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師其意思,自辟乾坤。作為紹興“名人年”重要活動,繼2021年“畸人青藤——徐渭書畫作品展”成功展出后,又一大展“高古奇駭——陳洪綬書畫作品展”今日在紹開幕,以此紀念陳洪綬逝世370周年。紹興日報專題刊文《高古奇駭一老蓮》,挖掘展覽臺前幕后,帶領大家一起感受陳洪綬的書畫魅力?,F(xiàn)將報道全文轉載,以饗讀者。
高古奇駭一老蓮
陳洪綬書畫作品展今天開幕
徐霞鴻/文
今年是陳洪綬逝世370周年。陳洪綬(1598-1652),字章侯,號老蓮,明代紹興府諸暨縣(今諸暨市)楓橋鎮(zhèn)陳家村人,著名書畫家、詩人。他與王冕、楊維楨并稱“諸暨三賢”,與崔子忠合稱“南陳北崔”。魯迅先生鐘愛其人物版畫,稱“老蓮的畫,一代絕作”。
徐渭藝術館
從今天起到12月20日,由紹興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高古奇駭——陳洪綬書畫作品展”在紹興博物館(徐渭藝術館)展出。這是繼2021年“畸人青藤——徐渭書畫作品展”后紹興又一文化盛事。來自國內(nèi)35家文博單位的陳洪綬書畫作品、文獻手稿、碑刻拓片,以及其師友、后學書畫、版畫、古籍等相關文物100件(組),讓觀眾能從歷史的深度領悟其畫風背后蘊涵的追溯本源、別開生面、張揚個性的藝術精神。
從1件到100件
紹興攜手35家文博單位
“這是紹興攜手國內(nèi)35家文博單位共同舉辦的一場文化盛事?!闭f起這場展覽的籌備過程,市文廣旅游局博物館處處長、紹興博物館館長何鳴雷用了“不容易”這三個字來形容。
《蕉蔭絲竹圖軸》 紹興博物館藏
“我們館藏的陳洪綬書畫作品只有1件。這幅《蕉蔭絲竹圖軸》創(chuàng)作于清順治七年(1650),是陳洪綬晚期人物畫代表作之一。”何鳴雷說,從館藏的1件文物到集齊呈現(xiàn)在展覽上的100件文物,這個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們只用了短短3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
而且,這35家文博單位有許多是國字號的,如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美術館等,還有不少省級大館,如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等。
《撲蝶仕女圖軸》 上海博物館藏
“前段時間,我們派出了8支隊伍,將分散在全國各地文博單位的陳洪綬文物藏品陸續(xù)接回紹興。”作為這場展覽的總策展人,紹興博物館副館長沈一萍也深切地體會到了借展的不易。
這100件文物中,有一級文物20件、二級文物30件、三級文物25件。這些國寶級的文物,在點交、運輸、布展等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尤其是書畫類的文物,是有休眠期的?!耙驗槊恳淮握钩?,對于書畫類文物來說,都是有損耗的。所以書畫藏品展出過一次后,要經(jīng)過3至5年的休眠,才能進行下一次展覽。如果想借的這一件,剛好處于休眠期,那就只能換別的了?!鄙蛞黄颊f,雖然這場展覽為3個月左右,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部分展品的展期只能借到2個月、1個月甚至20天。所以,觀眾很難一次性看到所有的展品。
《對鏡仕女圖軸》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在布展時,從打開文物的那一刻到上墻的全過程,也都必須由借、展雙方共同見證。“之前,借展方都要派人到現(xiàn)場全程協(xié)助布展,現(xiàn)在因為受疫情的影響,我們就采用了網(wǎng)絡全程直播的方式來進行?!苯B興博物館陳列部副主任沈方圓說,展廳內(nèi)的溫度、濕度,也有嚴格要求?!耙话銇碚f,展廳溫度要控制在20攝氏度,正負2攝氏度之間。濕度要控制在50度,正負5度之間。無論是溫度還是濕度,每天的波動都不能超過3度?!?/span>
此外,陳洪綬書畫的布展難度還在于其作品本身的材質(zhì)?!八臅?,多是絹本,是繪在絹、綾等絲織物上的。與紙本相比,絹本更難保存,更易破碎,布展更需小心翼翼,容不得有半點閃失。”沈一萍說。
不僅高古奇駭
更還原別開生面的老蓮
這場陳洪綬書畫作品展的主題定為“高古奇駭”,主要是出于與陳洪綬主要的藝術特色與精神面貌相貼合的考慮。
“陳洪綬是明代人物畫巨匠,他上追晉唐,師法吳道子、周昉、李公麟等大家,并借鑒了同代吳彬的夸張變形、丁云鵬的古雅寧謐,進而吸收民間壁畫、版畫的裝飾意匠而自成高古奇駭?shù)拿婷?。”沈一萍說,這場展覽以陳洪綬人物畫為重點,選取了其不同時期、不同題材的代表作品。
《觀音像軸》 吉林省博物院藏
陳洪綬的人物畫,在人物造型上,常有意改變身體比例,多畫大頭小身的“偉岸軀干”;在色彩運用上,多工筆設色,極具裝飾趣味;在筆墨技巧上,善用線描,從轉折有力的方筆到清圓細勁的圓筆均能運用自如。比如明清時人畫仕女,多是細瘦苗條之態(tài)。陳洪綬所畫仕女大多圓渾豐滿,高雅脫俗又天真活潑,充分表現(xiàn)了女性的風韻儀姿和神態(tài),這正是他的人物畫以唐人仕女為基礎的表現(xiàn)。
《觀音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沈一萍說,在這次展出的100件文物中,陳洪綬的書畫作品占了56件。從中,他們還選出了20件必看作品。比如故宮博物院館藏的《觀音圖軸》,陳洪綬以“釘頭鼠尾描”勾勒人物衣紋,方勁有力,在描繪人物面部及手部時,線條柔和流暢,優(yōu)美靈動。還有上海博物館館藏的《撲蝶仕女圖軸》,是陳洪綬晚年佳作。圖繪二仕女作撲蝶之戲,人物頭部碩大,體態(tài)纖弱,為老蓮仕女畫的典型姿態(tài),衣紋用游絲描,圓轉流暢。
《鐘馗像軸》 中國美術館藏
再比如中國美術館館藏的《鐘馗像軸》,此軸作于清順治五年(1648)端陽,畫中鐘馗烏帽簪花,虬髯鷹目,手執(zhí)蒲艾,作微微側立之狀,一仆從緊隨其身后。陳洪綬以淡墨設色繪人物面孔,神情生動細膩;以濃墨線條勾勒衣褶,行筆凝重方直,鏗鏘有力。
《餐芝圖軸》 天津博物館藏
還有天津博物館館藏的《餐芝圖軸》,描繪的是一位高古之士餐食靈芝的情景。傳說仙人以靈芝為食,高人逸士則以煮藥餐芝來修身養(yǎng)性,此圖所繪人物面目奇古,造型夸張,衣紋線條流暢均勻,細勁柔韌,神情及動態(tài)的勾勒精細傳神。構圖上除湖石外,不置背景,更凸顯了人物高蹈出塵的氣質(zhì)特征。
展品中除了展現(xiàn)他高古奇駭?shù)娜宋锂嫞€有他古雅清麗的花鳥畫、師古出新的山水畫、剛逸相濟的版畫、清新俊逸的書法和質(zhì)樸率真的詩文。
《仕女圖卷》 山東博物館藏
比如版畫。明清是我國版畫的高峰時期,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推動了出版的繁榮,畫譜、小說、戲曲、傳記、詩詞等刻本插圖廣為流行。而此時的人物版畫,首推陳洪綬。他的版畫剛逸相濟,自成體系,兼具通俗性、娛樂性和藝術性,對后世版畫藝術有很大影響,清代劉源、金史、任熊等人皆從中汲取養(yǎng)分。陳洪綬的傳世版畫作品《九歌圖》《水滸葉子》《博古葉子》《西廂記》等,即是此類題材的典范。
超越時空的對話
青藤老蓮幾百年后“相遇”
將這一展覽開在徐渭藝術館,也是頗有深意的。
徐渭開潑墨大寫意一格,陳洪綬專擅工筆一路,二人藝術表象不同,但內(nèi)核相投,不以技似,而在神交。徐渭求變求新不拘時俗的追求和實踐,深深影響了陳洪綬的藝術,這體現(xiàn)在陳洪綬高古奇駭?shù)淖髌分?。晚年作品大膽變形,題材諷刺抨擊流俗,都展現(xiàn)了陳洪綬和徐渭在骨子里的一脈相承,二者共同引領了晚明狂狷的藝術風潮。
《梅花書屋圖軸》 安徽博物院藏
史載,陳洪綬曾在徐渭的故居青藤書屋陸續(xù)居住了五年左右。陳之父陳于朝是徐渭晚年結交的小友。陳洪綬亦對徐渭這位前輩的才情深懷敬意,曾親書“青藤書屋”匾額,以示景仰。他不僅對年久失修的房屋進行灑掃修葺,還在此進行了不少書畫創(chuàng)作。
“這塊行書'青藤書屋’木匾,就在紹興博物館的館藏中,所以這次也拿出來進行展覽?!鄙蛞黄颊f,這就好像是青藤、老蓮兩位大師幾百年后再相遇,在這場展覽上進行了一場跨時空的對話,非常有意義。
《南山高隱圖軸》 無錫博物院藏
此外,作為十七世紀中國最出色的人物畫家,陳洪綬的藝術魅力經(jīng)久不衰,從者如鯽。得其親授者有愛妾胡靜鬘,兒子陳小蓮,女兒陳道蘊,學生嚴湛、陸薪、司馬霱、沈五集、魏湘等。隨之而起的王樹轂、羅聘、華喦、黃慎,更能融老蓮畫法,別創(chuàng)新貌。近現(xiàn)代私淑者則有“海上四任”、張大千、謝稚柳、程十發(fā)等。不僅如此,陳洪綬的作品還廣傳海外,深刻影響了日本浮世繪,又間接影響了莫奈、梵高等印象派畫家,在世界藝壇上占有重要地位。
《綬賞梅圖軸》 君匋藝術院藏
“為了體現(xiàn)陳洪綬的這種藝術影響,展覽上還展出了25件師友和19件后學的作品。比如陳小蓮的《斗梅圖》、任熊的《老翁戲嬰圖軸》、張大千的《撫松盤亙圖》等?!鄙蛞黄颊f。
而為了讓觀眾能有更好的參觀體驗,展覽還提供微信自助語音導覽、多媒體互動查詢等服務。同時,他們從陳洪綬書畫作品中提取元素,原創(chuàng)設計陳洪綬書畫表情包;并利用陳洪綬版畫《博古葉子》《水滸葉子》等,開展集章活動,讓傳統(tǒng)書畫以更接地氣的方式走進日常生活。
《聽吟圖軸》 揚州博物館藏
“紹興從沒有圍墻的博物館到建設博物館之城,除硬件建設外,還要讓博物館中的文物活起來,展覽是最好的途徑。這幾年,我們以書畫為載體,圍繞紹興名人,已經(jīng)成功舉辦了'畸人青藤——徐渭書畫作品展’等不少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大展。”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廣旅游局局長何俊杰說,用網(wǎng)絡化思維辦展,讓紹興博物館與全國各地的博物館聯(lián)動起來,可以為紹興的“博物館之城”賦能。與此同時,他也期待能有更多高水平的展覽來提升紹興城市品位和文化高度,推動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本文由紹興文旅發(fā)布整理編輯
素材來源:紹興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