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恒恒
文字介紹:網絡
蜂鳥鷹蛾被稱為昆蟲世界里的“四不像”,像蝶,和蝶一樣白天活動,口器是長長的喙管,且有尖端膨大的觸角,還有色彩繽紛、美麗炫目的翅膀。獨特而強壯,有灰褐色前翅,其上飾有黑色紋線,兩性相似。幼蟲白色,身體肥碩,頭很小呈黑色。在干枯的瓜蔞藤中越冬。
它們外形像蜜蜂,在夏秋季節(jié)飛舞于百花叢中采食花蜜,并發(fā)出清晰可聞的嗡嗡聲;它還像南美洲的蜂鳥,夜伏晝出,很少休息,取食時,和蜂鳥一樣,時而在花間盤旋,時而在花前疾馳。原生于南歐和北非,并跨越亞洲至日本。
蜂鳥鷹蛾的價值:
蜂鳥鷹蛾的長喙和懸停行為,伴隨著聽得到的嗡嗡聲,使它在吸食花蜜時非常象蜂鳥。這種與蜂鳥的相似性是趨同演化的一個例子。它們在白天飛行,尤其是在明亮的日光下,不過也在黃昏、清晨甚至雨中行動,這在日行性的天蛾中不常見。視覺能力被深入研究,已經證明它們具有相當強的能力學習色彩。
如今除了南極洲這個生命禁區(qū)已經美洲、大洋洲沒有發(fā)現(xiàn)過蜂鳥鷹蛾的身影之外。生物學家們在亞洲、歐洲和非洲都發(fā)現(xiàn)了蜂鳥鷹蛾活動的痕跡。究竟這種四不像飛蛾從何時開始誕生,又是怎樣在地球上一步步進化,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xiàn)。
蜂鳥鷹蛾雖然只是一種昆蟲綱鱗翅目生物,但是它們的身體非常地肥碩,看起來就像是一只蜂鳥一樣。而且習性方面,蜂鳥鷹蛾與蜂鳥也有些類似,兩種動物都喜歡在花間徘徊。不過蜂鳥畢竟是鳥,而蜂鳥鷹蛾身上還有著許多飛蛾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