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誰為韶華主,總領(lǐng)群芳是菊花。菊花是
中國四大名花,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
一。在華夏大地輪迴了幾千年。登高遠(yuǎn)望故
鄉(xiāng),在流光溢彩的塵世中,在菊花的清韻里
,便有了一隅讓人心靈憩息的歸處。為詩,
為愛,為遠(yuǎn)方。
在深秋,百花開敗,菊花便成了一道亮麗的
風(fēng)景線。只有菊花傲寒綻放,才使蕭條的秋
不顯得悲涼。菊花艷姿如畫,可賞其淡雅,
可品其清香。今天,賞花愛花養(yǎng)花已是人們
生活中的一種靜雅境界。
菊花千姿百態(tài),各有特色,雖然沒有牡丹高
雅富貴,玫瑰的芬芳,月季的絢麗多彩,但
有蒼松般的挺撥。沒有百合花的優(yōu)雅,沒有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但它生命頑強(qiáng),具有平
凡,撲實(shí)的傲霜精神。
菊花的獨(dú)特之美,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文
人墨客的贊賞,詩人蘇軾在《贈劉景文》一
詩中贊到:荷盡己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微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菊綠時。我選
錄了唐,宋古詩詞十多首,以花配詩,以詩
詠花,更顯菊花的淡雅與清幽之美。
《韻菊》 揚(yáng)萬里 宋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廋厭年華。
菊花自擇風(fēng)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九月十二日折菊》 陸游 宋
黃花芬芳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枝。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別過時。
《菊花》 朱淑貞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jié)猶能愛此功。
寧可抱霜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fēng)。
《詠翻集句》 史鑄
東籬黃菊為誰香,不學(xué)群葩附艷陽。
直待索秋霜色里,白甘孤處作孤芳。
《殘菊》 梅堯臣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狐芳,猶得東清觴。
《寒菊》 蘇軾 宋
輕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兩髻丫。
便有佳名配黃菊,應(yīng)綠霜后苦無花。
《題畫菊》 鄭恩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dú)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花,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
《菊》 歐陽修 宋
共坐欄邊日欲斜,更將金星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贈劉景文》 蘇軾 宋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需看,最是撜黃菊綠時。
《重陽后菊花》 范大成 宋
寂寥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菊》 鄭谷 唐
王孫莫把此荊蒿,九月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差瓦積高。
《前庭菊》韋庒 唐
為憶長安爛漫開,我今移爾滿庭栽。
紅藍(lán)莫笑青紫色,曾向龍山泛酒來。
《不第后賦菊》 黃巢 唐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載黃金甲。
《長安晚秋》 趙嘏 唐
云物凄涼拂署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diǎn)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續(xù)《長安晚秋》
紫艷半開離菊盡,紅衣落盡清蓮愁。
鱸魚正關(guān)不歸去,空載南山學(xué)楚囚。
《菊花》 元稹 唐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勞,此花開盡更無花。
《重陽席上賦白菊》白居易 唐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以今朝歌灑席,白頭翁入少年坊。
《九月十日那事》李白 唐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題菊花》黃巢 唐
颯颯西風(fēng)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以桃花一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