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篇已被美篇平臺評為“精華”
提起黃山,真可謂大名鼎鼎、家喻戶曉,它號稱'天下第一奇山',自古以來,歷代騷人墨客、文人雅士為神奇險秀、層巒疊嶂的黃山所吸引,紛至沓來,尋幽探勝,創(chuàng)作出大量詩詞歌賦,留下眾多摩崖石刻作品。曾幾何起,心中對黃山逐夢之旅多了份期許,由于種種原因,始終未能成行。2020年10月30日~11月1日友友群組織黃山深度游活動,期盼已久的黃山行終于如愿,身未動,心已遠(yuǎn)……
10月30日晚7:30南京板橋出發(fā),夜間23:30到達(dá)黃山南大門附近的漢庭賓館入住。31號5:50早餐后摸黑出發(fā)黃山景區(qū),轉(zhuǎn)換景交車約半小時抵達(dá)黃山后山~云谷寺步行登山口,我和前面隊友先到打卡,小猴子領(lǐng)隊叮囑大家:后面隊友全部到齊拍集體照。我抓緊時間去了一趟洗手間,回來被告知集體照已拍完????(在此友情提醒:友友們以后拍集體照一定要積極配合,不能私自走開哦??)。7點鐘帶著滿懷憧憬正式開啟大美黃山之旅。
這次群活動領(lǐng)隊安排路線:后山上,前山下。31號具體徒步路線是:云谷寺→仙人翻桌→入勝亭→仙人指路→白鵝嶺(到達(dá)山頂)→始信峰→石筍矼→黑虎松→北?!鍥雠_→猴子觀?!鷫艄P生花→大王松→排云樓→西海大峽谷→谷底排云溪站→步仙橋→白云賓館→光明頂→入住白鵝山莊
站在黃山腳下,仰望眼前綿亙蜿蜒、通向天際的山路,想到馬上用腳步丈量黃山的每一寸肌膚,用心靈感受大自然的每一處風(fēng)貌,赴一場身體和靈魂較量的酣暢之旅,內(nèi)心澎湃激揚(yáng)。
深秋的黃山,秋韻漸入佳境。游道旁那紅、橙、黃、橘、綠的片片樹葉,處處流淌著溫暖的色彩,仿佛是跳動的音符在盡情律動;蒼勁青翠、姿態(tài)迥異的松樹和無名綠植簇?fù)碇鴮訋n疊嶂的群峰,在深秋的早晨舒展它好客的臂膀迎接我們的到來。
黃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世界地質(zhì)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中華十大名山。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nèi),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并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
黃山原名“黟(yī)山”,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后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黃山代表景觀有“五絕三瀑”,五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黃山的絕色景觀,初次參拜,只邂逅五絕中的奇松和怪石,當(dāng)做給再次造訪黃山留有念想吧??。
后山途中惟妙惟肖的自然景觀。
奇松是黃山“五絕”之首,古人曾贊“黃山之美始于松”。七十二峰,處處有奇松點綴,或聳立挺拔、或虬枝舒展,一抹抹青翠淡黃,給黃山點燃生命色彩。
纏綿繾綣的連理松
展翅欲飛的鳳尾松
團(tuán)簇相擁的團(tuán)結(jié)松
黑虎松被列為黃山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傳說有一天一高僧路過這里時,突然看見一黑虎臥于松頂,嚇了一跳。后來黑虎不見,那位高僧四處尋找,只見一棵古松高大蒼勁,干枝氣勢雄偉,虎氣凜凜,且冠蓋濃綠近黑,似一黑虎臥于坡下,遂取名為'黑虎松'。
夢筆生花黃山著名景點,位于黃山北海景區(qū)。光滑的山峰之巔生一青松,似筆尖,矗立在散花塢中,令人嘆為觀止。
始信峰,相傳明代黃習(xí)遠(yuǎn)自云谷寺游至此峰,如入畫境,似幻而真,方信黃山風(fēng)景奇絕,便題名'始信',后漸名傳遐邇。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覽黃山后盛贊:“薄海內(nèi)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清涼臺素有黃山第一臺之稱。巖臺突出于三面懸空的巖壁之上,極目遠(yuǎn)眺,群峰起伏、青松競秀,別有一番韻味。
摩崖石刻是黃山文化藝術(shù)寶庫的一朵瑰麗奇葩,筆鋒遒勁,氣勢磅礴,使傲然險峻的黃山更具神秘底蘊(yùn)。
爬上陡峭險峻的“猴子觀海”觀景臺,眺望遠(yuǎn)方一突兀山石平頂之上,一頑石如猴子??般蹲坐于上,凝視著前方云海,令人無限遐想,意境溫馨唯美。
西海大峽谷是黃山風(fēng)景區(qū)近幾年新開發(fā)的景點,因峽谷縱深、懸崖聳立而聞名遐邇,是黃山整個景區(qū)精華地帶。
西海大峽谷位于黃山天海景區(qū)和排云亭的西側(cè),有網(wǎng)紅地軌小火車,整個山谷呈U型。這里群山環(huán)繞,蒼松翠柏,黃山的奇秀美多聚于此,神秘和奇險是此處突出特點。暢游其中,體驗淋漓盡致快感!
從排云亭入口進(jìn)入大峽谷,一路而下,必須經(jīng)過一環(huán)、二環(huán)才能到達(dá)谷底。通往西海大峽谷的棧道,都是圍著一座座山峰外沿,修建在懸崖峭壁半空之中,陡峭而險峻。走在棧道上舉目遠(yuǎn)眺,深邃迷離的峽谷風(fēng)光旖旎無限,令人目不暇接。
置身峽谷,面壁千仞壁立、萬壑綿延的自然景觀,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巧奪天工,感嘆人之渺小如塵埃,滄海一粟,桑田一耦。進(jìn)入峽谷,一峰一姿、一石一態(tài)、一松一畫,目之所及皆是風(fēng)景,目酣神醉,恍如夢境。
西海大峽谷因谷中有云溪也稱白云谷,全長約15公里,峽谷奇石林立,青松蔥絨,在深秋暖陽照射下,崢嶸軒峻、巍峨挺拔。
絕壁青松,破石而出,或風(fēng)姿綽約,或傲立挺拔,生命力之頑強(qiáng)令人稱贊。
黃山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不愧為“天下第一奇山”之稱。
黃山松,形態(tài)別致,或大或小,爭相競秀,點綴在波瀾壯闊的黃山峰海中,靈動生機(jī),妙不可言,意趣無窮。
峽谷中綺麗的風(fēng)光令人陶醉,移步換景,猶入畫中,如夢如幻,仿如仙境。
一路尋奇探幽,心醉向往,樂在其中之時,不覺間下午2點鐘抵達(dá)谷底。擺在面前有二條路:一條路繼續(xù)穿越谷底徒步上山,時間大約3~4小時,耗時耗力;一條路是花100元坐網(wǎng)紅觀光小火車,只需5分鐘就到山頂,省時省力。你們能猜到我會選那條路吧??。
谷底徒步穿越前留影
穿越谷底五壯士:方壺圓嶠、紫衣、幸運(yùn)元霞、詩意、葉子??????????
谷底穿越,由于游人稀少越發(fā)顯得幽靜空靈。未開發(fā)的穿越路線,古道悠悠,靜幽深邃,山色俏絕,樹林蔥蘢,置身其中,讓你遠(yuǎn)離塵埃,卸掉疲憊,滌除雜念,仿佛進(jìn)入虛幻夢境之中,欲罷不能……
午后的天空一碧如洗,燦爛的陽光從密密的松針和星羅棋布的山峰縫隙中穿透過來,形成一束束七彩光柱,把飄蕩著絲紗般薄霧籠罩得夢幻飄渺,亦真亦幻;把刀劈斧斫般山峰渲染得陸離神奇,萬象森羅。
自谷底排云溪站到步仙橋這段路線,人跡罕至,一路只遇到三位游客與我們反向徒步。步仙橋有幸偶遇一廣東小伙,幫我們小分隊拍了集體照。
步仙橋隱秘在西海大峽谷深處,據(jù)說每年80%的游客上黃山都沒有看到這個景點,這次黃山行有幸一睹其巧奪天工的震撼景觀。橋下絕壁聳立,萬丈深淵,走在橋上有飄飄欲仙的感覺。
沉醉于這美不勝收的景色中,太陽已悄悄收斂起刺眼的光芒,漸漸下墜,余暉照得峽谷金黃,慢慢地只留下一絲一縷淡黃色霞光。
晚上6點15分帶著頭燈摸黑抵達(dá)白鵝山莊住宿地。早上7點鐘自云谷寺登山口開始至住宿地,徒步28公路,耗時11余小時。一路上上下下,用腳步丈量數(shù)不清的臺階,瑰麗奇秀的大美風(fēng)景讓我一路堅持,再堅持,終于成功登頂。
白鵝山莊→光明頂→百步天梯→蓮花峰→迎客松→繼續(xù)徒步下山→蓬萊三島→立馬橋→月牙亭→慈光閣→坐景交車→約中午13:00到達(dá)漢庭賓館,13:30起程回寧,下午5:15到達(dá)南京板橋。
31日夜里下起雨來,1日早上云霧彌漫、煙雨氤氳,白鵝山莊看日出遺憾錯過。披著云霧只打卡蓮花峰和迎客松,9點36分從前山徒步下山,11點32分抵達(dá)慈光閣,轉(zhuǎn)乘12點鐘景交車(景交車30分鐘一班次)至總站,結(jié)束黃山之行。
黃山最高山峰~蓮花峰,海拔1864.8米。每隔5年與黃山第二高峰~天都峰輪流開放。徐霞客在游記中說:蓮花峰“居黃山之中,獨出諸峰之上”,“天都亦俯首矣”。攀登蓮花峰的階梯很陡,幾乎用手來輔助,山頂遠(yuǎn)眺,云霧飄渺,霧鎖山崗,天地同色,多少有點遺憾看不到遠(yuǎn)處的景色,蓮花峰我們下次相約哦??!
感謝驢友“安”姐和“秋天”大師的視頻哈??!
曾被徐霞客稱為“黃山絕勝處”的玉屏樓景區(qū),盡管云霧茫茫如墜煙海,但是人頭攢動絡(luò)繹不絕。著名文學(xué)家老舍先生曾說過“欲識黃山真面目,風(fēng)華半在玉屏樓”說明黃山的精華部分多在玉屏樓景區(qū)。
黃山的送客松是黃山十大名松之一,位于玉屏樓右側(cè)游道陡崖旁,虬干曲枝,揖送賓客。原來叫望客松,以前的送客松死掉以后(2005年死掉)移植過來代替送客松。有詩贊“卓立峰巔觀滄海,松下道上客徘徊,風(fēng)搖枝動揖相送,還盼日后君再來”。
黃山迎客松是安徽的標(biāo)志和象征。迎客松屹立在黃山風(fēng)景區(qū)玉屏樓的青獅石旁,倚石獅破石而生,至今已有八百年歷史,它是黃山五絕之一。迎客松所在的玉屏峰海拔1670米,樹高10.2米,胸徑2.16米,松頂平如刀削,松干稍向前傾,側(cè)枝向外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歡迎遠(yuǎn)道而來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態(tài)優(yōu)雅。
下面視頻借用友友“秋天”拍攝的迎客松視頻
下山途中偶遇云霧繚繞的仙境。小雨漸停乍現(xiàn)云海,薄薄的云霧隨風(fēng)游走,彌漫著若隱若現(xiàn)的山峰,像畫家潑墨,呈現(xiàn)一副丹青山水畫,宛若仙境。
蓬萊三島位于迎客松右下方200米“渡仙橋”的游道旁。雨霧中仙氣繚繞,神秘夢幻,給人無限遐想。
由于31日從西海大峽谷徒步上山的,耗時太長,1日又遇陰雨天氣,整個山頂霧氣蒙蒙,陰霾滔滔,遺憾錯失光明頂和飛來石這二處著名景點,只能期待下次黃山行再來打卡欣賞啦??????,借用小猴子領(lǐng)隊實拍照片和視頻,聊以慰藉小小失落感。光明頂?shù)戎?,我會殺回來??!
這二個地標(biāo)我要記住,下次黃山行一定要補(bǔ)上??。
黃山歸來已逾半月,瑣碎之事煩勞多日,故遲遲沒有編寫游記。近日閑暇之余,整理照片和思緒,再次追憶黃山之行,給自己這段旅程留個紀(jì)念。
一句:”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足以讓我魂牽夢縈,如癡如醉,翹望下次別樣的黃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