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框取現(xiàn)實的過程,那么構圖不過關又怎么能拍出好作品呢?以下是羅列出來的10個錯誤構圖,快來看看你有沒有犯過同樣的錯誤呢?
觀看景物的時候,我們的大腦能很好的將視線聚焦在一點之上,以某種方式排除周圍景物的干擾。但照片不同,照片中周圍的景物也會變得清晰,然而主體看起來就會顯得很小且給觀者一種無關緊要的感覺。所以在按快門之前就需要思考,如果向前走幾步或者拉近鏡頭畫面會不會更有表現(xiàn)力。
很多攝影者會全神貫注的發(fā)現(xiàn)事物,而忘記了去思考如何拍好它們??吹揭粋€事物,直接一拍,你將記錄下它的外表,但你不會捕捉到整個環(huán)境的氛圍。當你在花園看到一朵花的時候,不要只想把這朵花拍下來,看看它所在的環(huán)境,看看是不是能找到一個角度,能將整個花海展現(xiàn)出來。
雖然有時候我們將主體放在中間還可以,但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最好遵循三分法的原則將主體放到畫面一邊。很多相機都能設置出三分法的參考線,然后你就可以將拍攝的主體放在兩條參考線的交界處。
無論是拍風光還是靜物,前景都需要有能體現(xiàn)畫面層次、吸引人眼球的景物。一個啥也沒有的前景對眼睛來講就像一個障礙物,眼睛只想跨過去,這是對畫面空間的一種浪費。不管是野花、巖石還是海浪,大多風光攝影的前景中都有一些景物為畫面創(chuàng)造出視覺興趣點,當你拍攝靜物構圖時,就需要靠你在前景中放些東西啦。
這點經(jīng)常和“前景啥也沒有”并行,因為現(xiàn)在的人們都喜歡通過裁剪去掉空白的空間進而提升畫面構圖。這個裁剪的方法固然好,但是如果你在拍攝前就考慮好畫面的長寬比,你更有可能獲得好照片。相機一般都有長寬比的設置,你能通過取景器、顯示屏看到畫面不同比例的效果。
匆忙之下,我們很容易拍到背景雜亂的照片,有些時候,我們能通過改變拍攝視角、換支鏡頭,或者用更大的光圈來避免這樣的錯誤發(fā)生,關鍵就是這些操作你要在按動快門前完成。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在拍攝、構圖之前,環(huán)顧一下四周找到最佳的背景以及拍攝地點。如果想要等待什么,就先找好背景,然后等著它發(fā)生再完成拍攝。
對于構圖,景深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工具,因為它能決定什么元素在畫面中是清晰可見的。小光圈拍攝能獲得大景深,這通常沒什么問題,但當你想讓主體從周圍突顯出來的時候,你最好使用大光圈來控制景深。
許多圖片最好是其中的所有元素都能統(tǒng)一并有關聯(lián),一幅風光照片,其中有一條腳印的引導線,它從前景延伸到壯觀的主體,連接著畫面的兩個元素并且能引導人們的眼睛觀看這個作品。引導線就是這個功能,能讓我們更加理解風光的氣氛以及不同元素之間的比例。
一個傾斜的視角,無論是在風光攝影中還是在人像攝影的背景中,都是十分不好的。所以我們應該盡力確保畫面的水平。很多相機都有電子水平儀,它可以出現(xiàn)在啊取景器或者顯示屏上,確保你所拍攝的畫面是水平的。
畫面中顏色的元素及安排對照片的成功與否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構圖時,我們必須把它考慮在內。一個物體的顏色是環(huán)境的互補色,在畫面中更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