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孩子的細心能力如何培養(yǎng) 細心也是一種能力,它是一種心理素質,是完全可以有意識地培養(yǎng)的。 一、從身邊的小事抓起,是培養(yǎng)孩子細心能力的必由之路。 由小到大,循序漸進,是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必由之路。從心理學角度講,就是不斷地在大腦皮層施加信號,久而久之,就會習慣成自然。考慮到孩子的心理還不成熟,從思想上給他貫輸大道理是不會聽的,即便聽了,也不會往心里去,要從他身邊的小事來要求他。為了能讓他習慣成自然,一開始要求他每天整理自己的房間。早晨起來洗漱過后,就疊被子、理床單;用過的物品做到“物歸原處”;學習資料擺放有序;做完作業(yè)就整理書包,且一樣一樣檢查。在他做這些的同時,要不斷地提醒、指導,并配以適時和恰當的鼓勵(這里切記嘮叨和指責)。一段時間后,再如法炮制地轉移到他的學習上。 二、提高孩子做事的興趣,是培養(yǎng)孩子細心能力的一劑良方。 任何人都有這樣的體會:一旦自己對于某事有了濃厚的興趣,不僅會細心,而且有自主性,常能樂此不疲,流連忘返。因而,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細心能力,要特別注意提高孩子做事的興趣。 1、學會鼓勵,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誰都喜歡聽好話,但是好話聽多了,也就不怎么靈了。一開始,做事、學習稍改粗心的毛病,就要大加表揚,這樣,他的興趣不斷地被提升,自信心也不斷在增強。但一段時間后,他若對表揚沒什么反應了,而且粗心的毛病有所反彈。就要針對孩子都喜歡表現自己的特點,改變鼓勵的方式。比如說:“今天我跟你們老師通電話了,你們老師說你比以前更細心了。”或者有朋友來家里玩,就請他們說一些孩子很細心之類的話,還要故意讓他聽到;甚至請他小伙伴的家長借小伙伴的口來表揚他。以此來提高他做事的興趣,樹立自信心。 2、向孩子請教,使孩子有成就感。 孩子做事、學習如果不能得到運用,久了,他會感到沒有意思,從而乏味,粗心的毛病還會死灰復燃的。為了讓孩子覺得他做的事是有意義的,有時故意向兒子請教。比如:“媽媽想看一下電磁爐的說明書,可找了很長時間沒找到,你能幫我找出來嗎?”孩子很快找出來,“媽媽真粗心,還是兒子細心。”這樣他會認為把房間整理整齊、物歸原處是有用的,下次會更精心做好。“同事家一個和你同年級的孩子今天問媽媽一個題目,但媽媽怎么也做不出來,你能教教媽媽嗎?”孩子如能很快解答出來,他的心里是樂滋滋的。如此請教,孩子做事、學習的興趣濃而不減,責任心不斷增強。有了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責任心,做事、學習更加努力、細心。 三、排除干擾,是培養(yǎng)孩子細心不可或缺的因素。 如果孩子在專心做事時,受到過多的干擾,就會心緒煩亂,情緒不穩(wěn),極易渙散注意力,很難做到全神貫注。為了讓孩子能夠專注地做事,家長在孩子做作業(yè)時不看電視,不聊天,做事也盡量不弄出聲音,更多的是坐下來看書陪孩子一起學習,以此來排除干擾,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 如果發(fā)現孩子情緒煩燥、不穩(wěn),就及時地與他談心,削除他的心理困惑,把他的精力拉到他該做的事上來。 另外,家長的表率作用也是不可忽略。 總之,培養(yǎng)孩子的細心能力不是一件小事,將來從事任何工作都少不了細心。有的孩子天生就心細,而更多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粗心。我們做家長的要堅信,粗心的毛病是能改掉的,但培養(yǎng)孩子的細心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講究方法的同時,還要做到持之以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