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壇,原是皇帝祭地的地方,但皇朝被瓦解后,它就變成了一座廢園——“荒蕪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記起……”(摘自史鐵生《我與地壇》)
曾經(jīng)如此破敗不堪的京城一隅,卻是罹患重病的史鐵生每天都坐著輪椅過來思索人生的場所。那些年,他的心是苦的,他眼中的世界是苦的,他筆下的秋也是苦的,他在《我與地壇》中這樣寫到:“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說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寫只能聞,要你身臨其境去聞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難于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
而今,新中國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地壇也早已不是當年的樣子了。據(jù)悉,近年來,公園按照生態(tài)園林與精致園林的規(guī)劃建設思路,投資千萬余元,修繕了古建筑,重現(xiàn)了古典園林之風采。改造后的公園古木參天,柏樹成行,綠草茵茵……成為了帝都人踏青覓秋的必選之地!
如果,史鐵生能活到今天,如果他能夠再步入當下的地壇,相信他一定會重新奮筆疾書,續(xù)寫《我與地壇》……即便是依然困在輪椅上,他也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聞到地壇秋的韻味和甜味……
以下是鄙人在園中拍到的秋色~
“秋天的地壇是最美的。紅的楓葉、黃的銀杏、綠的松柏,配上紅墻綠瓦和澄藍的天空……地壇的秋天沒有了古人口中的萬里悲秋,多了些沉寂和寧靜?!?/p>
地壇的秋,讓你回味無窮,讓你切身體會出了劉禹錫詩詞中所贊美的那種感覺: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