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 動”
佳作推薦
如何讓一張照片變得有趣?
對比
是不二法則,
就像電影、電視劇一樣,
讓鏡中人產(chǎn)生各種沖突,
你才會看的津津有味。
(插播一條告示:
經(jīng)過我苦心研究,終于找到了下載原圖的方法,所以,大家以后投稿,勾不勾選原圖,都OK啦)
《佳作推薦》第120期
come on
1
@Kelly
《家》
手機(jī)vivox9s
來到了一個破舊的兵工廠,想到以前的輝煌,現(xiàn)在的落敗,心里有一種很悲傷的感覺,這時候突然看到房頂上有幾只貓一直看著我,人煙少了,這里成了小貓的家
橫置的木桿截取得非常巧妙,猛然間讓人產(chǎn)生錯覺,以為是上下兩張照片。
四只小貓形成兩兩呼應(yīng),并產(chǎn)生了夸張的大小對比。
深色的貓,淺背景。
淺色的毛,深背景。
一切都恰到好處。
2
照片中僅有的藍(lán)色和黃色,直奔主題。
同樣是兩兩對比,真人與標(biāo)識,年輕與年老,形成沖突。
仿佛有了故事感。
3
小空間拍出了大味道。
車窗的藍(lán)色和座椅的黃色形成冷暖對比,
毫無規(guī)則的形狀反而讓照片顯得藝術(shù)感十足。
4
一張工作照,抓拍到火花四濺的瞬間,照片靜中有動。
此外,就是整張照片的色調(diào),只有暖色(火花、背景、椅子)以及冷色(金屬),
有了色彩上的對比,
即便空間雜亂,也能讓人梳理清晰。
5
一排整齊的寫字樓之中,在右下角拍入了樓房模糊變形的影子。
從而形成了工整與抽象的對比。
左側(cè)開著的兩扇窗戶,和其他緊閉的窗戶相比,也是另類的存在,顯得頗為突出。
6
一張午休,三種狀態(tài),
有正有反有倒影,
背景干凈,主體突出,
畫面語言相當(dāng)有趣。
7
地鐵值得拍攝的一個有趣的“點”,便是地鐵開動時,和人物的對比——那種動靜之間的反差。
8
多重曝光,放大了月亮。
矩形和圓形,一柔一剛,對比感十足。
應(yīng)該是后期加重了樓房的黑色,與皎潔的月亮形成呼應(yīng)。
9
可以看出,本來照片的拍攝,是橫向的。
但是,后期的時候調(diào)轉(zhuǎn)了一下方向,照片看起來就變得很特殊。
拍橫轉(zhuǎn)豎或者拍豎轉(zhuǎn)橫,
拍樓時,是巧妙的技巧之一。
10
模特的專注表現(xiàn)是照片成功之匙。
但拍攝的手段上,光影的塑造也是功不可沒,
高光襯托之處,人物更顯立體。
黑色的背景,讓照片顯得特別干凈。
11
使用了長焦拍攝,黑白之下,天空顯得特別空曠,
一排人物點綴天地之間,成為了打破元素。
幾個孩子瞬間呈現(xiàn)得非常完美,
肢體舒展,輪廓清晰。
12
這張照片的好,就像昨天推送里說的,完全是因為,這幅畫面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是陌生的世界,所以,看起來很新鮮。
當(dāng)然,從拍攝上來說,手機(jī)的虛化靠算法,對環(huán)境要求很高。而這張照片,主體和背景拉開的距離很遠(yuǎn),因此主體突出,背景干凈。
另外,就是那一道弧形的眩光,正好打在了手上,算是照片的亮點之一。
13
原圖拍攝得有些遠(yuǎn)了,主體不清晰,場景也很亂。
但后期之后,主體被放大,黑白的處理弱化了雜亂的細(xì)節(jié)。
高光部分隱約呈現(xiàn)一個“十”字形,算是意外之喜吧。
14
遠(yuǎn)處的雪景,虛焦。
但窗前的擦痕和雪花還清晰可見,
這是雪天拍攝的另一種思路,更抽象。
15
同樣是大面積虛焦,煙霧焦點清晰。
拍出了一種意境。
剪裁放大本該導(dǎo)致畫質(zhì)減損,因為虛焦的原因,也掩蓋了這方面的弱點。
如果你也想?yún)⑴c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