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星期四
4月23日
距離高考還有74天
最是書香能致遠
暮春時節(jié),微風(fēng)不燥,陽光正好。
百花散盡,槐花正芳。淡裝素顏,花形如鈴,一串串如金鐘倒掛,一朵朵似玉面臨風(fēng),香氣濃郁,沁人心脾,令人氣爽神清。
又到槐花飄香時,又是一年讀書日。
今天4月23日,世界讀書日。
我與書有不解之緣。床頭案邊,不放幾本書,總感覺缺了點什么!一日不讀書,就感覺空落落的,像丟了魂兒似的!
小時候就愛讀書!七八十年代的農(nóng)村,物資匱乏,書更是稀缺的很。上小學(xué)前,讀小人書。
父母給一角錢的零花,抵制了各種誘惑,一準(zhǔn)兒買了小人書。
拿到書,先打開,放在臉上,深深地吸上一口,墨香濃厚,享受無比,那感覺或許就像癮君子吸食毒品。
不識字,就津津有味看畫面,這或許是小時候最大的享受了!
小人書早期的圖,是線條勾勒而成,再后來是影視作品的影印版,黑乎乎的,畫面的美感較線條的勾勒少了很多。
再后來,有了彩印版!小人兒書,對于我們來說是奢侈品,不是想買就能買的,只能與小伙伴交換或者借閱!清晰記得看的第一本彩色小人書,是《小蝌蚪找尾巴》,是從表姐家鄰居那里借的,逼真的畫面,鮮艷的色彩,讓我愛不釋手,著實高興了一陣子。
小學(xué)五年級的時候,看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呼楊合兵》,磚頭般厚度的一部書,在昏暗的煤油燈下,陶醉了三個晚上。
夜深深,萬籟俱寂,燈光如豆,與故事中的人同悲喜,共甘苦,也是一種別樣的享受。
那個年代,除了讀書,另外一個最大的享受,就是聽評書。
劉蘭芳、袁闊成、單田芳、田連元等老一輩藝術(shù)家,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精神食糧,也給我們打開了一扇學(xué)習(xí)歷史的窗戶,如干涸的土地得到了甘霖的潤澤。
中學(xué)時代讀書的種類和數(shù)量立時多了起來。中學(xué)時期讀完了四大名著。
80年代后期,開始接觸報刊雜志,《語文報》、《中學(xué)生閱讀》、《遼寧青年》等等,給我送來了縷縷春風(fēng),也給了我一雙瞭望世界的眼睛。
課下閑暇、飯后之余,瀏覽報欄里的報刊也是每日的必修課。
大學(xué)之后,圖書館是我每日必到的去處。
不僅讀書,還摘抄美詞美句、學(xué)讀書心得。
書山暢游,史海鉤沉,學(xué)了不少東西??上?,兩年的大學(xué)時光倏忽而過,剛握手相見,就要揮手作別。
雖未博得顏如玉,也未曾賺取黃金屋,但讀書已經(jīng)成為習(xí)慣,融進血液里,刻在骨子中。
千好萬好不如讀書好,讀書能美玉其精神、冰雪其肌骨、自由其靈魂、儒雅其談吐。
最是書香能致遠,讀書可涵養(yǎng)性靈,潤澤神韻,豐盈生命,萬古長存。
賭書潑茶,吟詩作賦,賞一窗翠竹,醉一簾風(fēng)月,人間美好莫過如此。
讀書是一個人的朝圣,能使靈魂得到救贖,獲得安靜。
余生不負,讀書不僅是一種習(xí)慣,更是一種生活方式。