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80歲的父親在哥哥的陪同下回故鄉(xiāng)看自己的兄弟姐妹。晚上在一家親的群里看見二嫂子發(fā)的聚會視頻,看著視頻里白發(fā)蒼蒼的長輩們和已是中年人的哥哥、姐姐一起用雙手打著節(jié)拍唱《父親》和《母親》這兩首歌,不禁有一些感動,恰好當時我正在看《共老》這篇文章,此景和此文,一下子讓我對親情,對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有了更深刻的領悟。
多么奇特的關系啊。如果我們是好友,我們會彼此探問,打電話、發(fā)簡訊、寫電郵、相約見面,表達關懷。如果我們是情人,我們會朝思暮想,會噓寒問暖,會百般牽掛,因為,情人之間是一種如漆似膠的黏合。如果我們是夫妻,只要不是怨偶,我們會朝夕相處,會耳提命面,會如影隨形,會爭吵,會和好,會把彼此的命運僅僅纏繞。
但是我們不是。我們不會跟好友一樣殷勤探問,不會跟情人一樣長相廝磨,不會跟夫妻一樣同船共渡。所謂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過,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擇和承受。我們聚首,通常不是為了彼此,而是為了父親或母親。聚首時即使促膝而坐,也不必然會談心。即使談心,也不必然有所企求——自己的抉擇,只有自己能承受,在我們這個年齡,已經(jīng)了然在心。
小時候兄弟姐妹間或者會因為一件小事、一顆糖果爭吵,長大后為了各自的生活四處奔波,偶爾相見不過逢年過節(jié)或者因事而聚。尤其是離開故鄉(xiāng)在外面工作的人,兄弟姐妹之間的相聚次數(shù)往往還不如朋友多。
聽著長輩們蒼老略微跑調的歌聲,看著他們笑意盈盈的表情,我看懂了手足情深。壯年時的不常聯(lián)系,不常聚會,不過是生計所累,只有到了兒女長大各自成家,甚至兒孫長大的老年才能讓思念為自己的時間做一回主,讓聚會僅僅是因為“我想你了?!?/span>
和這個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人都不一樣,我們從彼此的容顏里看得見當初。我們清楚地記得彼此的兒時。
有一段初始的生命,全世界只有這幾個人知道,譬如你的小名,或者,你在那棵樹上折斷了手。
記得前一陣子和姐姐在微信上聊天,說起了我的好奇心,姐姐說“好奇害死貓。”我回她說“我從小就這樣?!?/span>
“確實,你從小就喜歡刨根問底。”很少和姐姐聊天,也很少一起回憶小時候的事情,當無意中提起來,才發(fā)現(xiàn)對小時候的樣子我們有著共同的記憶,就像有時候姑姑和老爸聊天,聊著聊著就會說到“那時候……”
我們是兄弟姐妹,我們有共同的記憶,我們有血濃于水的親情。
兄弟,是永不交叉的鐵軌,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米,但是同樹同根,日開夜合,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樹雨共老,挺好的。
兄弟姐妹同生同根,少時一起長大,成年后各自成家,看似像一棵樹的枝葉互相隔著距離,實則是時時有牽掛,日日有相思,壯年時的親情是節(jié)日里的相聚,老年時的親情是問候還有一起聊天、共同回憶。
手足情深其實就是一起長大,然后在互相惦念中一起慢慢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