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三、四月份是渤海灣遺鷗拍攝季,此時的遺鷗已換上漂亮的繁殖羽,頭部也變成了黑色。選擇晴朗通透的天氣、合適的潮位、合適的風向,穿上皮叉,扛著相機,拿著三腳架,在渤海灣灘涂里尋找美麗畫面。
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隨時就可能陷進泥灘里,用力拔出其中一只腳,而另一只陷得更深,此時就得跪下(加大受力面),爬到硬些的泥灘上再用三腳架支撐著起來。為了減少對遺鷗的干擾,在保持一定拍攝距離外,還需采取趴著、跪著、坐著等姿勢,不可站立,隨著漲潮落潮調整位置。這真是一件辛苦的差事,但以此換來的美,將永恒在記憶中……
遺鷗是鷗科漁鷗屬的鳥類,中型水禽,體長為39-46厘米左右。是極為瀕危的候鳥,截止至2006年,估計全球總的種群數量約有6000只。為了保護這一珍稀物種,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已將其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皮書,中國把它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可喜的是,遺鷗種群數量在逐年上升,今年渤海灣達到了13000只,為歷史之最。
濱海人在不遺余力地保護著這片灘涂濕地,愿我們的保護能給遺鷗們創(chuàng)造和諧、寧靜、食物豐沛的生活環(huán)境,展現給我們更美的身姿!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渤海灣遺鷗拍攝季,此時的遺鷗已換上漂亮的繁殖羽,頭部也變成了黑色。選擇晴朗通透的天氣、合適的潮位、合適的風向,穿上皮叉,扛著相機,拿著三腳架,在渤海灣灘涂里尋找美麗畫面。
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隨時就可能陷進泥灘里,用力拔出其中一只腳,而另一只陷得更深,此時就得跪下(加大受力面),爬到硬些的泥灘上再用三腳架支撐著起來。為了減少對遺鷗的干擾,在保持一定拍攝距離外,還需采取趴著、跪著、坐著等姿勢,不可站立,隨著漲潮落潮調整位置。這真是一件辛苦的差事,但以此換來的美,將永恒在記憶中……
遺鷗是鷗科漁鷗屬的鳥類,中型水禽,體長為39-46厘米左右。是極為瀕危的候鳥,截止至2006年,估計全球總的種群數量約有6000只。為了保護這一珍稀物種,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已將其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皮書,中國把它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可喜的是,遺鷗種群數量在逐年上升,今年渤海灣達到了13000只,為歷史之最。
濱海人在不遺余力地保護著這片灘涂濕地,愿我們的保護能給遺鷗們創(chuàng)造和諧、寧靜、食物豐沛的生活環(huán)境,展現給我們更美的身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