶 / 粉絲洗一遍牌 」。于你而言,就是把原有的私域流量 2000 人 “ 洗 ” 一遍。這些人當中一定存在一些 “對你的評價可能還不錯 ”的人,覺得你拍的不錯,想跟你學習攝影的人。就算第一次開線下面授課只能收到幾個學員,也要咬咬牙先把第一次完整跑一遍。你還沒有課程產品,假設第一次課就做那種三個月的線上課,定價 1000 元;原來想招個 50 個人但實際上你只能招個 10 個人,這種情況就會很尷尬。開課的話,會覺得三個月的投入產出比不夠高,畢竟要備課講課,有一大堆事情。而一開始就做面授課的原因是,面授課很短,才 2 - 5 天。(2)用很短的時間,可以先跑出自己的第一個課程體系。所以結論就是:現(xiàn)在就可以開始做第一輪的實驗——把課程內容拆解出一份大綱,收幾個學員,跑完第一輪后,再去完善你的課程產品內容。可以做,但是 “ 做完內容后,再去做講師課程 ” ,這樣的進度太慢了。把第一個閉環(huán)跑通了,問題才能迎刃而解。做內容是為了吸粉,但是做講師,不需要先有粉絲 / 背書 。因為你的小紅書粉絲量不多,根本涉及不到 “ 過渡 ” 的問題。直接發(fā)布選題內容去跑一輪,調查市場需求就好了。 4.做講師跑完第一個循環(huán),才能談「 影響力 」 摸清自己的心理預期,確定教學品類:教學天數、收費、預期的第一批學員人數(比如:收費 5999 元,線下面授 2 天,預期學員收 10 人);于你而言會更傾向于寫真。比如說:月初你在朋友圈宣發(fā),告訴大家你要開課,做一場線下的課程,問大家有沒有什么意愿。因為你沒有做過用戶分級,比如說 “ 有哪些人咨詢過課程 ”,所以這個時候很需要你先釋放銷售信號。如果第一次課只能收到一個學員你要不要做?只有一個學員也要做。原因是,我還是希望你能開第一期課程,跑完第一個循環(huán)。只有第一個循環(huán)跑起來了,自然才知道做講師開課大概會遇到什么問題、該怎么改進、怎么講課。第一場課程必定是會很粗糙的,極其粗糙,也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我會建議 “ 開始做這件事 ” 的時間節(jié)點越早越好。設定在半個月時間里的每一天,就跟賣客片一模一樣的形式去賣你的授課名額。根據你的內容形式分析,圖文視頻在所有平臺都可以卡關鍵詞發(fā),同時以小紅書為主。所以你可以先發(fā)那 100 個選題,所有平臺同步發(fā)布。 5. 轉型的第一步要做的事情有 2 個基本點,人設肯定要隨之更換(1)第一個基本點:先發(fā)「成長 人設 產品故事」—— 10 年的攝影師成長故事視頻這一點你已經具備了。要做的就是:開個視頻號,把它發(fā)上去做置頂;轉發(fā)到朋友圈。(2)第二個基本點:發(fā)起線上公開課分享活動,進群call 1 ,私戳成交。做法就跟我們攝影師IP營里帶領你們跑的營銷活動流程同理,開始規(guī)劃 15 天內要發(fā)的內容。在朋友圈發(fā)售一個產品,你要準備 “授課課綱、課程大綱的詳情頁、做這件事的初心、加一個人設文”。之后再補一篇朋友圈,說大家對我 “ 怎么從零基礎學攝影 ”“ 這10年我的成長經歷 ” 感不感興趣,想聽我的故事嗎?感興趣的call 1 我拉你進群,這群人都將會是對你感興趣的用戶。最后在群里再打個廣告:在這個月的幾號,我將會開設第一場線下授課,會毫無保留地把所有東西教給大家。原本定價是 8999 元,但因為是首次線下課,所以要給所有支持最早一批支持我的同學最大程度的優(yōu)惠,只定價 5999 元。這個課程時長多久,會讓你學到什么 ABCD 的東西。群里發(fā)完了就可以進行1v1私戳,接下來只要有成交了就在朋友圈發(fā)訂單截圖。就算真的一個訂單截圖也沒有,你也可以讓你朋友過來聽一聽,湊人氣也可以對吧。第 3 步,發(fā)起線上分享活動,感興趣進群call 1 ;之后再對精準用戶進行私聊。朋友圈有那么多粉絲余量,所以先對微信好友進行洗牌轉化。把朋友圈先利用起來,不需要過多去預想怎么在其他平臺擴大影響力。這個階段,其實不需要因為轉型做講師而瘋狂先出內容,只有投入沒有回報這樣會很累的。一開始你擔憂的問題是:找到固定工作后一邊上班一邊準備課程,會忙不過來。原因是如果你在未來真的決定要找一份固定的商業(yè)攝影工作,上班后再想開課程,這樣的節(jié)奏就會令你很難受。趁你現(xiàn)在還在消化原有的客單,趁著還有大段的時間,就先把開課這件事給做了。「 市場需求 」是需要逐步摸清的,剛才跟你所說的 “ 在朋友圈洗牌 ” 是屬于通用方法。(提醒:微信現(xiàn)存的化妝師群體,洗完第一波可能就沒得洗了。)你現(xiàn)在就可以這樣做,發(fā)個朋友圈詢問大家的需求:“ 大家可以報一下想學習哪方面的內容,我根據你們需求定制。私聊的時候再去問他們身邊還有沒有想學的,有就一起拼個團湊夠多少個人,就能優(yōu)惠多少錢,幫你們開一場課?!?/span>對于其他各大平臺的市場需求,得先發(fā)布后再看數據。我不需要修改你自己定制的選題大綱,我們只是看數據來幫你分析可行性。 如果做講師,為什么我一定要逼大家先開面授課?原因有以下幾點。 單價較高的原因是因為你做攝影師那么久,或多或少積累了有一些對你認可的人。且不說是粉絲,因為他們伴隨了我們很久,所以做線下面授課是比較容易轉化這類高信任值的用戶。線下的交互感遠比線上好,有什么事情都可以當場解決。短期的線下課可以讓你壓力沒有那么大,就算失敗了,頂多就是兩天時間成本而已。而線上課程可能需要維持一個月到兩個月,甚至半年或者一年,會很消耗你的。假設:你招生預想 “ 定價 1000 元,學員 50 人” 再開課,但實際上你只能招到 10 個人,這樣的情況會很尷尬;只要開課你就得為此消耗 3 個月,你不開課那連 10 個學員也沒有了。第一期做面授課的好處,是可以幫助講師去構建和完善你的產品。因為你還沒有產品,所以我會倒推回來,建議大家先按照這個邏輯去做。實際又有多少人,接下來又要怎么改進 “ 對朋友圈的用戶洗牌 ” 。沒有誰是一開始就能事無巨細準備好一切,一定是邊跑、邊積累、邊改進的。學員需要時間沉淀成績,同理你也需要時間去釋放的銷售信號,讓所有的潛在客戶看到你有在做講師開課程。以上的問答節(jié)選自《攝影師IP營:直播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