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佛經里亦講人生有八苦,當我們在這一路風雨兼程中走來,歲月所贈與的苦澀與快樂,終在時光中沉淀出那一份面對生活寵辱不驚的坦然和成熟,終學會在時光的路口,轉個彎去遇見一份驚喜。
任何事情都有雙重性,看開不是讓你放棄,是讓你懂得換一個角度去看世界
半山文集里有一句話“成熟,未必是有了什么高大上的思想,更多的是人多了一些看待這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不再只從一個面、一種角度去看待別人和事物?!?br>
事情都有多重性,角度不同看到的結果也不相同。還記得上學的時候學制圖課,老師給出一個物體讓我們從正面、側面不同的方向畫出圖紙,結果就是每個方向畫出的圖形完全不同。
制圖課如此,人生亦如此,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對與錯、好與壞,有時取決于我們站的位置、看的角度,并且很多事情的福與禍還需要時間的驗證,正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遇事不要忙著急躁、懊惱,靜下心換一個角度去看,或者你能收獲一份平和,任何人和事認真對待了,無愧就可以安心,至于其他 就交給時間好了。
人生世事無常如白云蒼狗,我們應該做到物來則應物去不留。
英國作家安德烈.紀德有一句話說“對我來說,選擇不是優(yōu)中選精。而是放棄沒有選擇的一切?!?br>
人到中年才明白,世間的事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如自己所愿,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獲得最好的回報。
很多時候,我們得到的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我們想留住的很可能已經成為往事。這世間沒有誰不希望成功,現代人的累不僅僅來自于快節(jié)奏的生活,更多的時候是心在面對,失去和得不到時的糾纏。
我們常說知足常樂,知足不是不思進取,停滯不前,是坦然接受為一件事努力過之后,生活回饋的結果。
凡事盡心就好,得知我幸,失之我命,得與失皆是一場遇見,得與失都該被善待,追尋飄遠的云彩,必定是一場苦行。
人生懂得取舍,學會放棄才是對生活的尊重,才能給自己的心靈騰出一席空間,若一顆心被往事和得不到擠滿,那么此時的幸福,還有那下一站的驚喜又怎能闖進來。
境由心生,我們的幸福和生活的苦樂有關亦無關,生活可以給你難堪,而你不想哭誰也左右不了你。
遇見此路不通,硬湊上去撞個頭破血流,何如轉身去到另外一個方向,而街角的轉彎處盛開著鮮花也說不定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